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内芯式双屈服点一字形防屈曲减振支撑,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内芯、橡胶层、泡沫苯,混凝土隔离层、套筒、内端板、外端板、连接板,内芯包括弹性体和耗能段,弹性体和耗能段之间的过渡段黏贴有泡沫苯,内芯表面包裹橡胶层,内芯包括内芯A和内芯B,内芯外设有套筒,内芯和套筒之间的空隙内浇筑有混凝土隔离层,内芯上穿套有内端板,内端板的边缘和套筒的内壁焊接,内芯两端焊接有外端板,外端板外焊接有连接板。可以同时对小震中震和大震进行有效的耗能,同时制作加工灵活,材料价格低廉,设计过程简单,设计成本低,经济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内芯式双屈服点一字形防屈曲减振支撑
本技术涉及结构振动减振领域的减振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双内芯式双屈服点一字形防屈曲减振支撑。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防屈曲耗能支撑主要为单内芯支撑,内芯截面主要为一字形、十字形和H形,而一字形有更好的疲劳性能,所以应用最为广泛。虽然一字形防屈曲耗能支撑能对地震产生的振动进行有效的消耗,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一字形防屈曲支撑屈服点相对较低,遭遇大型地震或超大型地震时会过早地进入塑性阶段,而不能进行有效地耗能;2、一字形防屈曲支撑屈服点单一,不能实现小震、中震和大震下分阶段屈服段耗能。为满足现在多性能水准和目标的设计需求,研发出能够在小震、中震和大震下分阶段屈服耗能且加工生产方便、经济较强的防屈曲耗能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内芯式双屈服点一字形防屈曲减振支撑,用于框架结构的耗能减振,有效地减轻建筑框架结构受地震影响产生的振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内芯式双屈服点一字形防屈曲减振支撑,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内芯、橡胶层、泡沫苯,混凝土隔离层、套筒、内端板、外端板、连接板,内芯包括弹性体和耗能段,弹性体和耗能段之间的过渡段黏贴有泡沫苯,内芯表面包裹橡胶层,内芯包括内芯A和内芯B,内芯外设有套筒,内芯和套筒之间的空隙内浇筑有混凝土隔离层,内芯上穿套有内端板,内端板的边缘和套筒的内壁焊接,内芯两端焊接有外端板,外端板外焊接有连接板。进一步地,内芯A和内芯B耗能端宽度不一样,其他尺寸均一致。进一步地,橡胶层厚度为1-2mm。进一步地,套筒内壁和外端板边缘之间留有4-6mm的间隙。本技术的有益之处:1、屈服点相对较低,遭遇大型地震或超大型地震时会过早地进入塑性阶段,而不能进行有效地耗能;2、屈服点单一,不能实现小震、中震和大震下分阶段屈服段耗能。采用本技术所公开的双内芯式双屈服点一字形防屈曲耗能支撑,与现有的一字形防屈曲耗能支撑相比,具有双屈服点的特点,可以同时对小震中震和大震进行有效的耗能,同时制作加工灵活,材料价格低廉,设计过程简单,设计成本低,经济性较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双内芯式双屈服点一字形防屈曲耗能支撑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双内芯式双屈服点一字形防屈曲耗能支撑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双内芯式双屈服点一字形防屈曲耗能支撑的内芯A和内芯B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双内芯式双屈服点一字形防屈曲耗能支撑套筒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双内芯式双屈服点一字形防屈曲耗能支撑内端板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双内芯式双屈服点一字形防屈曲耗能支撑外端板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一种双内芯式双屈服点一字形防屈曲耗能支撑连接板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一种双内芯式双屈服点一字形防屈曲耗能支撑的拼装示意图;其中:1-1、内芯A,1-2、内芯B,1-3、橡胶层,1-4、混凝土隔离层,1-5、套筒,1-6、泡沫苯,1-7、内端板,1-8、外端板,1-9、连接板,1-10、弹性体,1-11、耗能段。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8所示,一种双内芯式双屈服点一字形防屈曲减振支撑,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内芯1-1、橡胶层1-3、泡沫苯1-6,混凝土隔离层1-4、套筒1-5、内端板1-7、外端板1-7、连接板1-9,内芯包括弹性体和耗能段,弹性体1-10和耗能段1-11之间的过渡段黏贴有泡沫苯1-6,为内芯提供活动空间,内芯表面包裹橡胶层1-3,橡胶层1-3厚度为1mm,以减小内芯与混凝土隔离层之间的摩擦力,内芯包括内芯A1-1和内芯B1-2,内芯A1-1和内芯B1-2耗能端宽度不一样,其他尺寸均一致,以保证支撑有两个屈服点,内芯外设有套筒1-5,套筒1-5内壁和外端板1-7边缘之间留有5mm的间隙,内芯和套筒1-5之间的空隙内浇筑有混凝土隔离层1-4,为内芯提供了侧向抗力,内芯上穿套有内端板1-7,内端板1-7的边缘和套筒的内壁焊接,内芯两端焊接有外端板1-8,外端板1-8外焊接有连接板1-9。双内芯式双屈服点一字形防屈曲耗能支撑,内芯结构由内芯A和内芯B组成,由于内芯A和内芯B的耗能段尺寸不同,所以内芯A和内芯B的轴向刚度和屈服力不一样,参见图3,内芯B的轴向刚度和屈服力略大于内芯A。当发生小震时,内芯A和内芯B都处于弹性阶段,以保证小震不坏。当发生中震时,内芯A屈服进入塑性阶段进行耗能,内芯B仍处于弹性阶段并提供侧向刚度,可以保证中震可修。当发生大震时,内芯A和内芯B都进入塑性阶段,并同时进行耗能,以保证大震可修。因此双内芯式双屈服点一字形防屈曲耗能支撑可以同时针对全范围内的地震强度进行有效地耗能减振,且设计成本低,加工制作灵活方便,有较强的经济性能。屈服力F=σ*S,σ为屈服应力,S为耗能段截面面积,轴向刚度刚度K=ES/L,E为弹性模量,L为长度,S为耗能段截面面积。很明显内芯B耗能段的截面面积略大于内芯A耗能段的截面面积,且两者屈服应力相同,因此内芯B的轴向刚度和屈服力略大于内芯A。上图为内芯A和B的力-位移曲线,FA和FB分别为内芯A和B的屈服力,当小震时,外力F<FA,此时内芯A和B都处于弹性阶段,以保证小震不坏;当中震时,外力F>FA,且F<FB,此时内芯B处于弹性阶段,内芯A处于塑性阶段进行耗能,以保证中震可修;当大震时,外力F>FB,内芯A和内芯B都进入塑性阶段,并同时进行耗能,以保证大震不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内芯式双屈服点一字形防屈曲减振支撑,其特征在于: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内芯、橡胶层、泡沫苯,混凝土隔离层、套筒、内端板、外端板、连接板,所述内芯包括弹性体和耗能段,所述弹性体和耗能段之间的过渡段黏贴有泡沫苯,所述内芯表面包裹橡胶层,所述内芯包括内芯A和内芯B,所述内芯外设有套筒,所述内芯和套筒之间的空隙内浇筑有混凝土隔离层,所述内芯上穿套有内端板,所述内端板的边缘和套筒的内壁焊接,所述内芯两端焊接有外端板,所述外端板外焊接有连接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内芯式双屈服点一字形防屈曲减振支撑,其特征在于: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内芯、橡胶层、泡沫苯,混凝土隔离层、套筒、内端板、外端板、连接板,所述内芯包括弹性体和耗能段,所述弹性体和耗能段之间的过渡段黏贴有泡沫苯,所述内芯表面包裹橡胶层,所述内芯包括内芯A和内芯B,所述内芯外设有套筒,所述内芯和套筒之间的空隙内浇筑有混凝土隔离层,所述内芯上穿套有内端板,所述内端板的边缘和套筒的内壁焊接,所述内芯两端焊接有外端板,所述外端板外焊接有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甄真,徐天南,何晓宁,李仁峰,
申请(专利权)人:招商局邮轮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