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水隧洞岩溶水处理结构
本技术涉及溶水处理
,具体是一种引水隧洞岩溶水处理结构。
技术介绍
引水隧洞岩溶水在抽上时一般都是直接通过水泵(19)将其抽出,但是溶水内会掺杂着一些杂质,因为这些杂质的存在,工作人员在将溶水抽出后,一般会将引水隧洞岩溶水随意排出,但是引水隧洞岩溶水如果将杂质去除,再加以加工可以继续进行使用,从而急需一种引水隧洞岩溶水处理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水隧洞岩溶水处理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引水隧洞岩溶水处理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均布设置有四个支撑腿,所述箱体的正面设置有门板,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盘,转盘的右侧面通过销轴与连接轴的左侧面活动连接,连接轴铰接在铰接座内,铰接座的下表面与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板的下表面通过四个连接杆与圈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圈板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圈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壳,连接壳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网和第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水隧洞岩溶水处理结构,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下表面均布设置有四个支撑腿(2),所述箱体(1)的正面设置有门板(28),箱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盘(8),转盘(8)的右侧面通过销轴(9)与连接轴(10)的左侧面活动连接,连接轴(10)铰接在铰接座(11)内,铰接座(11)的下表面与连接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板(3)的下表面通过四个连接杆(12)与圈板(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圈板(13)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15),圈板(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壳(14),连接壳(14)内设置有第一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水隧洞岩溶水处理结构,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下表面均布设置有四个支撑腿(2),所述箱体(1)的正面设置有门板(28),箱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盘(8),转盘(8)的右侧面通过销轴(9)与连接轴(10)的左侧面活动连接,连接轴(10)铰接在铰接座(11)内,铰接座(11)的下表面与连接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板(3)的下表面通过四个连接杆(12)与圈板(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圈板(13)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15),圈板(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壳(14),连接壳(14)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网(16)和第二过滤网(17),第一过滤网(16)的网孔孔径大于第二过滤网(17)的网孔孔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水隧洞岩溶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4),两个滑杆(4)的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政,孙琴,陈永艳,夏国勇,冉茂林,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黔景秀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