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除氧器排汽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5572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除氧器排汽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作用在除氧器输出端,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上设置有一通向外界大气的管路;且所述换热器设置有一换热器溢流组件;采暖管路,所述采暖管路包括:采暖回水端和采暖出水端;所述采暖回水端和采暖出水端分别连接在换热器上;其中,所述除氧器输出端连接在换热器上,且所述除氧器输出端和通向外界大气的管路连通;所述换热器溢流组件和所述采暖管路在换热器的内部连通;并通过所述换热器溢流组件使得温度提高后的供暖流体可以被向外导流。达到除氧器的热蒸汽被有效利用,且避免外排导致的热污染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除氧器排汽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余热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除氧器排汽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发电厂除氧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蒸汽;但是对于所产生的热蒸汽没有有效的利用,也没有地方存储。一般情况下,发电厂除氧器为保证除氧效率,大量120℃左右的蒸汽直接排入大气,造成热污染。所以,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除氧器产生的热蒸汽向大气排放造成热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除氧器排汽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除氧器产生的热蒸汽向大气排放造成热污染的技术问题;达到除氧器的热蒸汽被有效利用,且避免外排导致的热污染的技术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除氧器排汽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作用在除氧器输出端,所述基于除氧器排汽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上设置有一通向外界大气的管路;且所述换热器设置有一换热器溢流组件;采暖管路,所述采暖管路包括:采暖回水端和采暖出水端;所述采暖回水端和采暖出水端分别连接在换热器上,所述采暖管路内容置有供暖流体,通过换热器使得采暖管路内的供暖流体的温度提高;其中,所述除氧器输出端连接在换热器上,且所述除氧器输出端和通向外界大气的管路连通;所述换热器溢流组件和所述采暖管路在换热器的内部连通;并通过所述换热器溢流组件使得温度提高后的供暖流体可以被向外导流。作为优先,所述除氧器输出端和所述通向外界大气的管路之间还直连设置有一直排阀,通过所述直排阀使得除氧器输出端直接向外界大气排放。作为优先,所述采暖管路还包括:补水箱,所述补水箱的上端连接设置有一补水端,所述补水端可为补水箱提供供暖流体;所述补水箱的下端和所述采暖管路连接;补水泵,所述补水泵串联设置在补水箱和采暖管路之间,通过所述补水泵为供暖流体向采暖管路运动提供动能。作为优先,所述补水泵至少设置有两套,且两套补水泵之间并联设置。作为优先,所述补水箱上设置有补水箱溢流组件,其中,所述补水箱溢流组件分两路管道以分别连通补水箱的上部和底部。作为优先,所述基于除氧器排汽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气压罐,所述气压罐具有上下两端口,且所述气压罐的上下两端口分别连接在补水泵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以使得补水泵的工作平稳。作为优先,所述基于除氧器排汽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自循环管路,所述自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启闭阀门,且所述自循环管路的一端连接在补水泵的输出端,自循环管路的另一端连接在补水箱的上部,以使得供暖液体在补水箱和补水泵之间循环运动。作为优先,所述采暖管路上串联设置有循环泵;其中,所述补水泵的输出端连接在循环泵的输入端,或者补水泵的输出端连接在采暖管路相对于循环泵的前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1、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一个换热器,利用表面换热的方式,将热蒸汽中的热量传送给采暖管路,使得热蒸汽冷却为常规气体外排,使得采暖管路可以供热;同时在换热器上设置一个换热器溢流组件,使得可以从换热器处得到采暖管路中的供暖流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除氧器产生的热蒸汽向大气排放造成热污染的技术问题;达到除氧器的热蒸汽被有效利用,且避免外排导致的热污染的技术效果。2、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补水箱和补水泵,为采暖管路进行补水操作。此外,通过设置自循环管路,使得可以对补水箱和补水泵进行自清洁;通过设置气压罐,使得补水泵前后的气压值稳定。3、本申请实施例中,将补水泵的输出设置在循环泵的输入端,或者连接在采暖管路相对于循环泵的前端。使得采暖管路内的供暖流体在进入换热器之间具有相同的动能,使得供暖流体的流速和流量问题,使得供暖管路的供暖效果趋于平稳,温度波动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除氧器排汽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换热器;11、换热器溢流组件;2、直排阀;3、补水箱;31、补水箱溢流组件;4、补水泵;41、自循环管路;5、气压罐;6、循环泵;A、除氧器输出端;B、外界大气端;C、采暖回水端;D、采暖出水端;E、补水端。具体实施方式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除氧器排汽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通过设置一个换热器1,利用表面换热的方式,将热蒸汽中的热量传送给采暖管路,使得热蒸汽冷却为常规气体外排,使得采暖管路可以供热;同时在换热器1上设置一个换热器溢流组件11,使得可以从换热器1处得到采暖管路中的供暖流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除氧器产生的热蒸汽向大气排放造成热污染的技术问题;达到除氧器的热蒸汽被有效利用,且避免外排导致的热污染的技术效果。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一种基于除氧器排汽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作用在除氧器输出端A,基于除氧器排汽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换热器1、采暖管路以及补水管路;其中,除氧器输出端A连接在换热器1上,且除氧器输出端A和通向外界大气的管路连通;换热器溢流组件11和采暖管路在换热器1的内部连通;并通过换热器溢流组件11使得温度提高后的供暖流体可以被向外导流。需要说明的是,除氧器输出端A和通向外界大气的管路之间还直连设置有一直排阀2,通过直排阀2使得除氧器输出端A直接向外界大气排放。换热器1,换热器1具有至少五个端口,且五个端口构成两条相互独立的管路;换热器1上的其中一个端口连通外界大气端B,以使得热蒸汽在进行热交换之后可以外排到大气中;换热器1的其中一个端口上设置有一换热器溢流组件11;换热器溢流组件11上设置有启闭阀体,便于控制采暖管路内的供暖流体的流出。采暖管路,采暖管路包括:采暖回水端C和采暖出水端D;采暖回水端C和采暖出水端D分别连接在换热器1上,采暖管路内容置有供暖流体,通过换热器1使得采暖管路内的供暖流体的温度提高;其中,优选供暖流体为除盐水。通过换热器1的换热,可以将15度的除盐水加热到85-95度之间,以使得除盐水可以在采暖管路内充当释放热量的媒介。采暖管路还包括:补水型、补水泵4、自循环管路41以及气压罐5。补水箱3,用来为采暖管路提供供暖流体;补水箱3的上端连接设置有一补水端E,补水端E可为补水箱3提供供暖流体;补水箱3的下端和采暖管路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补水箱3上设置有补水箱溢流组件31,其中,补水箱溢流组件31分两路管道以分别连通补水箱3的上部和底部。补水泵4,补水泵4串联设置在补水箱3和采暖管路之间,通过补水泵4为供暖流体向采暖管路运动提供动能。其中,补水泵4至少设置有两套,且两套补水泵4之间并联设置。需要说明的是,采暖管路上串联设置有循环泵6;补水泵4的输出端连接在循环泵6的输入端,或者补水泵4的输出端连接在采暖管路相对于循环泵6的前端。循环泵6优选设置在换热器1之前,使得采暖管路内向换热器1的温度吸收量接近相同。气压罐5,气压罐5具有上下两端口,且气压罐5的上下两端口分别连接在补水泵4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以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除氧器排汽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作用在除氧器输出端,所述基于除氧器排汽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n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上设置有一通向外界大气的管路;且所述换热器设置有一换热器溢流组件;/n采暖管路,所述采暖管路包括:采暖回水端和采暖出水端;所述采暖回水端和采暖出水端分别连接在换热器上,所述采暖管路内容置有供暖流体,通过换热器使得采暖管路内的供暖流体的温度提高;/n其中,所述除氧器输出端连接在换热器上,且所述除氧器输出端和通向外界大气的管路连通;所述换热器溢流组件和所述采暖管路在换热器的内部连通;并通过所述换热器溢流组件使得温度提高后的供暖流体可以被向外导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除氧器排汽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作用在除氧器输出端,所述基于除氧器排汽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上设置有一通向外界大气的管路;且所述换热器设置有一换热器溢流组件;
采暖管路,所述采暖管路包括:采暖回水端和采暖出水端;所述采暖回水端和采暖出水端分别连接在换热器上,所述采暖管路内容置有供暖流体,通过换热器使得采暖管路内的供暖流体的温度提高;
其中,所述除氧器输出端连接在换热器上,且所述除氧器输出端和通向外界大气的管路连通;所述换热器溢流组件和所述采暖管路在换热器的内部连通;并通过所述换热器溢流组件使得温度提高后的供暖流体可以被向外导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除氧器排汽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氧器输出端和所述通向外界大气的管路之间还直连设置有一直排阀,通过所述直排阀使得除氧器输出端直接向外界大气排放。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除氧器排汽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暖管路还包括:
补水箱,所述补水箱的上端连接设置有一补水端,所述补水端可为补水箱提供供暖流体;所述补水箱的下端和所述采暖管路连接;
补水泵,所述补水泵串联设置在补水箱和采暖管路之间,通过所述补水泵为供暖流体向采暖管路运动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生郗青旗朱仪鸿瞿国强常大洋汪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嘉定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