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级多面向准双曲面伞齿轮旋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433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级多面向准双曲面伞齿轮旋转机构,具体涉及传动机构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第三外壳和第四外壳,所述第一外壳设置在第二外壳的一侧,所述第三外壳和第四外壳依次设置在第二外壳底部,所述第一外壳内部设置有传动组A,所述第二外壳内部设置有传动组B。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直线方向上,将齿轮串联组装,以齿轮传动的方式替代谐波减速机的功能,减小了空间占用和减小重量,同时利用伞齿轮的特性实现90°转角,以戟齿轮的偏心特性,实现输入部在一个小空间的直线壳体内的并列安装,并利用伞齿轮高强度,使整体结构的强度得到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级多面向准双曲面伞齿轮旋转机构
本技术涉及传动机构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层级多面向准双曲面伞齿轮旋转机构。
技术介绍
锥形齿轮也称为伞齿轮,锥齿轮。用于相交轴间的传动。与柱形齿轮相比,能够改变传动方向。单级传动比可到6,最大到8。在多轴传动机构中,目前的结构是使用谐波减速机搭配伺服马达实现多轴向的旋转。由于每一个旋转方向,都需要安装一个谐波减速机,造成整机机构较大,重量较重。同时受限于谐波减速机的传动效率及强度,使得整体机构的传动精度,刚性强度较低及耐冲击强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层级多面向准双曲面伞齿轮旋转机构,在直线方向上,将齿轮串联组装,以齿轮传动的方式替代谐波减速机的功能,减小了空间占用和减小重量,同时利用伞齿轮的特性实现90°转角,以戟齿轮的偏心特性,实现输入部在一个小空间的直线壳体内的并列安装,并利用伞齿轮高强度,使整体结构的强度得到提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层级多面向准双曲面伞齿轮旋转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级多面向准双曲面伞齿轮旋转机构,包括第一外壳(3)、第二外壳(10)、第三外壳(38)和第四外壳(3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3)设置在第二外壳(10)的一侧,所述第三外壳(38)和第四外壳(39)依次设置在第二外壳(10)底部,所述第一外壳(3)内部设置有传动组A,所述第二外壳(10)内部设置有传动组B,所述第三外壳(38)内部设置有动力输出部A和动力输出部B,所述第四外壳(39)内部设置有动力输入部A和动力输入部B;/n所述传动组A包括第一交叉滚子轴承(1),第一伞齿轮(2)和第一油封(4),所述第一伞齿轮(2)设置在第一外壳(3)内部,所述第一交叉滚子轴承(1)固定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级多面向准双曲面伞齿轮旋转机构,包括第一外壳(3)、第二外壳(10)、第三外壳(38)和第四外壳(3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3)设置在第二外壳(10)的一侧,所述第三外壳(38)和第四外壳(39)依次设置在第二外壳(10)底部,所述第一外壳(3)内部设置有传动组A,所述第二外壳(10)内部设置有传动组B,所述第三外壳(38)内部设置有动力输出部A和动力输出部B,所述第四外壳(39)内部设置有动力输入部A和动力输入部B;
所述传动组A包括第一交叉滚子轴承(1),第一伞齿轮(2)和第一油封(4),所述第一伞齿轮(2)设置在第一外壳(3)内部,所述第一交叉滚子轴承(1)固定设置在第一外壳(3)一侧,所述第一油封(4)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油封(4)固定设置在第一交叉滚子轴承(1)内壁和外壳另一侧内部;
所述传动组B包括转臂(6)、第二油封(7)、第二伞齿轮(8)、第三伞齿轮(9)、第二交叉滚子轴承(12)、第一深沟球轴承(13)、第二深沟球轴承(14)、第四伞齿轮(40)和螺母(15),所述第四伞齿轮(40)设置在第二外壳(10)靠近第一外壳(3)的一侧,所述转臂(6)、第二油封(7)、第二伞齿轮(8)、第三伞齿轮(9)、第二交叉滚子轴承(12)、第一深沟球轴承(13)、第二深沟球轴承(14)和螺母(15)依次套设在第四伞齿轮(40)上,其中螺母(15)用于进行固定;
所述第一外壳(3)与第二外壳(10)之间设置有转臂盖板(5),所述第一外壳(3)与第二外壳(10)之间通过转臂盖板(5)相连接,所述转臂盖板(5)截面形状设置为L形,所述第一伞齿轮(2)和第四伞齿轮(40)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级多面向准双曲面伞齿轮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部A包括第五伞齿轮(16)、第三油封(17)、第三深沟球轴承(18)、第四深沟球轴承(19),第一轴承压盖(20),第一直齿轮(21),第一垫片(22)和第一螺丝(23),所述第五伞齿轮(16)、第三油封(17)、第三深沟球轴承(18)、第四深沟球轴承(19),第一轴承压盖(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超陈和平杨会魏练荣晏小雷刘荣军高坤刘祥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鑫利茗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