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药工程领域的中药药渣脱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643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中药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药工程领域的中药药渣脱水设备,包括外壳、底座和门板,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竖向外壁开设的矩形凹口内有门板,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四个脱水箱,四个所述脱水箱分别设置在四个固定板上方,四个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均设置在外壳的两侧竖向内壁开设的矩形凹槽中,四个所述脱水箱均与排气管连通,四个所述脱水箱远离门板的一侧均设置有吹风管道,且四个吹风管道均贯穿外壳且延伸到外壳外,四个所述吹风管道内均安装有吹风扇。该医药工程领域的中药药渣脱水设备,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而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水资源。

A dehydration equipment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idue in the field of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药工程领域的中药药渣脱水设备
本技术涉及中药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医药工程领域的中药药渣脱水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医学上的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对中药的提取使用上,需要对药渣进行处理,根据药渣剩余利用价值不同对药渣处理基本方式不同,但是对药渣进行脱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处理方式,可以在中药制取上获得更加符合要求的材料。目前,在中药的生产线上,中药的脱水干燥大都是采用机械法、加热法、吸附等脱水干燥方法。但是现有的脱水设备往往能耗较大,而且工作效率不高,同时药材中的水分也没有得到很好利用。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设计和生产一种用于教学的,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药工程领域的中药药渣脱水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脱水设备往往能耗较大,而且工作效率不高,同时药材中的水分也没有得到很好利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外壳、底座和门板,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竖向外壁开设的矩形凹口内有门板,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四个脱水箱,四个所述脱水箱分别设置在四个固定板上方,四个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均设置在外壳的两侧竖向内壁开设的矩形凹槽中,四个所述脱水箱均与排气管连通,四个所述脱水箱远离门板的一侧均设置有吹风管道,且四个吹风管道均贯穿外壳且延伸到外壳外,四个所述吹风管道内均安装有吹风扇,四个所述吹风管道位于外壳外一侧的底端均安装有加热器。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两侧竖向外壁下半部分别与两个固定块的一侧粘合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底端分别与两个液压推杆的输出端粘合连接,两个所述液压推杆分别与底座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底座的两端安装有两个推杆按钮,两个所述推杆按钮分别与两个液压推杆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排气管贯穿外壳且延伸到外壳外,所述排气管与蓄水箱连通,且排气管的顶端安装有制冷器,所述蓄水箱的底端与外壳上方的横向外壁粘合连接。优选的,所述门板远离外壳的一侧竖向侧面的一侧粘合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一侧安装有门锁。优选的,所述门锁的一侧安装有四个脱水开关,且四个脱水开关的一侧安装有散热开关,四个所述脱水开关分别与四个吹风扇和四个加热器电性连接,所述散热开关与四个吹风扇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固定板将脱水箱、吹风管道、吹风扇和加热器分离成互相不干扰的腔室,同时通过脱水开关单独控制每个腔室的开启,从而在不同生产需要下可以单独开启需要的腔室,从而减少能源消耗,通过两个液压推杆和两个推杆按钮,可以控制推杆按钮带动外壳上下运动,从而便于不同身高的工人使用,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排气管、制冷器和蓄水箱,可以将中药中排出的水回收再利用,节约水资源,该医药工程领域的中药药渣脱水设备,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而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水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外壳侧视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门板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电路框图。图中:1外壳、2底座、3脱水箱、4排气管、5制冷器、6蓄水箱、7固定板、8固定块、9液压推杆、10推杆按钮、11吹风管道、12吹风扇、13加热器、14门板、15把手、16门锁、17脱水开关、18散热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外壳1、底座2和门板14,所述底座2的上方设置有外壳1,所述外壳1的一侧竖向外壁开设的矩形凹口内有门板14,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四个脱水箱3,四个所述脱水箱3分别设置在四个固定板7上方,四个所述固定板7的两端均设置在外壳1的两侧竖向内壁开设的矩形凹槽中,四个所述脱水箱3均与排气管4连通,四个所述脱水箱3远离门板14的一侧均设置有吹风管道11,且四个吹风管道11均贯穿外壳1且延伸到外壳1外,四个所述吹风管道11内均安装有吹风扇12,所述吹风扇12的型号为YWF-250,四个所述吹风管道11位于外壳1外一侧的底端均安装有加热器13,所述加热器13的型号为MAXT-3,通过将热风通过吹风管道11吹到脱水箱3上进行脱水,加热后的水蒸气通过排气管4向上流动,经过制冷器5再凝结成水流入蓄水箱6中。其中,所述外壳1的两侧竖向外壁下半部分别与两个固定块8的一侧粘合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块8的底端分别与两个液压推杆9的输出端粘合连接,两个所述液压推杆9分别与底座2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底座2的两端安装有两个推杆按钮10,所述推杆按钮10的型号为LF-01,两个所述推杆按钮10分别与两个液压推杆9电性连接,需要调整高度时,用脚分别按压两个推杆按钮10,从而控制液压推杆9的上下移动。其中,所述排气管4贯穿外壳1且延伸到外壳1外,所述排气管4与蓄水箱6连通,且排气管4的顶端安装有制冷器5,所述制冷器5的型号为TES.TEC,所述蓄水箱6的底端与外壳1上方的横向外壁粘合连接。其中,所述门板14远离外壳1的一侧竖向侧面的一侧粘合连接有把手15,所述把手15的一侧安装有门锁16,通过握住把手15将门板14通过门锁16关闭。其中,所述门锁16的一侧安装有四个脱水开关17,且四个脱水开关17的一侧安装有散热开关18,所述脱水开关17和散热开关18的型号均为LA39-E,四个所述脱水开关17分别与四个吹风扇12和四个加热器13电性连接,所述散热开关18与四个吹风扇12电性连接,通过按下对应脱水箱3的脱水按钮,从而使吹风扇12和加热器13工作,通过按下散热开关18,吹风扇12向外抽出热空气从而降温。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待脱水药材放入脱水箱3中,握住把手15将门板14通过门锁16关闭,按下对应脱水箱3的脱水按钮,从而使吹风扇12和加热器13工作,将热风通过吹风管道11吹到脱水箱3上进行脱水,加热后的水蒸气通过排气管4向上流动,经过制冷器5再凝结成水流入蓄水箱6中,使用完毕后,按下散热开关18,吹风扇12向外抽出热空气从而降温,需要调整高度时,用脚分别按压两个推杆按钮10,从而控制液压推杆9的上下移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药工程领域的中药药渣脱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底座(2)和门板(14),所述底座(2)的上方设置有外壳(1),所述外壳(1)的一侧竖向外壁开设的矩形凹口内有门板(14),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四个脱水箱(3),四个所述脱水箱(3)分别设置在四个固定板(7)上方,四个所述固定板(7)的两端均设置在外壳(1)的两侧竖向内壁开设的矩形凹槽中,四个所述脱水箱(3)均与排气管(4)连通,四个所述脱水箱(3)远离门板(14)的一侧均设置有吹风管道(11),且四个吹风管道(11)均贯穿外壳(1)且延伸到外壳(1)外,四个所述吹风管道(11)内均安装有吹风扇(12),四个所述吹风管道(11)位于外壳(1)外一侧的底端均安装有加热器(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药工程领域的中药药渣脱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底座(2)和门板(14),所述底座(2)的上方设置有外壳(1),所述外壳(1)的一侧竖向外壁开设的矩形凹口内有门板(14),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四个脱水箱(3),四个所述脱水箱(3)分别设置在四个固定板(7)上方,四个所述固定板(7)的两端均设置在外壳(1)的两侧竖向内壁开设的矩形凹槽中,四个所述脱水箱(3)均与排气管(4)连通,四个所述脱水箱(3)远离门板(14)的一侧均设置有吹风管道(11),且四个吹风管道(11)均贯穿外壳(1)且延伸到外壳(1)外,四个所述吹风管道(11)内均安装有吹风扇(12),四个所述吹风管道(11)位于外壳(1)外一侧的底端均安装有加热器(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药工程领域的中药药渣脱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两侧竖向外壁下半部分别与两个固定块(8)的一侧粘合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块(8)的底端分别与两个液压推杆(9)的输出端粘合连接,两个所述液压推杆(9)分别与底座(2)的两端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旦张铭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诺得胜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