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溶性单分散金属氧化物纳米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催化剂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单分散金属氧化物纳米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尤其是一种油溶性单分散金属氧化物纳米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催化反应工程的核心就是催化剂,催化反应通常可分为均相催化和多相催化。前者催化剂和反应物质处于同一相,如均为气态或液态,没有相界面的存在而进行化学反应;后者则不是同一相,这时反应在两相界面中进行。工业上许多重要的催化反应大多是多相催化反应,且以催化剂是固态物质,反应物是气态或液态居多。能够起均相催化作用的催化剂为均相催化剂,均相催化剂活性中心高度分散且均一,在单相中粒子接触多,因而表现出比多相催化剂更高的活性和选择性,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通常低温低压)、反应动力学和机理的研究比较容易深入、易于表征等优点。催化裂解、蒸汽裂解、催化裂化等工艺的催化剂分为分子筛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和复合催化剂。沸石分子筛型催化剂一般将分子筛制成催化剂涂层,但是涂覆过程比较繁琐,同时,当负载的机械强度不够时,很容易造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溶性单分散金属氧化物纳米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溶性单分散金属氧化物分散体,所述油溶性单分散金属氧化物分散体包括二氧化铈分散体、氧化锌分散体、四氧化三铁分散体、三氧化二铁分散体、二氧化钛分散体或二氧化锆分散体;/n其中,/n所述二氧化铈分散体的固含量为1wt.%~60wt.%,平均粒径为2~10nm;/n所述氧化锌分散体的固含量为1wt.%~10wt.%,平均粒径为10~35nm;/n所述四氧化三铁分散体的固含量为1wt.%~30wt.%,平均粒径为5~15nm;/n所述三氧化二铁分散体的固含量为1wt.%~30wt.%,平均粒径为5~35nm;/n所述二氧化钛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溶性单分散金属氧化物纳米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溶性单分散金属氧化物分散体,所述油溶性单分散金属氧化物分散体包括二氧化铈分散体、氧化锌分散体、四氧化三铁分散体、三氧化二铁分散体、二氧化钛分散体或二氧化锆分散体;
其中,
所述二氧化铈分散体的固含量为1wt.%~60wt.%,平均粒径为2~10nm;
所述氧化锌分散体的固含量为1wt.%~10wt.%,平均粒径为10~35nm;
所述四氧化三铁分散体的固含量为1wt.%~30wt.%,平均粒径为5~15nm;
所述三氧化二铁分散体的固含量为1wt.%~30wt.%,平均粒径为5~35nm;
所述二氧化钛分散体的固含量为1wt.%~30wt.%,平均粒径为10~15nm;
所述二氧化锆分散体的固含量为1wt.%~60wt.%,平均粒径为2~10n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油溶性单分散金属氧化物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物作为溶剂,向其中加入金属醇盐或金属无机盐,配制金属盐溶液;
2)取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物作为溶剂,向其中加入水解促进剂,配制水解促进剂溶液;
3)将金属盐溶液和水解促进剂溶液混合,得到反应液;
4)陈化处理上述反应液,洗涤后再分散到溶剂中后得到前驱体分散体;
5)取表面活性剂,将前驱体分散体及表面活性剂溶液进行混合,并对其溶剂热反应,得到纳米金属氧化物颗粒;
6)溶剂热后,将纳米金属氧化物颗粒洗涤、干燥,再分散到有机溶剂中,即得产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油溶性单分散金属氧化物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金属醇盐或金属无机盐包括制备二氧化铈的铈源、制备氧化锌的锌源、制备四氧化三铁和三氧化二铁的铁源、制备二氧化钛的钛源或制备二氧化锆的锆源;所述制备二氧化铈的铈源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四水合硫酸铈、八水合硫酸亚铈、七水合氯化铈、六水合硝酸铈、醋酸铈水合物、硝酸铈铵;制备氧化锌的锌源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二水合乙酸锌、乙酰丙酮锌、六水合硝酸锌、七水合硫酸锌、碱式碳酸锌;制备四氧化三铁和三氧化二铁的铁源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四水合氯化亚铁、六水合三氯化铁、七水合硫酸亚铁、硫酸铁水合物、九水合硝酸铁、乙酰丙酮铁;制备二氧化钛的钛源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钛酸四丁酯、钛酸四乙酯、钛酸异丙酯、四氯化钛、硫酸氧钛水合物、硫酸钛;制备二氧化锆的锆源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五水合硝酸锆、硝酸氧锆水合物、八水合氧氯化锆、氯化锆、乙酸锆、乙醇锆、正丙醇锆、异丙醇锆、正丁醇锆、乙酰丙酮锆、碱式碳酸锆、三氟醋酸锆;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金属盐溶液的浓度为2wt.%~40wt.%;更优选地,所述金属盐溶液的浓度为2wt.%~30wt.%;最优选地,所述金属盐溶液的浓度为5wt.%~20wt.%。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油溶性单分散金属氧化物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水解促进剂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乙酸、盐酸、硝酸、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氨水、四甲基氢氧化铵;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水解促进剂的浓度为1wt.%~20wt.%;更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水解促进剂的浓度为1wt.%~10wt.%;最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水解促进剂的浓度为2wt.%~8wt.%;
优选地,步骤1)或2)中,所述溶剂中水与有机溶剂的比例为任意比例;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下面中的一种或几种: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叔丁醇、环己醇、辛醇、乙二醇、三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苯甲醇、丙酮、丁酮、环己酮、苯胺、二甲亚砜、四氢呋喃、四氯化碳、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环己烷、正庚烷、正癸烷、吡啶、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异丁基丙酮、丙二醇甲醚、丙二醇甲醚醋酸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油溶性单分散金属氧化物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混合水解促进剂和金属盐溶液前,需将金属盐溶液和水解促进剂溶液分别充分搅拌均匀,并且在搅拌状态下,将水解促进剂溶液匀速逐滴加入到金属盐溶液中,控制搅拌速率≥300r/min,加入过程温度为0~65℃;
优选地,步骤3)中,控制搅拌速率≥500r/min,加入过程温度为25~65℃;
优选地,步骤3)中,金属盐溶液和水解促进剂溶液的混合方式还可为:将金属盐溶液和水解促进剂溶液分别置于储槽中,预热到反应温度后,按比例加入到分子混合强化反应器中反应;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水解促进剂占金属盐的摩尔比0~800m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洁欣,夏怡,陈建峰,杜金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