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河道修复治理的生态堤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166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河道修复治理的生态堤坝,包括堤坝主体、挡泥板、第一水泵、蓄水井、曝气装置、伸缩软管、限位块和缓冲弹簧,所述堤坝主体的下方设置有混凝土层,堤坝主体的左侧设置为后坡面,堤坝主体的右侧设置为前坡面;所述堤坝主体内部的中间设置有净化池,净化池内填充有生物填料,防护罩的右侧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堤坝主体上方的中间安装有曝气装置,净化池左侧的下方安装有第三连接管,蓄水井上安装有第四连接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净化池和生物填料能够对河水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后的河水对种植层的植物进行灌溉后重新回到河道内,能够对河道内的河水进行循环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河道修复治理的生态堤坝
本技术涉及河道生态堤坝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河道修复治理的生态堤坝。
技术介绍
现代的堤坝主要分为土石坝和混凝土坝,土石坝是用土或石头建造的宽坝,土石坝多是横越大河建成的,用的都是既普通又便宜的材料,由于物料较松散,能承受地基的动摇;混凝土坝多用混凝土建成,通常建筑在深而窄的山谷,因为只有混凝土才能承受堤坝底部的高水压,混凝土坝的主要特点是利用自身的重量来支撑水体压力。近年来,大型堤坝都采用高科技的钢筋水泥建筑。现有的堤坝大多数结构和功能性比较单一,一般只具备拦水防洪的作用,当一些河道的河水受到污染时,需要借助外界的设备对河水进行净化或者抽取污水,治理成本高,堤坝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河道修复治理的生态堤坝,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河道修复治理的生态堤坝,包括堤坝主体、挡泥板、第一水泵、蓄水井、曝气装置、伸缩软管、限位块和缓冲弹簧,所述堤坝主体的下方设置有混凝土层,堤坝主体的左侧设置为后坡面,堤坝主体的右侧设置为前坡面,前坡面上设置有种植层,种植层上均布设置有多排挡泥板,同一排挡泥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流水口;所述堤坝主体内部的中间设置有净化池,净化池内填充有生物填料,净化池右侧的上方安装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上安装有第一水泵,第一连接管的右侧连接有伸缩软管,伸缩软管的右侧安装有吸水罩,吸水罩与伸缩软管之间套接有防护罩,吸水罩位于防护罩内,防护罩的右侧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的中间设置有挡水板,防护罩左侧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连接杆;所述堤坝主体上方的中间安装有曝气装置,曝气装置的下方连接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右侧连接到净化池的内部,第二连接管右侧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曝气嘴,净化池左侧的下方安装有第三连接管,第三连接管的左侧下方连接到蓄水井左侧的上方,蓄水井上安装有第四连接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前坡面的右侧安装有防浪板,防浪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流水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后坡面上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堤坝主体上方的左侧安装有蓄电池。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接杆的左侧设置有限位块,连接杆的右侧套接有缓冲弹簧。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第四连接管的上方延伸到堤坝主体的上方右侧,第四连接管上安装有第二水泵,第四连接管的上方安装有喷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净化池和生物填料能够对河水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后的河水对种植层的植物进行灌溉后重新回到河道内,能够对河道内的河水进行循环净化;通过设置的曝气装置和曝气嘴能够增加净化池内的含氧量,促进生物填料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加速对河水中的营养元素的消耗;通过设置的第一水泵、伸缩软管、缓冲弹簧之间的配合使用,能够通过吸水罩在吸水时挡水板受到水的冲击力作用,使得防护罩左右震动,能够防止杂质和污染物阻塞过滤网。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适用于河道修复治理的生态堤坝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适用于河道修复治理的生态堤坝中种植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适用于河道修复治理的生态堤坝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堤坝主体;2、前坡面;3、后坡面;4、太阳能电池板;5、种植层;6、挡泥板;7、防浪板;8、第一连接管;9、第一水泵;10、净化池;11、生物填料;12、第三连接管;13、蓄水井;14、第四连接管;15、喷头;16、第二水泵;17、曝气装置;18、蓄电池;19、第二连接管;20、曝气嘴;21、第一流水口;22、第二流水口;23、伸缩软管;24、吸水罩;25、防护罩;26、过滤网;27、挡水板;28、连接杆;29、限位块;30、缓冲弹簧;31、混凝土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3,一种适用于河道修复治理的生态堤坝,包括堤坝主体1、挡泥板6、第一水泵9、蓄水井13、曝气装置17、伸缩软管23、限位块29和缓冲弹簧30;所述堤坝主体1的下方设置有混凝土层31,堤坝主体1的左侧设置为后坡面3,堤坝主体1的右侧设置为前坡面2,前坡面2上设置有种植层5,种植层5上均布设置有多排挡泥板6,通过设置挡泥板6能够减少前坡面2上的水土流失,左右相邻的两排挡泥板6之间相互平行,同一排挡泥板6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流水口21,左右相邻的两排挡泥板6上的第一流水口21相互交错设置,前坡面2的右侧安装有防浪板7,防浪板7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流水口22,后坡面3上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4,堤坝主体1上方的左侧安装有蓄电池18,通过设置的太阳能电池板4能够为蓄电池18进行充电。所述堤坝主体1内部的中间设置有净化池10,净化池10内填充有生物填料11,净化池10右侧的上方安装有第一连接管8,第一连接管8上安装有第一水泵9,第一连接管8的右侧连接有伸缩软管23,伸缩软管23设置在防浪板7的右侧,伸缩软管23的右侧安装有吸水罩24,吸水罩24与伸缩软管23之间套接有防护罩25,吸水罩24位于防护罩25内,防护罩25的右侧设置有过滤网26,过滤网26的中间设置有挡水板27,防护罩25左侧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连接杆28,连接杆28的左侧设置有限位块29,连接杆28的右侧套接有缓冲弹簧30,通过设置的第一水泵9能够将河道内的水吸入到净化池10内进行净化,吸水罩24在吸水时,由于挡水板27受到水的冲击力作用,使得防护罩25左右震动,能够防止杂质和污染物阻塞过滤网26。所述堤坝主体1上方的中间安装有曝气装置17,曝气装置17的下方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9,第二连接管19的右侧连接到净化池10的内部,第二连接管19右侧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曝气嘴20,通过设置曝气装置17和曝气嘴20能够增加净化池10内的含氧量,促进生物填料11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消耗河水中的氮磷元素,对河水的净化效果更好,净化池10左侧的下方安装有第三连接管12,第三连接管12的左侧下方连接到蓄水井13左侧的上方,蓄水井13上安装有第四连接管14,第四连接管14的上方延伸到堤坝主体1的上方右侧,第四连接管14上安装有第二水泵16,第二水泵16和第一水泵9的型号均为ISIH50-32-125,第四连接管14的上方安装有喷头15,通过设置的第二水泵16和第四连接管14能够将蓄水井13内的河水输送到前坡面2为种植层5进行灌溉,植被能够对水进行净化,通过第一流水口21和第二流水口22共同作用后重新回到河道中。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对河道进行治理时,通过第一水泵9的作用,将河道内的河水通过第一连接管8输送到净化池10内,通过净化池10内的生物填料11对河水进行净化,通过曝气装置17和曝气嘴20的共同作用增加净化池10内的含氧量,促进生物填料11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加速对河水中营养元素的消耗,提高净化效果,净化后的河水通过第三连接管12进入到蓄水井13内,通过第二水泵16的作用将蓄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河道修复治理的生态堤坝,包括堤坝主体(1)、挡泥板(6)、第一水泵(9)、蓄水井(13)、曝气装置(17)、伸缩软管(23)、限位块(29)和缓冲弹簧(30),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坝主体(1)的下方设置有混凝土层(31),堤坝主体(1)的左侧设置为后坡面(3),堤坝主体(1)的右侧设置为前坡面(2),前坡面(2)上设置有种植层(5),种植层(5)上均布设置有多排挡泥板(6),同一排挡泥板(6)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流水口(21);/n所述堤坝主体(1)内部的中间设置有净化池(10),净化池(10)内填充有生物填料(11),净化池(10)右侧的上方安装有第一连接管(8),第一连接管(8)上安装有第一水泵(9),第一连接管(8)的右侧连接有伸缩软管(23),伸缩软管(23)的右侧安装有吸水罩(24),吸水罩(24)与伸缩软管(23)之间套接有防护罩(25),吸水罩(24)位于防护罩(25)内,防护罩(25)的右侧设置有过滤网(26),过滤网(26)的中间设置有挡水板(27),防护罩(25)左侧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连接杆(28);/n所述堤坝主体(1)上方的中间安装有曝气装置(17),曝气装置(17)的下方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9),第二连接管(19)的右侧连接到净化池(10)的内部,第二连接管(19)右侧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曝气嘴(20),净化池(10)左侧的下方安装有第三连接管(12),第三连接管(12)的左侧下方连接到蓄水井(13)左侧的上方,蓄水井(13)上安装有第四连接管(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河道修复治理的生态堤坝,包括堤坝主体(1)、挡泥板(6)、第一水泵(9)、蓄水井(13)、曝气装置(17)、伸缩软管(23)、限位块(29)和缓冲弹簧(30),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坝主体(1)的下方设置有混凝土层(31),堤坝主体(1)的左侧设置为后坡面(3),堤坝主体(1)的右侧设置为前坡面(2),前坡面(2)上设置有种植层(5),种植层(5)上均布设置有多排挡泥板(6),同一排挡泥板(6)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流水口(21);
所述堤坝主体(1)内部的中间设置有净化池(10),净化池(10)内填充有生物填料(11),净化池(10)右侧的上方安装有第一连接管(8),第一连接管(8)上安装有第一水泵(9),第一连接管(8)的右侧连接有伸缩软管(23),伸缩软管(23)的右侧安装有吸水罩(24),吸水罩(24)与伸缩软管(23)之间套接有防护罩(25),吸水罩(24)位于防护罩(25)内,防护罩(25)的右侧设置有过滤网(26),过滤网(26)的中间设置有挡水板(27),防护罩(25)左侧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连接杆(28);
所述堤坝主体(1)上方的中间安装有曝气装置(17),曝气装置(17)的下方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茂林章政孙琴陈永艳夏国勇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黔景秀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