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排式盘管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02025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4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联排式盘管换热器,它包括框架、输入总管、板栅、联管、回流总管、内道换热管和外道换热管。所述内道换热管同轴螺旋盘绕3~6圈,外道换热同轴盘绕2~3圈,两者在同一层面组成换热单元。所述框架内安置10~20道由联管连接的换热单元,每单元之间用板栅相隔和定位。所述输入总管和回流总管均为三通管道,输入总管的两只出口分别对接已连接内道换热管和外道换热管的联管,回流总管以两只出口分别对接已连接内道换热管和外道换热管出口端的联管,构成换热介质统一注入和排出的环流换热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热辐射距离短,热置换快、效率高,再加上盘管结构的换热器轴向尺寸短,特别适合热处理炉配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具体地讲,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式换热器,特别是一种通过并联组成高效换热的联排式盘管换热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一种传统型通用产品,很多制造业的工艺流程中少不了要配置换热器,人们日常生活所用的热水器、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也是应用换热器制成的产品。当今,市场上商品换热器按结构形式主要分为板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管式换热器和容积式换热器等13种类型。不同行业因产品不一样,其工艺流程截然不一样,可根据换热介质的种类、热交换方式选择定型换热器。一些特殊行业或特殊设备对配套的换热器结构有差异性要求也很正常,本行业在技术可行的基础上尽力满足用户的特殊要求。例如,大型热处理炉的转轴支承位于炉壁内,易受炉温影响而加速轴承润滑及密封副失效,由此恶化转轴的灵活性。对于这种处在高温环境下运转的轴件,只有通过合理降温才能保证持续运行。对于这一类装置的降温首选设备是换热器,这种空间受限且大直径的轴端宜配套盘管式换热器。可是,现有技术产品没有合适结构的换热器直接用于配套,其主要原因是标配的换热器自身尺寸太大,以及换热递度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轴向结构紧凑,热交换距离短且均匀,整体换热效率高的联排式盘管换热器。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联排式盘管换热器,它包括框架、输入总管、板栅、联管、回流总管、内道换热管和外道换热管。所述框架为矩形架,内设与下边框相平行的底板,底板四角设有垂直调节组件,框架上边框内置相平行的管夹。所述板栅为薄板件,中间圆环形板面每隔45°角分别径向伸出等长的板条,板条上均布通孔。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内道换热管和外道换热管均为薄壁圆管,内道换热管同轴螺旋盘绕3~6圈,外道换热管同轴螺旋盘绕2~3圈,内道换热管置于外道换热管内道圈内组成同一层面的换热单元。所述联管是一根末端轴向封闭的盲直管,沿同一侧管壁按联排换热单元数量预置通孔。所述框架横向安置10~20道由联管连接的换热单元,每单元之间用板栅相隔,联排的换热单元由贯穿板栅的螺栓串连接,板栅的安装高度由垂直调节组件微调,排列就绪的内道换热管和外道换热管两端口部分别用联管作密封连接。所述输入总管和回流总管均为三通管道,位于框架一侧上部的输入总管由管夹固定,输入总管以两只出口分别对接已连接内道换热管和外道换热管进口端的联管,位于框架上部另一侧的回流总管也由管夹固定,回流总管以两只出口分别对接已连接内道换热管和外道换热管出口端的联管,构成联排的内道换热管和外道换热管由输入总管统一注入换热介质,回流总管统一排出换热介质的环流换热结构。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内道换热管和外道换热管均为薄壁铜管,管外壁上均布径向伸出的翅片。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内道换热管盘绕成形的内基圆直径等于板栅内孔直径D,外道换热管的盘绕成形的内基圆直径大于内道换热管盘状外轮廓的外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换热管盘绕成形容易,同一平面上由内外道换热管套合组成的换热单元结构紧凑、布局合理;2、由一组内外换热管组成的联排换热结构,直接包容待换热的轴端,热辐射距离短,热置换快、效率高;3、盘管结构的换热器比其它管式换热器轴向尺寸短,适合热处理炉配套。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俯视剖面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图4是图1中板栅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所示的联排式盘管换热器是用于大型热处理炉转轴支承热置换的实施例,它包括框架1、输入总管2、板栅3、联管4、回流总管5、内道换热管6和外道换热管7。所述框架1为矩形架,内设与下边框相平行的底板1.2,底板1.2四角设有垂直调节组件1.1。框架1上边框内置相平行的管夹1.3。所述板栅3如图3所示,它是一种薄板件,中间圆环形板面每隔45°角分别径向伸出等长的板条,板条上均布通孔。本专利技术中的换热元件是内道换热管6和外道换热管7,所述内道换热管6和外道换热管7均为薄壁圆管,为了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本实施例中的换热管全部用热传导性好的紫铜薄壁圆管制作,而且管壁上均布径向伸出的翅片。内道换热管6同轴螺旋盘绕5圈,外道换热管7同轴螺旋盘绕3圈。内道换热管6盘绕成形的内基圆直径等于板栅3内孔直径D,外道换热管7的盘绕成形的内基圆直径大于内道换热管6盘状外轮廓的外径。为了提高换热能力,本专利技术采用双道组合换热结构,即内道换热管6置于外道换热管内道圈内组成同一层面的双道组合换热单元。所述联管4是用于并联配置的所有换热单元的器件,它是一根末端轴向封闭的盲直管,而且沿同一侧管壁按联排换热单元数量预置通孔。本实施例如图2所示框架1横向安置14层换热单元,所以联管4设有14只通孔用于密封连接配对的换热管。片状换热单元竖置时刚性不足,为了确保换热管之间预留间隙不变,换热单元之间用图4所示的板栅3相隔,联排的换热单元由贯穿板栅3的螺栓串连接。板栅3朝下的两边连接到底板1.2上,通过旋动垂直调节组件1.1可实现板栅3上下位置微调。上述排列就绪的内道换热管6和外道换热管7两端口部,分别用联管4作密封连接。所述输入总管2和回流总管5均为三通管道,即设有一只进口,两只出口的管道,位于图1所示框架1左上角的输入总管2由管夹1.3固定。输入总管2以两只出口分别对接已连接内道换热管6和外道换热管7进口端的联管4。位于图1所示框架1右上角的回流总管5也由管夹1.3固定,回流总管5以两只出口分别对接已连接内道换热管6和外道换热管7出口端的联管4,构成联排的内道换热管6和外道换热管7由输入总管2统一注入换热介质,回流总管5统一排出换热介质的环流换热结构。本专利技术实际应用时,首先以联排式盘管换热器中间孔对正热处理炉转轴支承轴而套合,从输入总管2进口端引入的换热介质被注入到内道换热管6和外道换热管7中,在循序流动中实现热交换的换热介质从回流总管5排出,持续运转使得转轴支承温度大幅下降。本专利技术热辐射距离短,热置换快、效率高,再加上盘管结构的换热器轴向尺寸短,特别适合热处理炉配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联排式盘管换热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联排式盘管换热器,它包括框架(1)、输入总管(2)、板栅(3)、联管(4)、回流总管(5)、内道换热管(6)和外道换热管(7);所述框架(1)为矩形架,内设与下边框相平行的底板(1.2),底板(1.2)四角设有垂直调节组件(1.1),框架(1)上边框内置相平行的管夹(1.3);所述板栅(3)为薄板件,中间圆环形板面每隔45°角分别径向伸出等长的板条,板条上均布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道换热管(6)和外道换热管(7)均为薄壁圆管,内道换热管(6)同轴螺旋盘绕3~6圈,外道换热管(7)同轴螺旋盘绕2~3圈,内道换热管(6)置于外道换热管(7)内道圈内组成同一层面的换热单元;所述联管(4)是一根末端轴向封闭的盲直管,沿同一侧管壁按联排换热单元数量预置通孔;所述框架(1)横向安置10~20道由联管(4)连接的换热单元,每单元之间用板栅(3)相隔,联排的换热单元由贯穿板栅(3)的螺栓串连接,板栅(3)的安装高度由垂直调节组件(1.1)微调,排列就绪的内道换热管(6)和外道换热管(7)两端口部分别用联管(4)作密封连接;所述输入总管(2)和回流总管(5)均为三通管道,位于框架(1)一侧上部的输入总管(2)由管夹(1.3)固定,输入总管(2)以两只出口分别对接已连接内道换热管(6)和外道换热管(7)进口端的联管(4),位于框架(1)上部另一侧的回流总管(5)也由管夹(1.3)固定,回流总管(5)以两只出口分别对接已连接内道换热管(6)和外道换热管(7)出口端的联管(4),构成联排的内道换热管(6)和外道换热管(7)由输入总管(2)统一注入换热介质,回流总管(5)统一排出换热介质的环流换热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排式盘管换热器,它包括框架(1)、输入总管(2)、板栅(3)、联管(4)、回流总管(5)、内道换热管(6)和外道换热管(7);所述框架(1)为矩形架,内设与下边框相平行的底板(1.2),底板(1.2)四角设有垂直调节组件(1.1),框架(1)上边框内置相平行的管夹(1.3);所述板栅(3)为薄板件,中间圆环形板面每隔45°角分别径向伸出等长的板条,板条上均布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道换热管(6)和外道换热管(7)均为薄壁圆管,内道换热管(6)同轴螺旋盘绕3~6圈,外道换热管(7)同轴螺旋盘绕2~3圈,内道换热管(6)置于外道换热管(7)内道圈内组成同一层面的换热单元;所述联管(4)是一根末端轴向封闭的盲直管,沿同一侧管壁按联排换热单元数量预置通孔;所述框架(1)横向安置10~20道由联管(4)连接的换热单元,每单元之间用板栅(3)相隔,联排的换热单元由贯穿板栅(3)的螺栓串连接,板栅(3)的安装高度由垂直调节组件(1.1)微调,排列就绪的内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姜堰市泰怡金属网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