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坑排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4883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片加工中废料处理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料坑排废装置,包括卷扬机、绕设在卷扬机上的放卷线和与放卷线相连接的料斗,卷扬机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上设置有用于对卷扬机与料斗的连接端进行支撑的支撑架,放卷线和料斗之间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将废料进行自动上料的自动上料装置,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用于将料斗进行固定安装的连接组件和用于将废料填装在料斗内的上料组件。通过在放卷线和料斗之间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将废料进行自动上料的自动上料装置,通过上料组件驱动料斗在料坑内进行自动上料,操作便捷,人工劳动强度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料坑排废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片加工中废料处理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料坑排废装置。
技术介绍
盾构管片是盾构施工的主要装配构件,是隧道的最外层屏障,承担着抵抗土层压力、地下水压力以及一些特殊荷载的作用。盾构管片是盾构法隧道的永久衬砌结构,盾构管片质量直接关系到隧道的整体质量和安全,影响隧道的防水性能及耐久性能。管片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料,会在地面上开设料坑,将废料倒入料坑中,然后通过排废装置将废料进行清除。公告号为CN20761848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支撑架、轨道梁、料斗、钢丝绳以及卷扬机,把炉料加入料斗,通过卷扬机提升两根钢丝绳将料斗内的炉料加入到预热筒,卷扬机往上提升时料斗在钢丝绳的带动下沿轨道梁而上,到达卸料位置时卸料,卸料完毕后自动返回加料位置。虽然该一种自动上料装置能够对炉料进行有效的上料作业,但是上料时,需要人工将炉料加入到料斗中,然后在进行提升,操作不便捷,人工劳动强度大。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料坑排废装置,通过在放卷线和料斗之间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将废料进行自动上料的自动上料装置,通过上料组件驱动料斗在料坑内进行自动上料,操作便捷,人工劳动强度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料坑排废装置,包括卷扬机、绕设在卷扬机上的放卷线和与放卷线相连接的料斗,所述卷扬机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用于对卷扬机与料斗的连接端进行支撑的支撑架,所述放卷线和料斗之间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将废料进行自动上料的自动上料装置,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用于将料斗进行固定安装的连接组件和用于将废料填装在料斗内的上料组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放卷线和料斗之间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将废料进行自动上料的自动上料装置,通过上料组件驱动料斗在料坑内进行自动上料,操作便捷,人工劳动强度低,同时通过放卷线能够对料斗进行提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吊环和连接臂,所述吊环固定设置于放卷线上,所述连接架固定设置于吊环上,所述连接臂固定设置于连接架上,所述上料组件设置于连接臂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吊环固定设置于放卷线上,连接架固定设置于吊环上,连接臂固定设置于连接架上,上料组件设置于连接臂上,通过吊环与连接架固定连接,然后将放卷线与吊环相连接,从而使卷扬机能够通过提升和放下放卷线对料斗进行提升和下降,操作便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料组件包括转动臂、液压缸和连接耳板,所述转动臂设置于连接臂上,且转动臂和连接臂转动配合,所述连接耳板固定设置在连接臂上,所述液压缸设置于连接耳板和转动臂上,且液压缸的两端分别与连接耳板和转动臂铰接,所述料斗固定设置在转动臂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臂设置于连接臂上,且转动臂和连接臂转动配合,连接耳板固定设置在连接臂上,所述液压缸设置于连接耳板和转动臂上,且液压缸的两端分别与连接耳板和转动臂铰接,上料时启动液压缸,使液压缸收缩,带动转动臂向靠近连接臂的方向上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料斗将料坑内的废料进行取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部和伸缩部,所述固定部固定设置在固定架上,所述伸缩部穿设于固定部内,且伸缩部与固定部滑动配合,所述固定部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伸缩部在固定部内进行滑动的驱动组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部固定设置在固定架上,伸缩部穿设于固定部内,且伸缩部与固定部滑动配合,通过驱动组件能够带动伸缩部在固定部内滑动,从而使料斗填装完成后,能够将料斗移动到料坑外部进行废料的处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装置和转动齿轮,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设置于固定部上,所述转动齿轮同轴固定在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所述伸缩部上设置有齿面,所述转动齿轮抵接于齿面上,且转动齿轮与齿面相啮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装置固定设置于固定部上,转动齿轮同轴固定在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伸缩部上设置有齿面,需要使伸缩部在固定部内滑动时,启动驱动装置,带动转动齿轮转动,带动齿面运动,从而带动伸缩部在固定部内滑动,操作便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架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放置有集料车,集料车与滑动槽滑动配合,所述集料车上开设有进料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架上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放置有集料车,集料车上开设有进料口,将料斗填装完成后,将料斗移动到集料车处,然后启动上料组件,将料斗内的废料倒入进料口内,然后通过将集料车内的废料进行处理,从而完成废料的处理,操作更加方便,同时人工劳动强度较低。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部上固定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竖直设置,且放卷线穿设于导向杆内与吊环相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伸缩部上固定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竖直设置,且放卷线穿设于导向杆内与吊环相连接,通过导向杆的设置,能够避免上料组件工作时,由于连接架与放卷线连接,导致料斗会产生晃动,从而影响上料组件的正常工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杆内穿设有橡胶套,且橡胶套设置于导向杆和放卷线之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内穿设有橡胶套,且橡胶套设置于导向杆和放卷线之间,通过橡胶套的设置,使放卷线运动时与导向杆之间摩擦时的摩擦力较小,避免使用过程中放卷线的损坏。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放卷线和料斗之间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将废料进行自动上料的自动上料装置,通过上料组件驱动料斗在料坑内进行自动上料,操作便捷,人工劳动强度低;(2)通过在固定部固定设置在固定架上,伸缩部穿设于固定部内,且伸缩部与固定部滑动配合,通过驱动组件能够带动伸缩部在固定部内滑动,从而使料斗填装完成后,能够将料斗移动到料坑外部进行废料的处理;(3)通过在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竖直设置,且放卷线穿设于导向杆内与吊环相连接,通过导向杆的设置,能够避免上料组件工作时,由于连接架与放卷线连接,导致料斗会产生晃动,从而影响上料组件的正常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卷扬机;2、放卷线;3、料斗;4、固定架;41、滑动槽;42、集料车;43、进料口;5、支撑架;51、固定部;52、伸缩部;521、齿面;53、驱动组件;531、驱动装置;532、转动齿轮;6、连接架;7、自动上料装置;71、连接组件;711、吊环;712、连接臂;72、上料组件;721、转动臂;722、液压缸;723、连接耳板;8、导向杆;81、橡胶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料坑排废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卷扬机1、绕设在卷扬机1上的放卷线2和与放卷线2相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料坑排废装置,包括卷扬机(1)、绕设在卷扬机(1)上的放卷线(2)和与放卷线(2)相连接的料斗(3),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机(1)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架(4),所述固定架(4)上设置有用于对卷扬机(1)与料斗(3)的连接端进行支撑的支撑架(5),所述放卷线(2)和料斗(3)之间设置有连接架(6),所述连接架(6)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将废料进行自动上料的自动上料装置(7),所述自动上料装置(7)包括用于将料斗(3)进行固定安装的连接组件(71)和用于将废料填装在料斗(3)内的上料组件(7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料坑排废装置,包括卷扬机(1)、绕设在卷扬机(1)上的放卷线(2)和与放卷线(2)相连接的料斗(3),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机(1)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架(4),所述固定架(4)上设置有用于对卷扬机(1)与料斗(3)的连接端进行支撑的支撑架(5),所述放卷线(2)和料斗(3)之间设置有连接架(6),所述连接架(6)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将废料进行自动上料的自动上料装置(7),所述自动上料装置(7)包括用于将料斗(3)进行固定安装的连接组件(71)和用于将废料填装在料斗(3)内的上料组件(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料坑排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71)包括吊环(711)和连接臂(712),所述吊环(711)固定设置于放卷线(2)上,所述连接架(6)固定设置于吊环(711)上,所述连接臂(712)固定设置于连接架(6)上,所述上料组件(72)设置于连接臂(7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料坑排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72)包括转动臂(721)、液压缸(722)和连接耳板(723),所述转动臂(721)设置于连接臂(712)上,且转动臂(721)和连接臂(712)转动配合,所述连接耳板(723)固定设置在连接臂(712)上,所述液压缸(722)设置于连接耳板(723)和转动臂(721)上,且液压缸(722)的两端分别与连接耳板(723)和转动臂(721)铰接,所述料斗(3)固定设置在转动臂(721)上。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国强罗资坤王立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汇通水泥预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