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房机柜专用散热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柜体散热装置技术领域,气泵的出口端上固定设置有导气盒,进气管固定设置在机柜的后内侧壁上,进气管的下端穿设固定在导气盒的上侧壁上,导热管固定设置在机柜的后内侧壁上,进气管的上端插设固定在导热管的上端口内,出气管固定设置在机柜的后内侧壁上,出气管的下端插设固定在导热管的下端口内,出气管的上端穿设在机柜的后侧壁上端;其通过安装在机柜内侧壁上的导热管吸收箱体内多余的热量,通过气泵配合进气管向导热管内吹入冷空气,并通过出气管将受热后的热空气排出,能够减少机柜内的空气流动,同时能够通过主动吹风进行机柜内部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房机柜专用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柜体散热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机房机柜专用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机房机柜用以安装放置计算机元件,计算机元件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积聚在柜体内,故在计算机工作时需要散热,以保持计算机元件的常温工作环境。现有技术中,会在计算机柜体上开设通风口,便于柜体内外被动散热,会使在柜体内安装风扇,将柜体内的热量吹散,但是被动散热效率低下,主动散热需要在柜体内占用大量的空间安装风扇,且风扇工作产生的强烈气流流动也易影响计算机元件的正常工作,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机房机柜专用散热装置,其通过安装在机柜内侧壁上的导热管吸收箱体内多余的热量,通过气泵配合进气管向导热管内吹入冷空气,并通过出气管将受热后的热空气排出,能够减少机柜内的空气流动,同时能够通过主动吹风进行机柜内部散热。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机柜、气泵,其中机柜的下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底座,底座上固定设置有气泵,气泵的出口端穿设在机柜的后侧壁下端;它还包含进气管、导热管、出气管,其中气泵的出口端上固定设置有导气盒,进气管固定设置在机柜的后内侧壁上,进气管的下端穿设固定在导气盒的上侧壁上,导热管固定设置在机柜的后内侧壁上,进气管的上端插设固定在导热管的上端口内,出气管固定设置在机柜的后内侧壁上,出气管的下端插设固定在导热管的下端口内,出气管的上端穿设在机柜的后侧壁上端。进一步的,所述的出气管的出口端内活动堵设有堵头。进一步的,所述的机柜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透明管,且透明管设置在进气管的后侧,透明管的上下两端穿过机柜的后侧壁后,与进气管串联设置,透明管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飘带。进一步的,所述的导热管包含前侧板、后侧板,其中前侧板的后侧壁上开设有一号凹槽,后侧板的前侧壁上开设有二号凹槽,前侧板覆盖固定设置在后侧板的前侧壁上,且一号凹槽与二号凹槽对称贯通设置,进气管的上端夹设在一号凹槽与二号凹槽之间,出气管的下端夹设在一号凹槽与二号凹槽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的机柜的后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网板,且网板覆盖设置在出气管的出口端上。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机房机柜专用散热装置,其通过安装在机柜内侧壁上的导热管吸收箱体内多余的热量,通过气泵配合进气管向导热管内吹入冷空气,并通过出气管将受热后的热空气排出,能够减少机柜内的空气流动,同时能够通过主动吹风进行机柜内部散热,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导热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出气管与堵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机柜1、底座2、气泵3、导气盒4、进气管5、导热管6、前侧板6-1、一号凹槽6-2、后侧板6-3、二号凹槽6-4、出气管7、堵头8、透明管9、飘带10、网板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看如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包含机柜1、气泵3、进气管5、导热管6、出气管7,其中机柜1的下侧壁上螺丝固定有底座2,底座2上铆设有气泵3,气泵3的出口端穿设在机柜1的后侧壁下端,气泵3的出口端上套设焊接有导气盒4,且导气盒4铆设在机柜1的后内侧壁上,进气管5通过管夹夹设固定在机柜1的后内侧壁上,机柜1的外侧壁上通过管夹夹设固定有透明管9,且透明管9设置在进气管5的后侧,透明管9的上下两端穿过机柜1的后侧壁后,与进气管5串联设置,透明管9的内侧壁上胶粘固定有飘带10,通过观察对应的透明管9内的飘带10动静与否,可判断对应的进气管5是否通风,进气管5的下端穿设固定在导气盒4的上侧壁上,导热管6铆设固定在机柜1的后内侧壁上,进气管5的上端插设固定在导热管6的上端口内,出气管7通过管夹夹设固定在机柜1的后内侧壁上,出气管7的下端插设固定在导热管6的下端口内,出气管7的上端穿设在机柜1的后侧壁上端,出气管7的出口端内活动堵设有堵头8,机柜1的后外侧壁上螺丝固定有网板11,且网板11覆盖设置在出气管7的出口端上,将堵头8堵在出气管7的出口内,即可控制该段管路闭合不通风,进而控制机柜1内的散热效率,网板11挡住出气管7的出口端,可防止异物进入出气管7,同时网板11能够分散出气管7吹出的气流;所述的导热管6包含前侧板6-1、后侧板6-3,其中前侧板6-1的后侧壁上开设有一号凹槽6-2,后侧板6-3的前侧壁上开设有二号凹槽6-4,前侧板6-1覆盖固定设置在后侧板6-3的前侧壁上,且一号凹槽6-2与二号凹槽6-4对称贯通设置,进气管5的上端夹设在一号凹槽6-2与二号凹槽6-4之间,出气管7的下端夹设在一号凹槽6-2与二号凹槽6-4之间,固定导热管6的螺丝穿过前侧板6-1、后侧板6-3后,旋设在机柜1的后侧壁上。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是:气泵3接电工作,气泵3将外部冷空气吸入,并通过进气管5向导热管6中吹气,导热管6吸收机柜1内的热量,并通过导热管6内流动的冷空气将热量带出,热空气经由出气管7排至机柜1的外部,即可实现机柜1的散热;在进行吹风散热时,使用堵头8堵住出气管7,即可使得该通路的进气管5、导热管6、出气管7闭合不通气,进而调整导热管6的散热效率,在气泵3工作时,通过观察透明管9内飘带10的状态,即可判断进气管5是否通风,飘带10静止,代表进气管5不通风,飘带10舞动,代表进气管5通风。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1、设置在底座2上的气泵3置于机柜1的外部,气泵3通过进气管5向导热管6内吹气,通过导热管6吸收机柜1内的热量,并通过冷空气将导热管6上的热量带走通过出气管7排出,能够对机柜1内主动散热,同时散热设备占用机柜1内空间小;2、前侧边与后侧板6-3互相扣合,并通过一号凹槽6-2、二号凹槽6-4形成三条独立的管路,在保证正常通风的前提下,能够加大导热管6与机柜1内部的接触面积,进而加快导热管6的热量吸收效率。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房机柜专用散热装置,它包含机柜(1)、气泵(3),其中机柜(1)的下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底座(2),底座(2)上固定设置有气泵(3),气泵(3)的出口端穿设在机柜(1)的后侧壁下端;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进气管(5)、导热管(6)、出气管(7),其中气泵(3)的出口端上固定设置有导气盒(4),进气管(5)固定设置在机柜(1)的后内侧壁上,进气管(5)的下端穿设固定在导气盒(4)的上侧壁上,导热管(6)固定设置在机柜(1)的后内侧壁上,进气管(5)的上端插设固定在导热管(6)的上端口内,出气管(7)固定设置在机柜(1)的后内侧壁上,出气管(7)的下端插设固定在导热管(6)的下端口内,出气管(7)的上端穿设在机柜(1)的后侧壁上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房机柜专用散热装置,它包含机柜(1)、气泵(3),其中机柜(1)的下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底座(2),底座(2)上固定设置有气泵(3),气泵(3)的出口端穿设在机柜(1)的后侧壁下端;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进气管(5)、导热管(6)、出气管(7),其中气泵(3)的出口端上固定设置有导气盒(4),进气管(5)固定设置在机柜(1)的后内侧壁上,进气管(5)的下端穿设固定在导气盒(4)的上侧壁上,导热管(6)固定设置在机柜(1)的后内侧壁上,进气管(5)的上端插设固定在导热管(6)的上端口内,出气管(7)固定设置在机柜(1)的后内侧壁上,出气管(7)的下端插设固定在导热管(6)的下端口内,出气管(7)的上端穿设在机柜(1)的后侧壁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房机柜专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气管(7)的出口端内活动堵设有堵头(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房机柜专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柜(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刘,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