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车转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313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衡车转轴,包括左轴座、销钉、转轴连接杆、第一垫片、限位圈、铜套、右轴座、卡环、第二垫片、第三垫片、第一脊形部和第二脊形部,所述转轴连接杆穿过左轴座和右轴座,且转轴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左轴座和右轴座转动连接,所述左轴座的外侧形成有向外凸出的第一脊形部,且第一脊形部延伸至左轴座的两端,所述右轴座的外侧形成有向外凸出的第二脊形部,且第二脊形部延伸至右轴座的两端,所述第二脊形部的端部开设的弧形槽孔内部安装有销钉,且销钉与该弧形槽孔滑动连接,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平衡车在转动过程中的灵活性,而且受力均衡,大大提高了用户的骑行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衡车转轴
本技术涉及转轴
,具体为一种平衡车转轴。
技术介绍
平衡车是由多种结构组装而成,其中转轴是整个平衡车结构中至关重要的,转轴、顾名思义即是连接产品零部主件必须用到的、用于转动工作中既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的轴称为转轴,在使用平衡车的过程中,转轴的好坏直接影响平衡车的使用效果,传统中的转轴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不利于限制转动角度,且受力不均衡,降低了用户的骑行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衡车转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衡车转轴,包括左轴座、销钉、转轴连接杆、第一垫片、限位圈、铜套、右轴座、卡环、第二垫片、第三垫片、第一脊形部和第二脊形部,所述转轴连接杆穿过左轴座和右轴座,且转轴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左轴座和右轴座转动连接,所述左轴座的外侧形成有向外凸出的第一脊形部,且第一脊形部延伸至左轴座的两端,所述右轴座的外侧形成有向外凸出的第二脊形部,且第二脊形部延伸至右轴座的两端,所述第二脊形部的端部开设的弧形槽孔内部安装有销钉,且销钉与该弧形槽孔滑动连接,所述转轴连接杆对应第一脊形部的另一端与限位圈的内部套接固定连接,且转轴连接杆对应第一脊形部的另一端与限位圈均位于铜套的内部,所述铜套位于右轴座的内部,且铜套铜套的两端与右轴座的内部两端连接处分别安装有第二垫片和第三垫片,所述第二垫片位于靠近左轴座的一侧,所述铜套对应转轴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卡环的内部卡合,且卡环位于右轴座内部对应左轴座的另一侧。进一步的,所述左轴座和右轴座的两侧一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左轴座和右轴座的两侧中心处以及两侧一端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左轴座的底端冲压有两个方形凹槽。进一步的,所述转轴连接杆和销钉靠近左轴座的一端均开设有滚花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脊形部的端部插设固定有销钉,所述第二脊形部的端部开设有弧形槽孔,且弧形槽孔与转轴连接杆同轴心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转轴连接杆对应第一脊形部的另一端中心一侧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部安装有第一垫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技术,利用第二脊形部上开设有的弧形槽孔,对销杆进行限位,令左轴座和右轴座同时在预设角度内相对翻转,提高了平衡车转动过程中的灵活性,而且受力均衡,大大提高了用户的骑行体验。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轴座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左轴座;2、销钉;3、转轴连接杆;4、第一垫片;5、限位圈;6、铜套;7、右轴座;8、卡环;9、第二垫片;10、第三垫片;11、第一脊形部;12、第二脊形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平衡车转轴,包括左轴座1、销钉2、转轴连接杆3、第一垫片4、限位圈5、铜套6、右轴座7、卡环8、第二垫片9、第三垫片10、第一脊形部11和第二脊形部12,左轴座1和右轴座7的两侧一端均开设有凹槽,左轴座1和右轴座7的两侧中心处以及两侧一端均开设有安装孔,左轴座1的底端冲压有两个方形凹槽,有利于安装,转轴连接杆3穿过左轴座1和右轴座7,且转轴连接杆3的两端分别与左轴座1和右轴座7转动连接,转轴连接杆3和销钉2靠近左轴座1的一端均开设有滚花槽,便于紧固连接,左轴座1的外侧形成有向外凸出的第一脊形部11,且第一脊形部11延伸至左轴座1的两端,右轴座7的外侧形成有向外凸出的第二脊形部12,且第二脊形部12延伸至右轴座7的两端,第一脊形部11的端部插设固定有销钉2,第二脊形部12的端部开设有弧形槽孔,且弧形槽孔与转轴连接杆3同轴心设置,有利于转动,第二脊形部12的端部开设的弧形槽孔内部安装有销钉2,且销钉2与该弧形槽孔滑动连接,转轴连接杆3对应第一脊形部11的另一端中心一侧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部安装有第一垫片4,转轴连接杆3对应第一脊形部11的另一端与限位圈5的内部套接固定连接,且转轴连接杆3对应第一脊形部11的另一端与限位圈5均位于铜套6的内部,铜套6位于右轴座7的内部,且铜套6铜套6的两端与右轴座7的内部两端连接处分别安装有第二垫片9和第三垫片10,第二垫片9位于靠近左轴座1的一侧,铜套6对应转轴连接杆3的另一端与卡环8的内部卡合,且卡环8位于右轴座7内部对应左轴座1的另一侧;当使用该技术时,人工分别使左轴座1和右轴座7通过螺栓固定在踏板上即可使用该技术,且在使用该技术的过程中,利用第二脊形部12上开设有的弧形槽孔,对销钉2进行限位,有利于使左轴座1和第一垫片4在预设角度内相对翻转,提高了平衡车转动过程中的灵活性,且受力均衡,大大提高了用户的骑行体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衡车转轴,包括左轴座(1)、销钉(2)、转轴连接杆(3)、第一垫片(4)、限位圈(5)、铜套(6)、右轴座(7)、卡环(8)、第二垫片(9)、第三垫片(10)、第一脊形部(11)和第二脊形部(1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连接杆(3)穿过左轴座(1)和右轴座(7),且转轴连接杆(3)的两端分别与左轴座(1)和右轴座(7)转动连接,所述左轴座(1)的外侧形成有向外凸出的第一脊形部(11),且第一脊形部(11)延伸至左轴座(1)的两端,所述右轴座(7)的外侧形成有向外凸出的第二脊形部(12),且第二脊形部(12)延伸至右轴座(7)的两端,所述第二脊形部(12)的端部开设的弧形槽孔内部安装有销钉(2),且销钉(2)与该弧形槽孔滑动连接,所述转轴连接杆(3)对应第一脊形部(11)的另一端与限位圈(5)的内部套接固定连接,且转轴连接杆(3)对应第一脊形部(11)的另一端与限位圈(5)均位于铜套(6)的内部,所述铜套(6)位于右轴座(7)的内部,且铜套(6)铜套(6)的两端与右轴座(7)的内部两端连接处分别安装有第二垫片(9)和第三垫片(10),所述第二垫片(9)位于靠近左轴座(1)的一侧,所述铜套(6)对应转轴连接杆(3)的另一端与卡环(8)的内部卡合,且卡环(8)位于右轴座(7)内部对应左轴座(1)的另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衡车转轴,包括左轴座(1)、销钉(2)、转轴连接杆(3)、第一垫片(4)、限位圈(5)、铜套(6)、右轴座(7)、卡环(8)、第二垫片(9)、第三垫片(10)、第一脊形部(11)和第二脊形部(1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连接杆(3)穿过左轴座(1)和右轴座(7),且转轴连接杆(3)的两端分别与左轴座(1)和右轴座(7)转动连接,所述左轴座(1)的外侧形成有向外凸出的第一脊形部(11),且第一脊形部(11)延伸至左轴座(1)的两端,所述右轴座(7)的外侧形成有向外凸出的第二脊形部(12),且第二脊形部(12)延伸至右轴座(7)的两端,所述第二脊形部(12)的端部开设的弧形槽孔内部安装有销钉(2),且销钉(2)与该弧形槽孔滑动连接,所述转轴连接杆(3)对应第一脊形部(11)的另一端与限位圈(5)的内部套接固定连接,且转轴连接杆(3)对应第一脊形部(11)的另一端与限位圈(5)均位于铜套(6)的内部,所述铜套(6)位于右轴座(7)的内部,且铜套(6)铜套(6)的两端与右轴座(7)的内部两端连接处分别安装有第二垫片(9)和第三垫片(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瑞迪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