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是用于热交换用的内螺纹铜管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进步的加快,国内和国外都把内螺纹铜管的使用作为提高热交换效益的重要手段,同时还可减少空调器的体积。而对内螺纹铜管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底壁厚度在保证承受压力和使用寿命以及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要求越来越薄,其作用是降低原材料成本,并且提高热交换率;2.齿顶角度越来越小,最好在28°以下,以提高热交换效率3.齿的高度要求尽可能地高,起到增加传热表面积和增加涡流强度的作用。现有技术内螺纹铜管的生产流程为放料---校直---减径---旋压起槽---定径---探伤---收料,旋压起槽的方法为把预先做好的螺纹芯头放于光管孔内,外表由钢珠圆周转动而旋压,然后光管就变成有内螺纹的管。此工艺的难点为齿顶角越高,旋压起槽就越困难,如齿形不满、齿高不够高、烂齿、拉伸速度不能达到45-60米/分。因而现有技术生产的内螺纹铜管规格一般为外径8mm以上,齿高0.12mm以下,底壁厚0.27mm以上,齿顶角28°以上,无法满足行业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热交换效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螺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的外径为1-7mm,底壁厚为0.10-0.25mm,齿高为0.13-0.30mm,齿顶角为5-2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羊林章,王云夫,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精艺万希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