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栏杆承载力无损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5776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栏杆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桥梁栏杆承载力无损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固定机构和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伸缩竖杆、位移传感器、油缸、推板、压力传感器和信号采集卡;位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均与信号采集卡的输入端连接;还包括数量为二的滑轨,两滑轨对称固定在底座两侧的底部;固定机构的数量至少为二;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支撑螺纹杆和卡板;固定块与滑轨滑动连接;固定块开设有贯穿固定块的螺纹孔,螺纹孔在水平方向垂直于滑轨;支撑螺纹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支撑螺纹杆远离底座的一端与卡板转动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使装置在检测时保持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栏杆承载力无损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栏杆安全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桥梁栏杆承载力无损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能力,目前大型桥梁上通常会设置行车道和人行道;而为了防止失控车辆越出桥外,以及行人进入机动车道;人行道通常设置在机动车道外侧的高台上,使人行道路面的高度高于机动车道路面的高度。在人行道靠近机动车道一侧会安装低矮的栏杆;在人行道靠近桥梁外部的一侧会安装较高的栏杆。这些栏杆具有使车辆或行人不能突破、翻越桥梁的功能,因此桥梁栏杆承载能力的估算和检测是确保桥梁安全使用的必要保证。现有的桥梁栏杆检测通常是将桥梁材料锯断,然后选取部分进行受力检测,这种方式不但影响桥梁的美观,而且耗费资源,效率低。为解决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628171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桥梁栏杆承载力无损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滑轨、刻度线、第一位移传感器、控制箱、信号采集卡、接收放大器、高频脉冲发生器、同步发生器、方波发生器、示波器、第一伸缩臂、基本臂、一节臂、二节臂、连接杆、夹钳、压力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夹头、夹片、探头、计算机、液压缸、底座、刹车轮、栏杆、固定片、横杆和第二伸缩臂。该方案可以通过施加在不同位置的横向作用力或竖向的拉力,记录栏杆发生的位移、形变和承受的压力的变化值,实现栏杆的承载力无损检测。但是,上述方案中,仅仅采用刹车轮对整个装置进行固定,在装置对栏杆施加力的同时,会受到来自栏杆的反作用力,在受到反作用力时,容易导致整个装置的位移,从而影响检测的准确性。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栏杆承载力无损检测装置,使装置在检测时保持稳定。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桥梁栏杆承载力无损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固定机构和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伸缩竖杆、位移传感器、油缸、推板、压力传感器和信号采集卡;伸缩竖杆的底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油缸水平设置,包括缸筒和油缸杆,缸筒的后端与伸缩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油缸杆的前端与压力传感器的后端固定连接,压力传感器的前端与推板的后表面固定连接;位移传感器包括固定端和移动端,位移传感器的固定端与缸筒固定连接,位移传感器的移动端与油缸杆固定连接;位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均与信号采集卡的输入端连接;还包括数量为二的滑轨,两滑轨对称固定在底座两侧的底部;滑轨在水平方向上垂直于油缸的轴线;固定机构的数量至少为二;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支撑螺纹杆和卡板;固定块与滑轨滑动连接;固定块开设有贯穿固定块的螺纹孔,螺纹孔在水平方向垂直于滑轨;支撑螺纹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支撑螺纹杆远离底座的一端与卡板转动连接。基础方案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由于采用刹车轮的方式无法对无损检测装置进行固定,在实际无损检测中出现了另一种固定方式,就是通过两组螺纹杆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固定,具体的是一组远离桥面边缘的螺纹杆直接抵紧地面,另一组靠近桥面边缘的螺纹杆从桥面边缘竖直伸到桥面下方,用螺纹杆的端部勾住桥的底面,再锁紧螺纹杆进行固定。但是在实际检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由于桥梁类型众多,桥面的厚度不一,常常由于桥面厚度大,螺纹杆无法伸到桥底面的位置,无法进行固定。而且用螺纹杆的端部勾住桥的底面的操作,过程通常无法通过视线进行观察,导致工作人员操作全凭感觉,容易出现勾不住或勾错了的情况。申请人主要是在一侧有低矮的栏杆,另一侧有较高的栏杆的桥面进行无损检测,根据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申请人通过改进,得到了本方案。需要检测时,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沿着滑轨调节两支撑螺纹杆的位置,使两支撑螺纹杆分别对准低矮的栏杆的底部横栏位置、较高的栏杆的底部横栏位置,再转动两支撑螺纹杆,使两支撑螺纹杆的卡板分别与对应的底部横栏位置相抵。这样就将无损检测装置稳稳的固定在了桥梁上,无损检测装置由于有低矮的栏杆以及较高的栏杆进行限位,不会产生相对移动。整个过程操作简单,能快速的对无损检测装置进固定。进一步,所述固定机构的数量为四,每一滑轨设置两个固定机构。换句话说,无损检测机构靠近低矮的栏杆一侧会有两个支撑螺纹杆进行支撑,靠近较高的栏杆一侧会有两个支撑螺纹杆进行支撑,支撑效果更好,更稳定。进一步,固定机构还包括圆形转盘,支撑螺纹杆靠近底座的一端与圆形转盘固定连接。设置圆形转盘方便工作人员通过转动圆形转盘来使支撑螺纹杆转动,与直接转动支撑螺纹杆相比,更省力。进一步,所述伸缩竖杆的底端与底座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底座位于伸缩竖杆左右两侧的上表面开有操作窗。如果没有操作窗,工作人员需要到底座的底部去转动圆形转盘;设置操作窗后,工作人员可以在底座上方使手穿过操作窗来转动圆形转盘,操作更方便。进一步,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计算机,信号采集卡的输出端与计算机的输入端连接。通过设置计算机,便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从计算机中获取检测结果。进一步,还包括支撑斜杆,支撑斜杆的数量为二,对称设置在伸缩竖杆的前后两侧,支撑斜杆的下端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斜杆的上端与伸缩竖杆固定连接。通过支撑斜杆对伸缩竖杆的支撑,能提高伸缩竖杆的稳定性。进一步,固定机构还包括万向轮;万向轮与固定块的底面固定连接。设置固定轮,能减小摩擦力,方便整个检测装置移动,同时也方便移动支撑螺纹杆。进一步,还包括检测螺纹杆,检测螺纹杆的下端为针尖状,底座上还纵向开有螺纹孔,检测螺纹杆与底座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当油缸对桥梁栏杆施加横向的作用力时,栏杆也会对油缸施加横向的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最终会通过支撑螺纹杆传递到低矮的栏杆上,如果低矮的栏杆无法承受如此大的反作用力,会产生形变,使整个检测装置产生位移。当检测装置产生位移时,检测螺纹杆会在地面留下痕迹,方便工作人员及时发现低矮的栏杆出现的细微形变。进一步,卡板的纵截面为圆弧形。与矩形相比,圆弧形与栏杆表面的接触面更大,便于卡板抵紧低矮的栏杆的底部横栏位置或较高的栏杆的底部横栏位置,以提供稳定的支撑。进一步,所述操作窗为矩形。由于支撑螺纹杆是沿导轨滑动,矩形相比圆形有效利用面积更大。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桥梁栏杆承载力无损检测装置实施例一的横剖图;图2为一种桥梁栏杆承载力无损检测装置实施例一的侧视图;图3为一种桥梁栏杆承载力无损检测装置实施例二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座1、伸缩竖杆2、支撑斜杆3、位移传感器4、液压系统5、油缸6、推板7、压力传感器8、滑轨9、固定块10、支撑螺纹杆11、卡板12、万向轮13、圆形转盘14、操作窗15、检测螺纹杆16。实施例一一种桥梁栏杆承载力无损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固定机构和检测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检测机构包括伸缩竖杆2、支撑斜杆3、位移传感器4、液压系统5、油缸6、推板7、压力传感器8、信号采集卡和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栏杆承载力无损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固定机构和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伸缩竖杆、位移传感器、油缸、推板、压力传感器和信号采集卡;伸缩竖杆的底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油缸水平设置,包括缸筒和油缸杆,缸筒的后端与伸缩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油缸杆的前端与压力传感器的后端固定连接,压力传感器的前端与推板的后表面固定连接;位移传感器包括固定端和移动端,位移传感器的固定端与缸筒固定连接,位移传感器的移动端与油缸杆固定连接;位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均与信号采集卡的输入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量为二的滑轨,两滑轨对称固定在底座两侧的底部;滑轨在水平方向上垂直于油缸的轴线;固定机构的数量至少为二;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支撑螺纹杆和卡板;固定块与滑轨滑动连接;固定块开设有贯穿固定块的螺纹孔,螺纹孔在水平方向垂直于滑轨;支撑螺纹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支撑螺纹杆远离底座的一端与卡板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栏杆承载力无损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固定机构和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伸缩竖杆、位移传感器、油缸、推板、压力传感器和信号采集卡;伸缩竖杆的底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油缸水平设置,包括缸筒和油缸杆,缸筒的后端与伸缩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油缸杆的前端与压力传感器的后端固定连接,压力传感器的前端与推板的后表面固定连接;位移传感器包括固定端和移动端,位移传感器的固定端与缸筒固定连接,位移传感器的移动端与油缸杆固定连接;位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均与信号采集卡的输入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量为二的滑轨,两滑轨对称固定在底座两侧的底部;滑轨在水平方向上垂直于油缸的轴线;固定机构的数量至少为二;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支撑螺纹杆和卡板;固定块与滑轨滑动连接;固定块开设有贯穿固定块的螺纹孔,螺纹孔在水平方向垂直于滑轨;支撑螺纹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支撑螺纹杆远离底座的一端与卡板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栏杆承载力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的数量为四,每一滑轨设置两个固定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栏杆承载力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机构还包括圆形转盘,支撑螺纹杆靠近底座的一端与圆形转盘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泳江代攀许鹏张国军邓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通衢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