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降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153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降电源,包括第一盖体、第二盖体、电源转换器及安装板;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合围形成盒体,第二盖体呈L型。第一盖体包括底板和固定连接于底板周侧的围板,第二盖体包括顶板与固定连接于顶板一侧的挡板,底板与顶板相对设置,围板与挡板合围连接于底板与顶板之间。围板远离底板的一端朝向盒体的空腔方向设置有榫槽,顶板上远离挡板的边缘设置有适配榫槽的榫头,通过榫槽与榫头的连接使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卡合成盒体。安装板设置于盒体的空腔内,电源转换器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盒体上预留有电源的输入端与输出端的接口,输入端用于连接市电,输出端用于输出适用电压。使得盒体的组装更加方便快捷,提供使用安全性。

A voltage drop power supp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降电源
本技术涉及电源
,特别涉及一种压降电源。
技术介绍
压降电源通常用于接受市电,并且经过转化后,输出外部设备所需规格的电压,电源盒是用来存放电源用的盒子,传统的电源盒在组装的时候,要么采用焊死的方式,要么采用可拆卸的方式。采用直接焊死的方式组装电源盒,在盒内电源出故障的时候,不方便更换检查,采用可拆卸的方式组装电源盒,例如螺栓固定,时间长久后容易出现螺栓松动,存在安全隐患。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快速简便地进行组装,且使用较为安全的电源盒,为所需改善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降电源,改善现有电源盒组装不方便,同时使用安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压降电源,包括第一盖体、第二盖体、电源转换器及安装板;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合围形成盒体,第二盖体呈L型;第一盖体包括底板和固定连接于底板周侧的围板,第二盖体包括顶板与固定连接于顶板一侧的挡板,顶板与挡板相对设置,围板与挡板合围连接于底板与顶板之间。围板远离底板的一端朝向盒体的空腔方向设置有榫槽,顶板上远离挡板的边缘设置有适配榫槽的榫头,使得在组装时,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能够通过榫槽和榫头直接卡扣,最少用一个安装位即可固定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方便快捷。安装板设置于空腔内,电源转换器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盒体预留有电源的输入端与输出端的接口,输入端用于连接市电,输出端用于输出适用电压。进一步地,顶板背向盒体的空腔的一面设置有多个散热齿。进一步地,散热齿高度小于等于挡板沿垂直于顶板的方向延伸的高度。进一步地,围板远离底板的外缘设置有散热鳍片。进一步地,散热鳍片的高度与挡板沿垂直于顶板的方向延伸的高度一致。进一步地,散热齿远离挡板的一侧与顶板夹角为α,75°≤α≤90°。进一步地,相邻散热齿的相对面设置有突起,以增大散热齿的散热表面积,提高散热效果。进一步地,突起为横截面为半圆形的柱体。进一步地,相邻散热齿相对面上的所述突起呈交错设置。第一步地,电源转换器与安装板之间填充有导热介质,安装板可以由紫铜制成,进一步提高电源散热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组装合围成具有空腔的盒体,用于容纳安装板、电源转换器等元器件,在第一盖体的围板上设置有榫槽,第二盖体的顶板上设置有与榫槽适配的榫头,使得在组装时,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能够通过榫槽和榫头直接卡扣,最少用一个安装位即可固定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方便快捷。即使安装位松动,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亦不会立刻分离,提高了电源盒的使用安全性。(2)本技术中,在顶板背向内腔的一面设置有散热齿,从而能够提高电源整体的散热速度,进一步提高电源的实用安全,在散热齿上设置有横截面为半圆形的突起,增加了散热面积,同时圆弧形的外表面能够对热空气起到导流作用,进一步加强了散热效果。(3)本技术中,围板远离底板的外缘设置有散热鳍片,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能适应于更大范围的压降电源。附图说明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压降电源的正视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二盖体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二盖体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一盖体的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一盖体的侧面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一盖体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散热齿的正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二盖体的俯视图。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1-第一盖体,2-第二盖体,3-电源转换器,4-安装板,5-安装螺栓,11-底板,12-围板,21-顶板,22-挡板,12a-第一围板,12b-第二围板,12c-第三围板,121-榫槽,122-第一散热鳍片,211-榫头,212-散热齿,213-第二散热鳍片,2121-突起。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压降电源包括第一盖体1、第二盖体2、电源转换器3和安装板4,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合围形成一个具有空腔的盒体,用于放置电源转换器3和安装板4等元器件,安装板4设置于空腔内并固定在第一盖体1上,电源转换器3固定安装在安装板4上,盒体上预留有电源的输入端与输出端的接口,输入端用于连接市电,输出端用于输出适用的电压,从而组装成一个压降电源,具体的,电源的输入端与输出端接口可设置与盒体上除顶板21以外的任意一面。具体的,第一盖体1包括底板11和围板12,底板11与围板12垂直固定设置,第二盖体2包括顶板21和挡板22,顶板21与挡板22垂直固定设置,第二盖体2成L型。底板11和顶板21相对设置,围板12与挡板22连接于底板11与顶板21的之间,合围形成一个具有内腔的盒体。围板12远离底板11的一端,朝向空腔方向设置有榫槽121。顶板21上远离挡板22的边缘设置有与榫槽121相适配的榫头211。组装时,榫头211内置于榫槽121,使得顶板21与围板12卡合在一起,此时,最少用一个安装固定位即可固定顶板21与围板12,即固定了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本实施例中,设置最少一颗安装螺栓5贯穿围板12并插入顶板21,防止第二盖体2相对于围板12滑动,使得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固定安装。电源使用时间长久容易出现螺栓松动,由于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的固定安装,盒体亦不会立刻解体,给使用者预留了时间去发现问题并检修,提高了电源的使用安全性。如图3所示,挡板22宽度为L4,顶板21宽度为L3,榫头211至挡板22与顶板21垂直方向的边缘高度为h3。如图6所示,围板12包括第一围板12a、第二围板12b及第三围板12c,第一围板12a与第三围板12c相对设置,第二围板12b与挡板22相对设置。如图4所示,榫槽121下边缘至空腔底部高度为h2,第一围板12a的榫槽121至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降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盖体(1)、第二盖体(2)、电源转换器(3)及安装板(4);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合围形成盒体,第二盖体(2)呈L型;/n第一盖体(1)包括底板(11)和固定连接于底板(11)周侧的围板(12),第二盖体(2)包括顶板(21)与固定连接于顶板(21)一侧的挡板(22);底板(11)与顶板(21)相对设置,围板(12)与挡板(22)合围连接于底板(11)与顶板(21)之间;/n围板(12)远离底板(11)的一端朝向盒体的空腔方向设置有榫槽(121),顶板(21)与围板(12)连接处设置有适配榫槽(121)的榫头(211),通过榫槽(121)与榫头(211)的连接使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卡合成盒体;/n安装板(4)设置于盒体的空腔内,电源转换器(3)固定安装在安装板(4)上;/n盒体上预留有电源的输入端与输出端的接口,输入端用于连接市电,输出端用于输出适用电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降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盖体(1)、第二盖体(2)、电源转换器(3)及安装板(4);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合围形成盒体,第二盖体(2)呈L型;
第一盖体(1)包括底板(11)和固定连接于底板(11)周侧的围板(12),第二盖体(2)包括顶板(21)与固定连接于顶板(21)一侧的挡板(22);底板(11)与顶板(21)相对设置,围板(12)与挡板(22)合围连接于底板(11)与顶板(21)之间;
围板(12)远离底板(11)的一端朝向盒体的空腔方向设置有榫槽(121),顶板(21)与围板(12)连接处设置有适配榫槽(121)的榫头(211),通过榫槽(121)与榫头(211)的连接使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卡合成盒体;
安装板(4)设置于盒体的空腔内,电源转换器(3)固定安装在安装板(4)上;
盒体上预留有电源的输入端与输出端的接口,输入端用于连接市电,输出端用于输出适用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降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1)背向所述盒体的空腔的一面垂直设置有多个散热齿(2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降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齿(212)高度小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中晟华益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