抗H7N9全人源单克隆抗体8D11及其制法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347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抗H7N9全人源单克隆抗体8D11及其制法与应用。利用记忆B细胞PCR方法快速筛选全人源单克隆抗体8D11,不含任何鼠源成分。本发明专利技术抗体可靶向结合H7N9病毒的血凝素HA,具有显著地抗H7N9病毒感染的中和活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抗体不发生抗鼠抗抗体等毒副作用,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更适合和更有潜力成为治疗流感病毒的大分子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H7N9全人源单克隆抗体8D11及其制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免疫学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抗H7N9全人源单克隆抗体8D11及其制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在2015年全球十大畅销药中,有6个是全人源或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排名第一的是艾伯维公司治疗关节炎的抗TNFa单克隆抗体Humira,这是一个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已经是连续3年销售额100亿以上的药王。从1986年第一个单克隆抗体药物上市开始,单抗药物经历了鼠源单抗药物(如OrthocloneOKT3)、嵌合单抗药物(Rituximab)、人源化单抗药物(Herceptin)和全人源单抗药物(Humira)等阶段。由于人体出现抗鼠抗体反应(HAMA),鼠源单抗药物、嵌合单抗药物已经逐渐被淘汰,目前占据市场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全都是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与国际先进的人源抗体生产技术相比,深圳乃至全中国都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人源抗体药物领域的创新能力薄弱,自主研发的品种少,目前还没有原创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上市的报道,庞大的抗体药物市场被国外药企占领。我国要改变落后局面,争夺消费潜力巨大的国内外抗体药物市场,亟需攻克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技术。人源单克隆抗体在治疗炎症、癌症特别是流行性感冒方面具有高特异性的显著疗效。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全球每年约有10亿人受季节性流感病毒感染,其中有25-50万人死亡。H7N9病毒是一种流感病毒,对传统的抗病毒药金刚烷胺(amantadine)和金刚烷乙胺(rimantadine)有耐药性,目前尚没有有效治疗手段。H7N9病毒在入侵细胞时需要依赖病毒自身表达的特定分子与人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才能感染细胞,并进一步扩增。中和病毒的人源抗体是人B淋巴细胞产生的某些特异抗体,能够与病毒表面的抗原结合,从而阻止该病毒黏附靶细胞受体,防止病毒侵入细胞,能够高效防治H7N9流行性感冒。
技术实现思路
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抗H7N9全人源单克隆抗体8D11或来源于该单克隆抗体的能够中和H7N9病毒的生物活性片段。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编码所述抗H7N9全人源单克隆抗体8D11或来源于该单克隆抗体的能够特异性结合H7N9的生物活性片段的基因及含该基因的载体或细胞。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产生所述抗H7N9全人源单克隆抗体8D11的方法。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所述的抗H7N9全人源单克隆抗体8D11或来源于该单克隆抗体的能够特异性结合H7N9的生物活性片段的药物组合物。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抗H7N9全人源单克隆抗体8D11或来源于该单克隆抗体的能够特异性结合H7N9的生物活性片段或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应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H7N9病毒的试剂盒。具体地,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抗H7N9全人源单克隆抗体8D11或来源于该单克隆抗体的能够特异性结合H7N9的生物活性片段,其中,该抗体的重轻链CDR1、CDR2及CDR3区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下所示:重链CDR1:GYIFFTSYD;重链CDR2:MNPDSGDT;重链CDR3:ATGNADCSGGSCYNWFDP;轻链CDR1:RLRSYTY;轻链CDR2:GKN;轻链CDR3:NSRTSGYHLV。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抗体的重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或该序列经替换、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形成的具有同等功能的氨基酸序列;和/或该抗体的轻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4所示,或该序列经替换、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形成的具有同等功能的氨基酸序列。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抗体的重链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6所示,或该序列经替换、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形成的具有同等功能的氨基酸序列;和/或该抗体的轻链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8所示,或该序列经替换、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形成的具有同等功能的氨基酸序列。经ELISA实验验证,本专利技术所述抗H7N9全人源单克隆抗体8D11可以靶向结合H7N9病毒的血凝素HA,亲和力为8.30×10-9M;在病毒感染细胞模型中,其IC50值仅为0.89uM左右。本专利技术所述抗体为全人源性单克隆抗体,相比鼠源抗体,全人源抗体的基因完全来源于人的基因,没有其他种属的成分,在人体内不发生抗鼠抗抗体等毒副作用,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更适合和更有潜力成为治疗流感病毒的大分子药物。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编码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抗H7N9全人源单克隆抗体8D11的基因。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因包含编码具有SEQIDNO:2所示的氨基酸的核苷酸序列,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和/或所述基因包含编码具有SEQIDNO:4所示的氨基酸的核苷酸序列,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3所示。在一些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因包含编码具有SEQIDNO:6的氨基酸的核苷酸序列,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5所示;和/或所述基因包含编码具有SEQIDNO:8所示的氨基酸的核苷酸序列,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7所示。本专利技术SEQIDNO:1~8的序列如序列表所示,其中:(1)SEQIDNO:1中第76~102位序列以及SEQIDNO:5中第124~150位序列:用于编码重链CDR1区序列;(2)SEQIDNO:1中第154~177位序列以及SEQIDNO:5中第202~225位序列:用于编码重链CDR2区序列;(3)SEQIDNO:1中第292~345位序列以及SEQIDNO:5中第340~393位序列:用于编码重链CDR3区序列;(4)SEQIDNO:3中第76~96位序列以及SEQIDNO:7中第124~144位序列:用于编码轻链CDR1区序列;(5)SEQIDNO:3中第148~156位序列以及SEQIDNO:7中第196~204位序列:用于编码轻链CDR2区序列;(6)SEQIDNO:3中第265~294位序列以及SEQIDNO:7中第313~342位序列:用于编码轻链CDR3区序列;(7)SEQIDNO:5和SEQIDNO:7中的第1~48位序列为用于编码信号肽的序列。(8)SEQIDNO:2和SEQIDNO:6中的第26-34位氨基酸序列为重链CDR1序列;SEQIDNO:2和SEQIDNO:6中的第52-59位氨基酸序列为重链CDR2序列;SEQIDNO:2和SEQIDNO:6中第98-115位氨基酸序列为重链CDR3序列。(9)SEQIDNO:4和SEQIDNO:8中的第26-32位氨基酸序列为轻链CDR1序列;SEQIDNO:4和SEQIDNO:8中的第50-52位氨基酸序列为轻链CDR2序列;SEQIDNO:4和SEQIDNO:8中的第89-98位氨基酸序列为轻链CDR3序列。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含如上所述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抗H7N9全人源单克隆抗体8D11或来源于该单克隆抗体的能够特异性结合H7N9的生物活性片段,其中,所述抗体的重轻链CDR1、CDR2及CDR3区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下所示:/n重链CDR1:GYIFFTSYD;/n重链CDR2:MNPDSGDT;/n重链CDR3:ATGNADCSGGSCYNWFDP;/n轻链CDR1:RLRSYTY;/n轻链CDR2:GKN;/n轻链CDR3:NSRTSGYHLV。/n

【技术特征摘要】
1.抗H7N9全人源单克隆抗体8D11或来源于该单克隆抗体的能够特异性结合H7N9的生物活性片段,其中,所述抗体的重轻链CDR1、CDR2及CDR3区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下所示:
重链CDR1:GYIFFTSYD;
重链CDR2:MNPDSGDT;
重链CDR3:ATGNADCSGGSCYNWFDP;
轻链CDR1:RLRSYTY;
轻链CDR2:GKN;
轻链CDR3:NSRTSGYHLV。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H7N9全人源单克隆抗体8D11或来源于该单克隆抗体的能够特异性结合H7N9的生物活性片段,其中,所述抗体的重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或SEQIDNO:2所示序列经替换、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形成的具有同等功能的氨基酸序列;和/或
所述抗体的轻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4所示,或SEQIDNO:4所示序列经替换、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形成的具有同等功能的氨基酸序列;
优选地,所述抗体的重链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6所示,或SEQIDNO:6所示序列经替换、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形成的具有同等功能的氨基酸序列;和/或
所述抗体的轻链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8所示,或SEQIDNO:8所示序列经替换、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形成的具有同等功能的氨基酸序列。


3.编码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H7N9全人源单克隆抗体8D11或来源于该单克隆抗体的能够特异性结合H7N9的生物活性片段的基因;优选地,所述基因包含编码具有SEQIDNO:2所示的氨基酸的核苷酸序列,更优选地,所述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和/或
所述基因包含编码具有SEQIDNO:4所示的氨基酸的核苷酸序列,优选地,所述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晓春陈有海李俊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