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线与硬质件间隔离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3906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离件,具体的说是一种管线与硬质件间隔离件,属于设备保护技术领域。其中管线与硬质件间具有隔离件,隔离件包括金属骨架和包裹金属骨架外部的包裹件,金属骨架和包裹件通过模压挤出合为一体,再滚型工艺构成“U”状面板结构,其中部构成左、右相通的开口槽;自由状态下:隔离件两端形成“U”形左侧面和“U”形右侧面,工作状态:通过隔离件开口槽夹接硬质件内、外侧面而隔离管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充分利用材料性能,优化结构基础上进行的设计,具有轻量化、结构巧妙和实用等优点;并保证了装配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等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线与硬质件间隔离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隔离件,具体的说是一种管线与硬质件间隔离件,属于设备保护

技术介绍
随着我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同时对设备上维护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有些设备中存在很多管线和硬质件,既没有合理规划和管理,也存在一盘散乱或多重穿梭于硬质件间,由于存在相对运动或振动会产生摩擦,有可能造成管线破损,存在安全隐患,势必也不能确保管线使用寿命、以及安全使用。例如:汽车上管线按系统可分为:电器线束,空调管路,燃油管路,进气管路,转向管路,制动管路,排气管路,冷却管路,汽车管路线束分布在整车的各个区域,当管路/线束与底盘车架纵梁或横梁有相对运动或振动易产生摩擦,那么迫切需要隔离保护管线与硬质件触接,以及合理固定、安全可靠并能提升整车上零部件的布局美观性。本技术的隔离件将用于汽车底盘管线布置上,起到隔离防护的作用。本技术在其它领域的管线与硬质件合理布置上也能充分利用材料性能,优化结构基础上进行设计,具有轻量化、结构巧妙和实用等优点。隔离件保证了装配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等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管线与硬质件间隔离件,最终起到保护管线功能。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管线与硬质件间隔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与所述硬质件间具有隔离件,所述隔离件包括金属骨架和包裹金属骨架外部的包裹件,所述金属骨架和包裹件通过模压挤出合为一体,再滚型工艺构成“U”状面板结构,其中部构成左、右相通的开口槽;自由状态下:隔离件两端形成“U”形左侧面和“U”形右侧面,工作状态:通过隔离件开口槽夹接硬质件内、外侧面而隔离管线。进一步的,所述隔离件与硬质件内、外侧面形成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隔离件长大于管线直径。进一步的,所述隔离件左、右侧端内侧分别具有防脱结构,所述防脱结构采用齿状折钩,齿状折钩呈左、右两两相对布置且与隔离件一体相连。进一步的,所述齿状折钩位于“U”状面板高的三分之一处;齿状折钩内折边与“U”形内侧边构成78°角,齿状折钩外折边与“U”形内侧边构成135°角。进一步的,所述金属骨架为自由塑形并呈薄片状,其厚度1mm。进一步的,所述包裹件采用塑料或尼龙材质。进一步的,所述塑料件为改性聚氯乙烯塑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隔离件结构简单、装配实施也很方便,起到避免管线与硬质件的金属锐边直接接触摩擦,很好地对管线起到一种隔离和保护作用。本技术在充分利用材料性能,优化结构基础上进行的设计,具有轻量化、结构巧妙和实用等优点;隔离件也保证了装配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等要求。本技术结构合理且制作成本低,适于批量生产,能够满足需要开展此项产品的市场推广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在自由状态下“U”左侧面或“U”右侧面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在工作状态下装配示意图。附图解释:1-隔离件,2-金属骨架,3-包裹件,4-开口槽,5-齿状折钩,A-管线,B-硬质件。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管线与硬质件间隔离件,结构如图1-图3所示;结合图1:隔离件1包括金属骨架2和包裹金属骨架2外部的包裹件3,金属骨架2和包裹件3通过模压挤出合为一体,再滚型工艺构成“U”状面板结构,其中部构成左、右相通的开口槽4;自由状态下:隔离件1两端形成“U”形左侧面和“U”形右侧面,结合图3:工作状态:通过隔离件1开口槽4夹接硬质件B内、外侧面而隔离管线A,隔离件1与硬质件B内、外侧面形成可拆卸连接,并且隔离件1长大于管线A直径。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隔离件1左、右侧端防脱结构采用齿状折钩5,齿状折钩5呈左、右两两相对布置且与隔离件1一体相连;再结合图3:工作中,两侧齿状折钩5呈对咬合状,其咬紧在硬质件B上,由于齿状折钩5设计成倒向开口槽底的方向,在隔离件1有脱开硬质件B的趋势(方向)时,齿状折钩5将起到增加摩擦阻力,阻止隔离件1滑脱的作用。结合图1、2:齿状折钩5位于“U”状面板高的三分之一处;齿状折钩5内折边与“U”形内侧边构成78°角,齿状折钩5外折边与“U”形内侧边构成135°角;其中,金属骨架2为自由塑形并呈薄片状,其厚度1mm;包裹件3采用塑料或尼龙材质,其中所述的塑料件为改性聚氯乙烯塑料。当遇到管线A与硬质件B相接触时,直接将隔离件1开口槽4夹接硬质件B内、外侧面上,对应齿状折钩5紧贴在硬质件B上,同时两齿状折钩5也能紧咬硬质件B内、外侧面,因而起到防脱作用,从而达到隔离管线A与硬质件B目的。本技术隔离护套设计巧妙、装配方便、使用可靠,通过了试验和生产的验证,也起到了隔离和保护要求。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线与硬质件间隔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与所述硬质件间具有隔离件,所述隔离件包括金属骨架和包裹金属骨架外部的包裹件,所述金属骨架和包裹件通过模压挤出合为一体,再滚型工艺构成“U”状面板结构,其中部构成左、右相通的开口槽;自由状态下:隔离件两端形成“U”形左侧面和“U”形右侧面,工作状态:通过隔离件开口槽夹接硬质件内、外侧面而隔离管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线与硬质件间隔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与所述硬质件间具有隔离件,所述隔离件包括金属骨架和包裹金属骨架外部的包裹件,所述金属骨架和包裹件通过模压挤出合为一体,再滚型工艺构成“U”状面板结构,其中部构成左、右相通的开口槽;自由状态下:隔离件两端形成“U”形左侧面和“U”形右侧面,工作状态:通过隔离件开口槽夹接硬质件内、外侧面而隔离管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线与硬质件间隔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与硬质件内、外侧面形成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线与硬质件间隔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长大于管线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线与硬质件间隔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杨情操魏崇帆张汤赟李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