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烟台大学专利>正文

采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756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样器,涉及土壤研究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管体和下端部,所述下端部为倒置圆台状空心结构;所述管体上部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把手;还包括残土清理器;所述管体侧面沿管体轴线方向设置有开口;所述残土清理器包括清理部和移动部,所述清理部和移动部固定连接,所述清理部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清理部的直径与所述管体的内径相等,所述移动部用于带动所述清理部沿所述开口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管体设置开口,可在开口内对土壤进行取样,避免了现有采样器中土壤转移过程中出现的垂直方向上的污染;通过设置残土清理器,对管体内粘连的土壤样品进行清理,避免了多样本的混合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样器
本技术涉及土壤研究辅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采样器。
技术介绍
土壤采样器是采集不同深度、不同土壤质地的土壤样品的工具。现有的土壤采样器有小型铁铲、环刀、土钻等,土钻又可分为矮柄土钻、螺丝头土钻、开口式土钻、套筒式土钻等。这些土壤采样器往往具有一些问题:采集样品时总会在采样器壁上粘连一定的土壤样品,不仅影响本次的土壤样品还会与下次采集的样品混合,造成多样本的混合污染,从而影响检测结果;样品从采样器转移出时会一定程度上破坏土壤原有的层次,造成垂直方向上样品的污染,从而影响检测结果;不设置刻度,难以精确采集某深度的土壤样品;采集完样品后无法将剩余样品原样放回,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与缺陷,对现有土壤采样器进行改进势在必行。公开号为CN203881567U的中国技术“土壤采样器”提供了一种土壤采样器,包括能够用脚踩踏下压的踏板,踏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提手,踏板下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取土筒,取土筒的筒身上开设有用于取出土样的开口。通过踏板连接提手与取土筒,在使用过程中用脚踩踏下压踏板,当取土筒插入土壤中后,通过旋转提手,将土壤采样器拔出,由于取土筒的筒身上具有开口,取土刀片能够从此开口插入,进而将采集到的土样取出。此技术通过在取土筒的筒身上开设有用于取出土样的开口的方式,较好的解决了样品在垂直方向上的污染的问题。但其不能对器壁内粘连的土壤样品进行清理,容易造成多样本的混合污染。公开号为CN109283013A的中国专利技术“深层土壤采样器”提供了一种深层土壤采样器,包括外杆,所述外杆的底端固定有采集套,所述采集套的内侧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的顶端两侧对称对固定有L型限位板,所述L型限位板的底端与推板的顶端面之间存在间隙,且两者的间隙内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的底端与L型限位板的内侧底端连接有内置弹簧。此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刮板,可以在将土壤取出的同时,对采集套的内壁进行清理,从而保证采集套内壁的清洁性,避免了在后期对其他不同土壤采样中所造成的影响。但是其采集的样品从采样器转移出时会一定程度上破坏土壤原有的层次,造成垂直方向上的污染,从而影响检测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器壁内粘连的土壤样品进行清理,取样时不破坏土壤垂直方向上原有层次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用的采样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采样器,包括管体和下端部,所述管体为圆柱状空心结构,所述下端部为倒置圆台状空心结构,所述管体下部和所述下端部上部固定连接;所述管体上部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把手;还包括残土清理器,所述管体侧面沿管体轴线方向设置有开口,所述残土清理器包括设置于管体内的清理部和经开口设置于管体外的移动部,所述清理部和移动部固定连接,所述清理部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清理部的直径与所述管体的内径相等,所述移动部用于带动所述清理部沿所述开口上下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管体侧壁上沿轴线方向设置有刻度。进一步地,所述开口为矩形长槽结构,所述开口宽度小于管体内径。进一步地,所述移动部为正方体形,所述移动部与清理部对应设置,所述移动部高度与清理部相同,所述移动部宽度大于管体外径。进一步地,所述清理部侧壁设置有橡胶。进一步地,所述清理部侧壁设置有刷毛。进一步地,所述管体上端部至所述两个把手处管壁相对于管体其他位置管壁增加厚度。进一步地,所述两个把手为长方体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管体设置开口,可在开口内对土壤进行取样,避免了现有采样器中土壤转移过程中出现的垂直方向上的污染;2.本技术通过设置残土清理器,对管体内粘连的土壤样品进行清理,避免了多样本的混合污染;3.本技术将残土清理器设置于开口上,通过简单地结构设计将二者结合起来,一次性解决两个问题。结构简单,设置合理,易于实用,减少成本;4.本技术通过在管体上设置刻度,可精确采集某一深度的土壤样品;5.本技术通过对采样器顶端进行加厚,方便通过砸、压等方式应用于土质较为致密的土壤环境如极地冻土环境等。6.本技术采样后可以将管体内所剩余的样品放置回采样时所产生的孔洞中,减轻对采样环境的破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采样器主视图示意图;图2为采样器立体图示意图;图3为残土清理器示意图;其中,1为管体;2为把手;3为开口;4为残土清理器;41为移动部;42为清理部;5为下端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为采样器。包括管体1和下端部5,管体1为圆柱状空心结构,其中,空心也为圆柱体型结构。管体1上端部至两个把手2处管壁相对于管体1其他位置管壁增加厚度,方便通过砸、压等方式应用于土质较为致密的土壤环境如极地冻土环境等。下端部5为倒置圆台状空心结构,其中,空心也为圆柱体型结构且与管体1的空心直径相同,有利于土壤的取出和放回。管体1下部和下端部5上部固定连接,下端部5上部的外径与管体1的外径相同。下端部5下部管壁厚度极小,形成圆形尖部,利于管体1插入土壤中。所述管体1上部的外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把手2,两个把手2为长方体形结构。管体1侧面沿管体1轴线方向设置有开口3,开口3为矩形长槽结构,开口3宽度小于管体1内径,开口3长度稍小于管体1长度。开口3一侧管体1侧壁上沿轴线方向设置有刻度。使用时可在开口3内对土壤进行取样,避免了现有采样器中土壤转移过程中出现的垂直方向上的污染,还可根据刻度精确采集某一深度的土壤样品。还设置有残土清理器4。残土清理器4包括设置于管体1内的清理部42和经开口3设置于管体1外的移动部41。清理部42和移动部41固定连接且对应设置。清理部42为圆柱形结构,清理部42的直径与管体1的内径相等。移动部41为正方体形,移动部41高度与清理部42相同,宽度大于管体1外径,移动部41用于带动清理部42沿开口3上下移动。为了更好的清理管体1内粘连地土壤,清理部42侧壁设置有橡胶或刷毛。使用时:本采样器适用于采集土壤等固态环境下不同深度样品。将采样器垂直立于环境表面,通过把手2下压使采样器进入采样环境内部;若采样环境较为坚硬,这可通过锤子等钝器进行击打,使采样器进入环境内部。根据采样器开口3一侧所标明的刻度判断是否停止进入,如符合预期规划,则停止推压或击打。通过把手2缓慢地将采样器从采样环境中拉出。通过药匙或其他设备从开口3处将土壤样品采集至指定采样容器中,完成采样过程。采样后将采样器重新放入采样环境所产生的孔洞中,通过按压或踩踏残土清理器4同时提拉采样器,将管体1内所剩余的样品放置回原始环境,减轻对采样环境的破坏。上下移动残土清理器4,清理管体1内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采样器,包括管体和下端部,所述管体为圆柱状空心结构,所述下端部为倒置圆台状空心结构,所述管体下部和所述下端部上部固定连接;所述管体上部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把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残土清理器,所述管体侧面沿管体轴线方向设置有开口,所述残土清理器包括设置于管体内的清理部和经开口设置于管体外的移动部,所述清理部和移动部固定连接,所述清理部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清理部的直径与所述管体的内径相等,所述移动部用于带动所述清理部沿所述开口上下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采样器,包括管体和下端部,所述管体为圆柱状空心结构,所述下端部为倒置圆台状空心结构,所述管体下部和所述下端部上部固定连接;所述管体上部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把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残土清理器,所述管体侧面沿管体轴线方向设置有开口,所述残土清理器包括设置于管体内的清理部和经开口设置于管体外的移动部,所述清理部和移动部固定连接,所述清理部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清理部的直径与所述管体的内径相等,所述移动部用于带动所述清理部沿所述开口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侧壁上沿轴线方向设置有刻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为矩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江勇张灿吴森许嫣然李响孙晓玥李若然刘秀梅王绪敏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