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及软包锂离子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2494358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流体。所述集流体为类石墨烯/金属膜集流体,其包括类石墨烯膜和设置于所述类石墨烯膜底部表面的金属膜,其中所述类石墨烯膜的厚度介于6‑10μm之间,所述金属层的厚度不大于5μm;所述类石墨烯膜为进行了亲水处理的石墨烯膜。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集流体具有厚度小、质量低、导电率高等特点。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其制备方法及软包锂离子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及软包锂离子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的
的,集流体及集流体膜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还涉及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软包锂离子电池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圆柱电池和扣式电池,软包电池以其比能量更大、可塑性更强、安全性更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器件和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等众多领域。目前,人们对软包电池产品的要求与日俱增,现有的软包电池正负极片所采用的集流体分别为金属铝箔和铜箔,金属集流体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金属的密度大,在整个电池中占比重也大,严重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二金属的导热性较差,尤其是电芯较厚时,软包锂离子电池内部产生的热量难以快速散出,导致电解液分解;热量过大时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因此提供一种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的软包锂离子电池十分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的集流体。一种集流体,所述集流体为类石墨烯/金属膜集流体,其包括类石墨烯膜和设置于所述类石墨烯膜底部表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为类石墨烯/金属膜集流体,其包括类石墨烯膜和设置于所述类石墨烯膜底部表面的金属膜,其中所述类石墨烯膜的厚度介于6-10μm之间,所述金属层的厚度不大于5μm;所述类石墨烯膜为进行了亲水处理的石墨烯膜,所述类石墨烯/金属膜的厚度介于6-15μm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为类石墨烯/金属膜集流体,其包括类石墨烯膜和设置于所述类石墨烯膜底部表面的金属膜,其中所述类石墨烯膜的厚度介于6-10μm之间,所述金属层的厚度不大于5μm;所述类石墨烯膜为进行了亲水处理的石墨烯膜,所述类石墨烯/金属膜的厚度介于6-15μm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亲水性处理的方法可以为等离子体表面处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类石墨烯层的厚度为8μm,所述金属层为5μm。


4.一种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类石墨烯并且对所述类石墨烯进行轧制得到类石墨烯膜;
S2,将在上一步中得到的类石墨烯膜进行亲水改性处理,从而得到表面亲水的类石墨烯膜;
S3,将在上一步中得到的类石墨烯表面镀一层金属膜得到类石墨烯/金属膜集流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流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对所述类石墨烯进行亲水处理的方法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方法。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流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制备类石墨烯膜采用氧化石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大平杨金龙李伦赵瑜玮舒威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