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后燃烧装置机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5330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力后燃烧装置的机组,其成员装置具有基本上相同的结构,即具有一带一待净化气体入口和一已净化气体出口的壳体。待净化气体通过燃烧器在一燃烧室内去除污染物。设置一包括多个平行的热交换管的热交换器以节省能量。利用该热交换器从离开燃烧室的热气中吸收热量并将其输送给引入燃烧室的气体。不同成员装置的热交换器效率不同,从而可向各成员装置提供不同的净化气体出口温度。为此热交换管的表面上设有改变有效热交换面积的凸起部和/或凹陷部。各不同成员装置的区别仅在于凸起部或凹陷部的密度和/或凸起部的高度或凹陷部的深度。这样可以低成本地制造不同的其净化气体的出口温度与后面的设备的需求相匹配的热力后燃烧装置。(*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力后燃烧装置机组,其成员装置分别具有a)一具有一用于待净化气体的入口和一用于已净化气体的出口的壳体;b)一设置在壳体内的燃烧器;c)一设置在壳体内的燃烧室,待净化气体可输入此燃烧室并且燃烧器在该燃烧室中产生火焰;d)一包括多个热交换管的热交换器,利用该热交换器从离开燃烧室的热气体中吸取热量并将所述热量输送给引入燃烧室的气体。
技术介绍
当前在市场上所见的已知热力后燃烧装置具有带光滑表面的热交换管。因此由这种热交换管形成的热交换器的效率基本上是固定的。其中从离开热力后燃烧装置的气体吸取的热量大小和输送给燃烧室前未净化气体的热量大小总是固定的。但是根据连接在热力后燃烧装置后面的设备的不同,一定存在对净化气体不同的出口温度的要求。迄今为止在具体情况下所用的热力后燃烧装置的热交换器通过改变其长度而在其功率上匹配。但是这意味着非常深地介入热力后燃烧装置的基本结构,因此在这种已知热力后燃烧装置机组的不同成员装置中有时必须采用完全不同的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力后燃烧装置机组,其各个成员装置可成本低廉地制造。按照本专利技术这个目的这样来实现,即e)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热力后燃烧装置机组,其成员装置分别具有:a)一具有一用于待净化气体的入口和一用于已净化气体的出口的壳体;b)一设置在壳体内的燃烧器;c)一设置在壳体内的燃烧室,待净化气体可输入此燃烧室并且燃烧器在该燃烧室中产生火焰; d)一包括多个热交换管的热交换器,利用该热交换器从离开燃烧室的热气体中吸取热量并将所述热量输送给引入燃烧室的气体,其特征为:e)热交换管(10)的外壳面至少局部地设有凸起部和/或凹陷部(18);f)对于热力后 燃烧装置(1)的机组的不同成员装置凸起部或凹陷部(18)的密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卡特菲迪斯
申请(专利权)人:艾森曼机械制造两合公司无限责任股东艾森曼基金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