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裂缝处理后质量检测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776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裂缝处理后质量检测工具,其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主水位计,所述罐体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罐体内腔压力的主压力表,所述罐体上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排气阀,所述罐体上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出水管,所述罐体上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连通有进气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准确测量裂缝处理质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裂缝处理后质量检测工具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裂缝处理后质量检测工具。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领域施工工艺的不断进步,混凝土质量要求也日益提升。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裂缝。混凝土材料在服役过程中,由于塑性收缩、干缩、结构变形、外荷载等各种内外部因素作用会产生结构性及非结构性裂缝。上述裂缝产生并扩展到一定程度后,若未及时修复,将危害结构的安全耐久和正常使用,若任由其扩展贯通,甚至会导致灾难性的事故。对于水利工程中有防水要求的混凝土结构裂缝,需要将裂缝中灌入化学浆液填充。现有技术修复裂缝的实际施工过程为,技术人员根据混凝土表面的裂缝的实际开展情况凭借经验预估深度,并大致按照该预估深度钻取斜向注浆孔,再利用该注浆孔向裂缝内部灌浆,当浆料从裂缝表面渗出时,则认为补浆完成。申请公告号为CN108445074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裂缝修复效果的检验装置和方法,包括支座、测量孔、深度杆和主控制器,深度杆经支座的过孔插入测量孔中,深度杆设有磁探头,该检验装置还包括深度测量装置,磁探头和深度测量装置均与主控制器数据连接;其方法的关键在于,配置磁性灌浆料并补裂缝,施加外加磁场,拟合磁感强度与深度的关系图并获取拐点。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检查过程中,需要对裂缝进行打压试验,在裂缝中注入水,根据打压泵的压力损失,确定裂缝处理质量情况,传统的打压泵只能检测压力损失值,不能在稳压时准确测量出混凝土裂缝的吸水量。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裂缝处理后质量检测工具,其具有准确测量裂缝处理质量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裂缝处理后质量检测工具,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主水位计,所述罐体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罐体内腔压力的主压力表,所述罐体上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排气阀,所述罐体上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出水管,所述罐体上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连通有进气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排气孔排气阀打开,进气阀打开,通过进气管向罐体内灌入适量水,通过观察主水位计判断罐体内的水量,将排气阀关紧,将进气管连接打气泵,观察主压力表的示数,将压力升至规定值后,关紧进气阀,等待一段时间后,记录主压力表压力值的数值和主水位计的水量示数,罐体横截面的面积为固定值,计算后可得出罐体内的压力损失值和罐体内的水量损失,从而得到修复后的裂缝的压力的损失值和混凝土的吸水量,检测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是否满足规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体上连通有补水箱,所述补水箱上连通有补水阀,所述补水箱设置有加压机构,所述加压机构对补水箱内的水进行加压使水压高于罐体内的空气压力,所述补水箱上设置有补水压力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罐体内的水经过出水管流出时,补水阀开启,补水阀开启后,补水箱内的水经过补水管进入罐体内,使罐体内的水达到初始高度,水位控制器控制补水阀关闭,从而保持罐体内的水量稳定,减少罐体内因水的流出造成罐体内压力减小的误差,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补水阀为电动水阀,所述罐体内设置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上电连接有水位控制器,所述水位控制器控制补水阀的开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位传感器检测到罐体内的水位降低时,水位传感器向水位控制器发出电信号,水位控制器控制补水阀的开启,补水箱内的水进入罐体内,保持罐体内的水量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压机构包括固定于补水箱内的加压套筒,所述加压套筒上滑动连接有加压活塞,所述加压活塞侧面设置有与加压套筒侧面接触压紧的密封圈,所述加压活塞上连接有带动加压活塞沿加压套筒内表面滑动的加压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眼观察补水压力表及主压力表的示数,转动加压杆,加压杆带动加压活塞移动,从而减小补水箱内的实际容积,增大补水箱内的压力,从而保持挤压机构内的压强大于罐体内的压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压杆与加压活塞转动连接,所述加压杆上螺纹连接有固定于加压套筒的固定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加压杆,加压杆受到固定环的限制推动加压活塞沿加压套筒内侧面滑动,实现加压杆对加压活塞的推动,同时能保持加压活塞的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补水箱上设置有与罐体连通的传压管,所述传压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能使罐体内的空气进入补水箱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传压管和单向阀的设置能使在使用压力泵向罐体内注入高压空气时,罐体内的压力能通过传压管进入补水箱内增加补水箱内的压强,省去通过加水管向罐体内注入高压空气的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压机构包括加压泵,所述加压泵与水位控制器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位控制器控制补水阀开启时,同时开启加压泵对补水箱内注入高压空气,从而保持补水箱内的压强大于罐体内的压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体上固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出水管的悬挂缠绕。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水管需要设置较长的长度以满足检测管移动插入检测缝中,支撑架的设置便于出水管缠绕于罐体上,便于检测工具的移动存放。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将排气孔排气阀打开,进气阀打开,通过进气管向罐体内灌入适量水,通过观察主水位计判断罐体内的水量,将排气阀关紧,将进气管连接打气泵,观察主压力表的示数,将压力升至规定值后,关紧进气阀,等待一段时间后,记录主压力表压力值的数值和主水位计的水量示数,罐体横截面的面积为固定值,计算后可得出罐体内的压力损失值和罐体内的水量损失,从而得到修复后的裂缝的压力的损失值和混凝土的吸水量,检测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是否满足规定;2、当罐体内的水经过出水管流出时,补水阀开启,补水阀开启后,补水箱内的水经过补水管进入罐体内,使罐体内的水达到初始高度,水位控制器控制补水阀关闭,从而保持罐体内的水量稳定,减少罐体内因水的流出造成罐体内压力减小的误差,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3、人眼观察补水压力表及主压力表的示数,转动加压杆,加压杆带动加压活塞移动,从而减小补水箱内的实际容积,增大补水箱内的压力,从而保持挤压机构内的压强大于罐体内的压强。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二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图中,1、罐体;11、底罐;12、顶罐;13、排气管;131、排气阀;14、出水管;141、出水阀;15、进气管;151、进气阀;16、主压力表;17、主水位计;2、补水箱;21、加水管;211、加水阀;22、补水压力表;23、水位控制器;24、测量水位计;25、补水管;251、补水阀;3、加压机构;31、加压套筒;32、加压活塞;33、密封圈;34、加压杆;35、固定环;4、传压管;41、单向阀;5、水位传感器;6、支撑架;7、检测管。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裂缝处理后质量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主水位计(17),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罐体(1)内腔压力的主压力表(16),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排气管(13),所述排气管(13)上设置有排气阀(131),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出水管(14),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进气管(15),所述进气管(15)上连通有进气阀(15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裂缝处理后质量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主水位计(17),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罐体(1)内腔压力的主压力表(16),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排气管(13),所述排气管(13)上设置有排气阀(131),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出水管(14),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进气管(15),所述进气管(15)上连通有进气阀(1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裂缝处理后质量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上连通有补水箱(2),所述补水箱(2)上连通有补水阀(251),所述补水箱(2)设置有加压机构(3),所述加压机构(3)对补水箱(2)内的水进行加压使水压高于罐体(1)内的空气压力,所述补水箱(2)上设置有补水压力表(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裂缝处理后质量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阀(251)为电动水阀,所述罐体(1)内设置有水位传感器(5),所述水位传感器(5)上电连接有水位控制器(23),所述水位控制器(23)控制补水阀(251)的开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裂缝处理后质量检测工具,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硕庞旭东贾君李冰王涛刘金龙陈永强史书海李莹贾晗旸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河水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