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惠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层间闭锁减震结构及具有其的工业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216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层间闭锁减震结构及具有其的工业建筑,装配式层间闭锁减震结构用于连接工业建筑的第一层体和第二层体,包括固定在第二层体的下端面的上钢板、固定在第一层体的上端面的下钢板、减震橡胶、以及多个闭锁件;减震橡胶设置在相对设置的上钢板与下钢板之间;多个闭锁件设置在上钢板和下钢板的外周侧,一端用于与第一层体连接,另一端用于与第二层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第一层体和第二层体之间设置减震橡胶,并通过多条闭锁件支撑,正常情况下减震橡胶不发挥作用,结构具有足够的刚性;当发生烈度较大的地震时,闭锁件断裂,减震橡胶快速耗散地震能量,避免建筑倒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便于工业化生产,且抗震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层间闭锁减震结构及具有其的工业建筑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装配式层间闭锁减震结构及具有其的工业建筑。
技术介绍
工业化建筑在国内外逐步替代大规模现场制作建筑,采用工厂化预制,在建筑工场组装,是建筑业发展的方向。目前工业化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即在工厂预制主要结构构件,到现场进行装配,并局部现浇部分混凝土,使构件间连接成一个整体结构。隔震结构是在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之间设置一层具有足够柔性且耗能的隔震层,用于阻隔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递。装配式结构体系中的隔震结构一方面要求结构简单,便于工业化生产;另一方面要求在不影响建筑正常使用的同时,在地震时具有足够柔性。现有的隔震结构无法满足上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层间闭锁减震结构及具有其的工业建筑,具有良好的耗能抗震效果,且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连接可靠。一种装配式层间闭锁减震结构,用于连接工业建筑的第一层体和第二层体,所述装配式层间闭锁减震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层体的下端面的上钢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层体的上端面的下钢板、减震橡胶、以及多个闭锁件;所述减震橡胶设置在相对设置的上钢板与下钢板之间;所述多个闭锁件设置在上钢板和下钢板的外周侧,一端用于与第一层体连接,另一端用于与第二层体连接。优选的,所述闭锁件包括第一螺杆、第二螺杆、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套筒螺母,转动所述套筒螺母可使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伸长或缩短。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为低强度脆性螺杆。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工业建筑,其具有上述装配式层间闭锁减震结构,该工业建筑包括所述第一层体和第二层体,所述多个闭锁件设置在上钢板和下钢板的外周侧,一端与第一层体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层体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层体和第二层体相对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一层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杆与第二层体螺纹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第一层体和第二层体之间设置减震橡胶,并通过多条闭锁件支撑,正常情况下减震橡胶不发挥作用,结构具有足够的刚性,不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当发生烈度较大的地震时,由于闭锁件低强度脆性的特点,闭锁件先断裂,减震橡胶使地震能量快速耗散,避免建筑倒塌。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便于工业化生产,且抗震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装配式闭锁减震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闭锁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如图1和图2所示,一较佳实施例中,本技术的装配式层间闭锁减震结构主要包括第一层体1、第二层体2、上钢板3、下钢板4、减震橡胶5、以及多个闭锁件6。其中,第一层体1位于第二层体2的下方,上钢板3和下钢板4相对设置,上钢板3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层体2的下端面,下钢板4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层体1的上端面,减震橡胶5设置在上钢板3和下钢板4之间。闭锁件6设置在上钢板3和下钢板4的外周侧,闭锁件6包括第一螺杆61、第二螺杆62和连接第一螺杆61和第二螺杆62的套筒螺母63。其中,套筒螺母63的两端分别为正旋螺纹和反旋螺纹,使得转动套筒螺母63时,第一螺杆61和第二螺杆62可同时伸长或缩短。本实施例中,第一螺杆61和第二螺杆62优选使用低强度脆性螺杆。具体实施时,第一层体1的上端面和第二层体2的下端面相对预设有螺纹孔,将闭锁件6置于第一层体1和第二层体2之间,转动套筒螺母63,使第一螺杆61和第二螺杆62伸长,第一螺杆61与第一层体1螺纹连接,第二螺杆62与第二层体2螺纹连接,从而形成支撑,最后在减震结构的外部浇筑低强度水泥,以形成固定。本技术的具体工作原理为:通过闭锁件6连接第一层体1和第二层体2,且减震结构外部浇筑低强度水泥,在低烈度地震、台风及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减震橡胶5不发挥作用,结构具有足够的刚性,不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当发生烈度较大的地震时,由于闭锁件6低强度脆性的特点,闭锁件6先断裂,减震橡胶5使地震能量快速耗散,缓解节点应力,增加节点韧性,从而避免建筑倒塌,发生伤亡。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工业建筑,其具有上述装配式层间闭锁减震结构,包括第一层体1和第二层体2,多个闭锁件6在上钢板3和下钢板4的外周侧,一端与第一层体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层体2连接。第一层体1和第二层体2相对设有螺纹孔,第一螺杆61与第一层体1螺纹连接,第二螺杆62与第二层体2螺纹连接。虽然对本技术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
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层间闭锁减震结构,用于连接工业建筑的第一层体和第二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层间闭锁减震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层体的下端面的上钢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层体的上端面的下钢板、减震橡胶、以及多个闭锁件;所述减震橡胶设置在相对设置的上钢板与下钢板之间;所述多个闭锁件设置在上钢板和下钢板的外周侧,一端用于与第一层体连接,另一端用于与第二层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层间闭锁减震结构,用于连接工业建筑的第一层体和第二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层间闭锁减震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层体的下端面的上钢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层体的上端面的下钢板、减震橡胶、以及多个闭锁件;所述减震橡胶设置在相对设置的上钢板与下钢板之间;所述多个闭锁件设置在上钢板和下钢板的外周侧,一端用于与第一层体连接,另一端用于与第二层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层间闭锁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件包括第一螺杆、第二螺杆、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套筒螺母,转动所述套筒螺母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匡成钢陈睦锋黄夏淇吴文慧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