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谷长贵专利>正文

一种散热器用立箱柱翼型材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4851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散热器用立箱柱翼型材及其制造方法涉及一种用于以液体或者蒸汽为介质供暖的散热器,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液体或者蒸汽为介质供暖的柱翼型散热器型材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散热器用立箱柱翼型材结构中,钢制柱形水道的外表面依次沿所述柱形水道的轴向规则焊接有钢制的副散翼和主散翼。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柱翼型材所组成的散热器,经国家散热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检测结果表明,热工性能:当△T=64.5℃时,中心距为600mm,单柱散热量Q=110.0W/片。金属热强度q=0.847W/(Kg.℃),承压能力达1.0MPa以上。这些技术指标均优于我国散热器行业标准《JG/T1-1999采暖散热器-钢制柱型散热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液体或者蒸汽为介质供暖的散热器,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以液体或者蒸汽为供暖介质的柱翼型散热器型材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建筑物用的供暖散热器,俗称“暖气片”,一般都是以热水或者蒸汽为介质,利用散热器的金属导热性能向空间散发热量。散热器是由各种不同结构的散热器型材制成的。散热器的热工性能、承受压力和使用寿命,取决于散热器型材的材质、结构和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实现以前,市场上的散热器,品种与款式多种多样,材质多为金属材料。以铜铝合金为材质的复合柱翼型散热器产品的组件是铝材散热翼片和铜管,铝制散热翼片与铜管的组合是将一铜管穿入由冲压模具挤压出的铝材散热翼片通孔内,并通过对铜管液胀或者拉胀的方式,使铜管外表面与铝材散热翼片的通孔之间进行胀接,进而使铝材散热翼片与铜管固定连接在一起。该种型材的结构中,由于使用的材质不同,金属膨胀系数及其应力变化的不同,使该型材铜质管道与铝质翼片之间的固定容易产生松懈,连接结构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进而大大降低了该型材的使用寿命及其传热效率。而且铜铝合金柱翼型散热器的生产工艺复杂、需耗用大量昂贵有色金属材料和能源,进而大大增加了产品成本。为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开始制造一种不带翼片的钢制柱型散热器,其型材本身为空心管道,结构简单,介质从管道中通过管壁直接与外界进行热交换,虽然可以降低原材料成本,提高散热器的使用寿命,但其制造工序复杂,而且热交换面积较小,进而使散热器的热效率大打折扣。同时由于用水量大,大大增加了散热器的运营成本和负荷。为了提高钢质散热器的热效率,增加散热面积,人们采用在管道外表面设置散热片的串片式结构。但是该种散热器结构中,散热片与管道之间同样是采用胀接式连接方法结合的,而且散热片与管道之间呈线连接,在使用中这种连接方式容易产生松懈,造成连接的不紧密,结果不仅使传热效率大为降低,而且大大降低了散热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提供,进而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散热器用立箱柱翼型材结构中,钢制柱形水道的外表面依次沿所述柱形水道的轴向规则焊接有钢制的副散翼和主散翼。所述副散翼的截面形状呈凹状,所述的主散翼的截面形状呈圆形或者呈耳状。所述柱形水道的外表面可以沿所述的柱形水道的轴向俩俩相对应的设置有焊接于柱形水道外表面的两组副散翼,相邻副散翼之间的截面相互垂直;一组副散翼的外表面设置有沿所述的柱形水道的轴向焊接于柱形水道外表面的主散翼。所述柱形水道、副散翼和主散翼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其材质为低碳钢-低碳钢、或者不锈钢-不锈钢、或者钢-铝、或者铜-铜的组合。所述散热器用立箱柱翼型材的制造工序依次为选材—散热翼片和柱形水道材料制作—采用热溶法焊接。所述的选材操作中,主散翼和副散翼选用低碳钢板,厚度为0.5mm-0.8mm,柱形水道选用低碳无缝钢管或有缝焊接管,厚度为1.5mm-2.5mm。所述散热翼片和柱形水道材料制作工序中,副散翼和主散翼以常规的模具挤压成型法,分别沿着长度方向挤压呈凹形和圆形或者耳型;所述柱形水道截面呈圆形。在所述热溶法焊接制作柱翼型材的工序中,将所述的副散翼分为开口方向相反且相对平行设置的两组,使相邻副散翼截面呈相互垂直状态。其中一组以常规的热熔对接法焊接于所述柱形水道的外表面,主散翼相对应的包覆于该组副散翼的外表面,并同时以常规的热熔对接法焊接于所述柱形水道的外表面。另一组副散翼为开口方向相反且相对平行设置于主散翼的对接口处的外表面。所述热溶法焊接制作柱翼型材工序中的热熔对接法是指a.对主散翼副散翼和柱形水道工件的表面油污和其它杂物进行清洁;b.以夹具固定工件,先分别将一组副散翼在与柱形水道的接口段面处夹紧,并固定在柱形水道外表面上,使其保持开口方向相反且平行的状态,采用常规的热熔工具,将该组副散翼与柱形水道外表面进行热熔焊接;c.将二个主散翼分别包覆于上述的二个副散翼的外延,使该副散翼、柱形水道及主散热片之间的截面呈一封闭的空间。所述主散翼平面部分在柱形水道的轴向90度角的位置处实现相互对接;将另一组共二个副散翼分别叠加于主散翼之间的对接处,并于该对接处进行热熔焊接,完成工件的对接,并使焊接处呈严密、整洁的纵向直线形焊线,进而使各散热翼片与柱形水道构成整体牢固的散热器用立箱柱翼型材。所述的热熔工具为常规的电阻焊具,热熔融温度设定为柱翼材质的金属熔点温度。将上述制造的散热器柱翼型材通过组片焊接,构成钢制柱翼型散热器。使该散热器呈立箱水道柱翼型结构。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造方法,在制造过程中不会产生由于噪声、粉尘对环境的污染,操作安全,散热翼片与柱形水道之间的热熔焊接使工件得于进行点、面和线的完整焊接,焊接表面光滑整洁,无漏焊。由于大大减少了散热器的制造工序,进而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由上述方法制造的钢制立箱柱翼型材,翼片与水道之间的牢固连接,可以保证散热器的使用寿命;由于最大化的增加了散热面积,所以可以在用水量极小的情况下提高散热器的热效率,在节水的同时大大降低供暖设备的运营成本,进而降低散热器的使用成本,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柱翼型材所组成的散热器,经国家散热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结果表明,热工性能当ΔT=64.5℃时,中心距为600mm,单柱散热量Q=110.0W/片。金属热强度q=0.847W/(Kg.℃),承压能力达1.0Mpa以上。这些技术指标均优于我国散热器行业标准《JG/T1-1999采暖散热器-钢制柱型散热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立箱柱翼型材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主散翼和副散翼与水道管断面焊接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的主散翼结构的剖视图;图4是图2中的副散热翼结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实施例参见图1-4,在散热器用立箱柱翼型材结构中,钢制柱形水道3的外表面依次沿所述柱形水道的轴向规则焊接有钢制的副散翼1和主散翼2。所述副散翼的截面形状呈凹状,所述的主散翼的截面形状呈耳状。所述柱形水道的外表面可以沿所述的柱形水道的轴向俩俩相对应的设置有焊接于柱形水道外表面的1-D、1-A,1-B、1-C共二组副散翼,两组副散翼之间的截面呈相互垂直状;一组副散翼1-D、1-A的外表面设置有沿所述的柱形水道的轴向焊接于柱形水道外表面的主散翼2-A、2-B。所述柱形水道、副散翼和主散翼使用优质低碳钢为材质。所述散热器用立箱柱翼型材的制造工序依次为选材—散热翼片和柱形水道材料制作—采用热溶法焊接。选材时,主散翼和副散翼选用低碳钢板,厚度为0.5mm-0.8mm,柱形水道选用优质低碳无缝钢管,壁厚1.5mm-2.5mm。所述散热翼片和柱形水道材料制作工序中,副散翼和主散翼以常规的模具挤压成型法,分别沿着长度方向挤压呈凹形和耳型。柱形水道截面呈圆形或梯形。在所述热溶法焊接制作柱翼型材的工序中,柱形水道管3与主、副散翼2、1接口的对接处理方法,是采用热熔对接法。将所述的副散翼分为两两相对设置的两组1-A、1-D,1-B、1-C,使相邻副散翼的截面呈开口方向相反且相互垂直状态,同时使对应的一组副散翼1-A、1-D或者1-B、1-C之间呈相互的轴向平行状态;所述的主散翼相对应的包覆于其中一组副散翼的外表面,并同时以常规的热熔对接法焊接于所述柱形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器用立箱柱翼型材,其特征在于结构中钢制柱形水道的外表面依次沿所述柱形水道的轴向规则焊接有钢制的副散翼和主散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长贵
申请(专利权)人:谷长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