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扁管的构造和扁管的断面形状经过改进的,因而提高了换热效率的扁管式换热器。其构造特征在于,这种扁管换热器在第一和第二集流管上有联结孔,以便许多根扁管能以一定的间隔在上述第一和第二集液管之间把它们联结起来,上述联结孔错开位置排成两排,使得上述扁管呈平行的两排联结起来。(*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特别涉及用扁管构成的,并改进了扁管的断面形状,提高了换热器的热效率的扁管式换热器。以往的冷凝器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流入冷却介质气体的进口1和排出冷凝水的出口2设置在带有隔板3的第一集流管4上。许多根通过冷却介质的扁管5以一定的间隔把上述第一集流管4与第二集流管6平行地连接在一起。此外,在扁管5之间还设置了用于进行热交换的皱折板7。这种冷凝器的热交换过程是这样的通过进口1流入第一集流管4的冷却介质气体,由于第一集流管4内部隔板3的阻挡,便流入连接在第一集流管4上的许多根扁管5中间的最上面的这根扁管5′内,然后,流过最上面的扁管5′的冷却介质流入第二集流管6内,再由于第二集流管6内部隔板3的阻挡,流入排在下面的一根扁管5″内,依照这样的次序,一面进行循环,一面进行热交换,最后,把冷凝后的冷却介质从集流管下部的出口2排出去。可是,按照这种循环过程的以往的冷凝器,在扁管5内部流动的冷却介质借助于空气的流动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中,在空气流入的进口侧(A),热传导的过程进行得很活跃,而在空气流出的出口侧(B),由于暴露的部分小,热传导便相对的比较差。因此,便存在着由于热传导不均匀而使换热器的效率降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扁管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由于改进了扁管的结构和扁管的断面形状,提高了热交换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这种扁管换热器在第一和第二集流管上有联结孔,以便许多根扁管能以一定的间隔在上述第一和第二集流管之间把它们联结起来,其特征在于,上述联结孔错开位置排成两排,使得上述扁管呈平行的两排联结起来。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图1A是以往的换热器的顶视图;图1B是已往的换热器的正视图;图1C是已往的换热器的侧视图;图2是以往的换热器的扁管的断面图;图3A是本专利技术的双排扁管式换热器的顶视图;图3B是本专利技术的双排扁管式换热器的正视图;图3C是本专利技术的双排扁管式换热器的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双排扁管式换热器的第一和第二集流管的断面图;图5A是本专利技术的双排扁管式换热器中连接成第一排的扁管的断面图;图5B是本专利技术的双排扁管式换热器中连接成第二排的扁管的断面图。本专利技术的扁管式换热器如图3A-5B所示,在扁管式换热器的第一和第二集流管104、105上有许多联结孔107,许多根扁管106以一定的间隔把第一和第二集流管104、105联结起来,上述联结孔107错开位置布置成两排,以便上述扁管106能以平行的两排联结两根集流管,并且在上述扁管106之间设置了增强热交换的皱折板108.此外,在上述第二集流管105中还设置了分隔隔板109,用于把错开位置布置成两排的每一排扁管106内部的冷却介质分隔成两部分。图中的标号102表示冷却介质出口。在这种换热器中,通过进口101流入第一集流管104中的冷却介质气体,由于第一集流管内部隔板103的阻挡,而流入联结在第一集流管104上的许多扁管106中的最上面的扁管106′内。流过最上面的扁管106′的冷却介质流入第二集流管105之后,又被在第二集流管105内部的隔板103和分隔隔板109所阻挡,分别流入第一排扁管106a(a)和第二排扁管106b(b)的下面一根扁管中,然后依次按照上述过程循环地流动并进行热交换之后,冷凝后的冷却介质液体从第一集流管104下部的出口102排出。因此,在这样进行连续循环的冷凝器中,由于在第一排和第二排错开排列的扁管106中,与流动的空气接触的热传导活跃的前方区域更大一些,所以即使空气的流动与以前一样,也能获得更高的热交换效率。此外,如图5A、5B所示,在位置条件比第一排扁管106a差,所以热交换的能力也稍微差一些的第二排扁管106b中,在整个扁管106的断面上所形成的若干个冷却介质孔110的面积可以相同,而扁管106的宽度(W1、W2)和冷却介质孔110的个数却可以与第一排不同,这样就能安排得下两排扁管,以便最大限度地进行热交换,提高热交换的效率。另外,这种设置了水平并列两排扁管的换热器,与设置单排扁管的换热器相比,还具有缩小尺寸和便于布置的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双排扁管式换热器,这种扁管换热器在第一和第二集流管上有联结孔,以便许多根扁管能以一定的间隔在上述第一和第二集流管之间把它们联结起来,其特征在于,上述联结孔错开位置排成两排,使得上述扁管呈平行的两排联结起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排扁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排扁管和第二排扁管中的各扁管内部形成的冷却介质孔的断面尺寸相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排扁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处在空气流入一侧的第一排扁管的宽度,大于第二排扁管的宽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排扁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扁管中的冷却介质孔的个数在第一排扁管中为偶数,且数量比第二排中的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排扁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排和第二排扁管之间设有分隔隔板,以便上述流入第二集流管中的冷却介质分开流入错开联结的第一排扁管和第二排扁管中去。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扁管的构造和扁管的断面形状经过改进的,因而提高了换热效率的扁管式换热器。其构造特征在于,这种扁管换热器在第一和第二集流管上有联结孔,以便许多根扁管能以一定的间隔在上述第一和第二集液管之间把它们联结起来,上述联结孔错开位置排成两排,使得上述扁管呈平行的两排联结起来。文档编号F28F9/26GK1164638SQ97103960公开日1997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8日 优先权日1996年4月9日专利技术者朴钟振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排扁管式换热器,这种扁管换热器在第一和第二集流管上有联结孔,以便许多根扁管能以一定的间隔在上述第一和第二集流管之间把它们联结起来,其特征在于,上述联结孔错开位置排成两排,使得上述扁管呈平行的两排联结起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振,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