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蒸气冷凝强化传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4528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混合蒸气冷凝强化传热方法,属强化传热与节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换热表面的改性或处理过程,应用到含不凝气或混合蒸气冷凝换热设备中,实现冷凝传热特性的强化。改变冷凝液流动形态及动态与气相边界层相互作用,使常规稳态膜状流动方式的冷凝液变为以大液滴形态脱落,液滴可以在表面上脉动滑落或沿气相边界层脱落,可以减小冷凝液膜热阻,同时由于液滴脱落的扰动作用,有利于减薄传热和传质边界层,使混合蒸气冷凝总传热特性得到强化。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广泛用于混合工质或含有不凝气的冷凝器中,其效果和益处是不需要任何附加功耗情况下,仅利用冷凝液自身的重力作用就能够使混合蒸气传热特性的到明显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强化传热与节能
,具体涉及一种强化传热表面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具体地说是对换热表面进行处理,并将其应用到含不凝气或混合蒸气冷凝换热设备中。
技术介绍
少量不凝气的存在就会对冷凝传热过程有很大影响。同样,相对于单组分工质的冷凝,非共沸混合工质冷凝传热特性将明显下降。但是,含不凝气或混合蒸气冷凝传热传质过程在石油、化工、制冷、电力等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背景。如混合气体中的腐蚀性组分的吸收;天然气锅炉烟道气中湿蒸气的低品位热焓利用;有机混合蒸气冷凝、非共沸组分的分离及核反应堆的冷却过程等,与单组分蒸汽相比其传热机理和特性都明显不同。通常影响传递过程的主要因素是气液相界面处集聚的不凝气层对气相扩散过程的阻碍作用,蒸汽分子的冷凝或吸收过程都必须克服不凝气层的扩散传质阻力。因此强化混合蒸气的冷凝机制可归结为减薄传质边界层厚度和提高气相传质层内冷凝蒸汽的浓度梯度。实际应用中对混合蒸气冷凝过程的强化有多种方法,如增加混合蒸气的流速;安装折流板、扰流丝;外加电场、磁场以及对冷凝工质采用间歇紊流进料等方法,这些方法使传递得到强化的同时功耗也相应增加。在提高换热效率的同时应最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蒸气冷凝强化传热方法,该方法所用换热表面是竖直圆管表面,冷凝发生在外表面,或采用竖直板式换热表面,其特征在于:在含不凝气或混合蒸气冷凝换热中,冷凝液脱落方式为液滴脉动脱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学虎周兴东兰忠白涛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