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戚善鸣专利>正文

一种梯形截面蹄块摩擦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426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40
一种梯形截面蹄块摩擦制动器,属于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自行车配件技术领域。包括主动制动蹄块和从动制动圈,所述主动制动蹄块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从动制动圈的横截面形状为与主动制动蹄块相匹配的梯形,所述横截面为过从动制动圈的旋转轴线的截面,主动制动蹄块以梯形的两腰与从动制动圈相应梯形的两腰相互摩擦制动,在摩擦制动状态下两梯形的上底之间预留用于磨损补偿的足够距离,主动制动蹄块与从动制动圈互为外凸梯形与内凹梯形,外凸梯形套合在内凹梯形内,从动制动圈与轮毂固定连接,主动制动蹄块沿径向抵触到从动制动圈产生摩擦制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大大提高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自行车等小型交通工具的行驶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梯形截面蹄块摩擦制动器
本技术属于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自行车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梯形截面蹄块摩擦制动器。
技术介绍
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自行车这种较为小型方便的交通工具现如今被广泛应用,其使用中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而制动器则是影响行驶安全的关键部件之一。受小型交通工具本身体积等条件的限制,制动蹄块与从动制动圈的接触面积占从动制动圈摩擦面在圆周上的比例只能做到60%—70%之间,输入的制动力是多大,作用在摩擦面上的力就是多大,无法获得兼具体积小巧又具备放大驱动制动力效果的小型交通工具适用的制动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兼具体积小巧又具备放大驱动制动力效果的小型交通工具适用的制动器。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梯形截面蹄块摩擦制动器,其特征是:包括主动制动蹄块和从动制动圈,所述主动制动蹄块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从动制动圈的横截面形状为与主动制动蹄块相匹配的梯形,所述横截面为过从动制动圈的旋转轴线的截面,主动制动蹄块以梯形的两腰与从动制动圈相应梯形的两腰相互摩擦制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梯形截面蹄块摩擦制动器,其特征是:包括主动制动蹄块(1)和从动制动圈(2),所述主动制动蹄块(1)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从动制动圈(2)的横截面形状为与主动制动蹄块(1)相匹配的梯形,所述横截面为过从动制动圈(2)的旋转轴线的截面,主动制动蹄块(1)以梯形的两腰与从动制动圈(2)相应梯形的两腰相互摩擦制动,在摩擦制动状态下两梯形的上底之间预留用于磨损补偿的足够距离,主动制动蹄块(1)与从动制动圈(2)互为外凸梯形与内凹梯形,外凸梯形套合在内凹梯形内,从动制动圈(2)与轮毂固定连接,主动制动蹄块(1)沿径向抵触到从动制动圈(2)产生摩擦制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形截面蹄块摩擦制动器,其特征是:包括主动制动蹄块(1)和从动制动圈(2),所述主动制动蹄块(1)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从动制动圈(2)的横截面形状为与主动制动蹄块(1)相匹配的梯形,所述横截面为过从动制动圈(2)的旋转轴线的截面,主动制动蹄块(1)以梯形的两腰与从动制动圈(2)相应梯形的两腰相互摩擦制动,在摩擦制动状态下两梯形的上底之间预留用于磨损补偿的足够距离,主动制动蹄块(1)与从动制动圈(2)互为外凸梯形与内凹梯形,外凸梯形套合在内凹梯形内,从动制动圈(2)与轮毂固定连接,主动制动蹄块(1)沿径向抵触到从动制动圈(2)产生摩擦制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形截面蹄块摩擦制动器,其特征是:所述主动制动蹄块(1)与从动制动圈(2)互为外凸梯形与内凹梯形为:设置主动制动蹄块(1)为外凸梯形则相应的从动制动圈(2)为内凹梯形,或设置主动制动蹄块(1)为内凹梯形则相应的从动制动圈(2)为外凸梯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形截面蹄块摩擦制动器,其特征是:所述主动制动蹄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善鸣
申请(专利权)人:戚善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