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不靠墙设置的车库集水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282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不靠墙设置的车库集水井,所述集水井不靠地下室外墙设置,且所述集水井与地下室外墙的距离L不小于800mm;与集水井连通的集水井排水管预埋在建筑面层的下方,且通过转接器与垂直敷设在地下室外墙上的排水立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集水井靠车库外墙设置而引起的维护深度加深,有效减少了地下工程维护的工量,提升了工程的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不靠墙设置的车库集水井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不靠墙设置的车库集水井。
技术介绍
在长期的设计实践中,为了方便给排水专业走管,一般是将地下车库的集水井靠外墙设置(如图3所示),但是传统的局部靠外墙设置的集水井的基坑底10较深(如图4所示,9为传统的集水井、10为传统的基坑底、11为传统的基坑维护区域、12为传统的地下室外墙),传统的基坑底10与传统的集水井8的底部平齐,这使得传统的基坑维护区域11的面积很大,外墙维护深度加深,造成了工程量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不靠墙设置的车库集水井,本技术避免了集水井靠车库外墙设置而引起的维护深度加深,有效减少了地下工程维护的工量,提升了工程的经济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新型不靠墙设置的车库集水井,所述集水井(1)不靠地下室外墙(2)设置,且所述集水井(1)与地下室外墙(2)的距离L不小于800mm;与集水井(1)连通的集水井排水管(3)预埋在建筑面层(7)的下方,且通过转接器(4)与垂直敷设在地下室外墙(2)上的排水立管(8)连接。相对于传统的集水井靠墙设置中基坑底与集水井齐平,本技术中的基坑底(5)的深度只需满足地下室整层设计的标高基数即可,使得基坑维护区域(6)的面积大大减少,有效的减少了地下工程维护的工量,提升工程的经济性。集水井(1)在离地下室外墙(2)800mm以外设置是为了避开基础承台。优选的,所述集水井排水管(3)在建筑面层(7)的下方预埋的深度大于50mm。优选的,所述集水井(1)的四周均不靠地下室外墙(2)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所涉及的新型不靠墙设置的车库集水井,相对于传统的集水井靠墙设置中的基坑底与集水井齐平,本技术中基坑底的深度只需满足地下室整层设计的标高基数即可,使得基坑维护区域的面积大大减少,有效减少了地下工程维护的工量,提升了工程的经济性;(2)本技术所涉及的新型不靠墙设置的车库集水井,避免了集水井靠车库外墙设置而引起的维护深度加深的问题;(3)本技术所涉及的新型不靠墙设置的车库集水井,适用于集水井必须设置在外墙外的场景;(4)本技术所涉及的新型不靠墙设置的车库集水井,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效果显著;(5)本技术所涉及的新型不靠墙设置的车库集水井,易于加工与装配,成本低,实用性强,适合大范围推广。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不靠墙设置的车库集水井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不靠墙设置的车库集水井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传统靠墙设置的车库集水井的平面示意图;图4为传统靠墙设置的车库集水井的剖视示意图;图1和图2中:1为集水井、2为地下室外墙、3为集水井排水管、4为转接器、5为基坑底、6为基坑维护区域、7为建筑面层、8为排水立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不靠墙设置的车库集水井,其结构详见附图1-2所示:所述集水井1不靠地下室外墙2设置,且所述集水井1与地下室外墙2的距离L不小于800mm;与集水井1连通的集水井排水管3预埋在建筑面层7的下方,且通过转接器4与垂直敷设在地下室外墙2上的排水立管8连接。相对于传统的集水井靠墙设置中基坑底与集水井齐平,本技术中基坑底5的深度只需满足地下室整层设计的标高基数即可,使得基坑维护区域6的面积大大减少,有效的减少了地下工程维护的工量,提升工程的经济性。集水井在离地下室外墙800mm以外设置是为了避开基础承台。若本技术和传统的集水井井深均为h,本技术中基坑底5的深度为H,则传统的基坑底10的深度为H-h,基坑维护区域6的面积大大减少。进一步的,所述集水井排水管3在建筑面层7的下方预埋的深度大于50mm。进一步的,所述集水井1的四周均不靠地下室外墙2设置。本实施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相对于传统的集水井靠墙设置中的基坑底与集水井齐平,本技术中基坑底的深度只需满足地下室整层设计的标高基数即可,使得基坑维护区域的面积大大减少,有效减少了地下工程维护的工量,提升了工程的经济性;(2)避免了集水井靠车库外墙设置而引起的维护深度加深的问题;(3)适用于集水井必须设置在外墙外的场景;(4)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效果显著;(5)易于加工与装配,成本低,实用性强,适合大范围推广。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技术的实质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不靠墙设置的车库集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1)不靠地下室外墙(2)设置,且所述集水井(1)与地下室外墙(2)的距离L不小于800mm;与集水井(1)连通的集水井排水管(3)预埋在建筑面层(7)的下方,且通过转接器(4)与垂直敷设在地下室外墙(2)上的排水立管(8)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不靠墙设置的车库集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1)不靠地下室外墙(2)设置,且所述集水井(1)与地下室外墙(2)的距离L不小于800mm;与集水井(1)连通的集水井排水管(3)预埋在建筑面层(7)的下方,且通过转接器(4)与垂直敷设在地下室外墙(2)上的排水立管(8)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来赵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城乡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