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制程中面板的混色检测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4263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1:5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EL制程中面板的混色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混色检测方法包括:检测面板的第一区域的CIE坐标和第二区域的CIE坐标,其中,第一区域位于面板的发光面的中心,第二区域位于发光面且与第一区域互不重叠;计算第二区域的CIE坐标与第一区域的CIE坐标之间的差值坐标;比对差值坐标与预设的若干混色阈值坐标;以及根据比对结果判断第二区域是否存在混色。本申请基于CIE坐标进行混色判断,具备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能够保证检测过程的客观性,从而提高了检测准确度;另外,将存在混色的概率极小的第一区域的CIE坐标作为基准坐标,保证了基准坐标的可靠性,减少了后续比对流程中的误差,提高了检测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EL制程中面板的混色检测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EL制程中面板的混色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显示水平的不断提高,显示屏的制造技术不断革新,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面板逐渐成为了最炙手可热的新兴显示产品。在OLED显示面板的有机电致发光(OrganicElectroluminescence,EL)制程中,需要在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TFT)阵列基板上进行有机物的蒸镀。在现有的蒸镀过程中,将金属掩膜版覆盖在TFT阵列基板的表面,再将机物蒸镀至TFT阵列基板上的特定位置。然而,由于TFT阵列基板和金属掩膜版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而蒸镀区周围一般没有设置用于限制蒸镀范围的阻挡物,所以根据蒸镀沿直线的特性,蒸镀区的范围会扩大,从而引起蒸镀区的阴影效应,进而可能导致OLED显示面板混色现象的产生。现阶段,OLED显示面板在EL制程中的混色检测通常依靠人力目检方式来完成,即,首先通过面板点灯机台对OLED显示面板进行点亮,当OLED显示面板点亮后,再通过面板点灯机台对OLED显示面板进行拍照,最后由工作人员查看照片以判断OLED显示面板是否存在混色。但该种混色检测方式过于主观,容易产生误判,导致检测准确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检测准确度的EL制程中面板的混色检测方法及装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EL制程中面板的混色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br>检测面板的第一区域的CIE坐标和第二区域的CIE坐标,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面板的发光面的中心,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发光面且与所述第一区域互不重叠;计算所述第二区域的CIE坐标与所述第一区域的CIE坐标之间的差值坐标,其中,所述差值坐标包括若干差值参数;比对所述差值坐标与预设的若干混色阈值坐标,其中,每个所述混色阈值坐标包括与若干所述差值参数一一对应的若干混色阈值参数;以及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所述第二区域是否存在混色,其中,若所述比对结果为任一所述差值参数大于任一所述混色阈值坐标中对应的所述混色阈值参数,则判定所述第二区域存在混色,反之则判定所述第二区域不存在混色。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色检测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选取不同的所述第二区域重复上述的所有步骤;若任意一个所述第二区域存在混色,则判定所述面板存在混色。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检测面板的第一区域的CIE坐标和第二区域的CIE坐标”之前还包括:将所述发光面均匀划分为M×N个子区域;将所述发光面的正中心的m×n个所述子区域作为所述第一区域,将除所述第一区域之外的任意一个所述子区域或多个连通的所述子区域的组合作为所述第二区域;其中,M、N、m、n均为正整数,M大于m,N大于n。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检测面板的第一区域的CIE坐标和第二区域的CIE坐标”包括:检测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每个所述子区域的CIE坐标;将所述第一区域中所有的所述子区域的CIE坐标的平均值坐标作为所述第一区域的CIE坐标。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比对所述差值坐标与预设的若干混色阈值坐标”之前还包括:为每个所述混色阈值坐标设置对应的优先级;所述步骤“比对所述差值坐标与预设的若干混色阈值坐标”包括:按照所述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比对所述差值坐标和对应的所述混色阈值坐标。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色检测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述面板在CT制程中的混色检测结果;若判定所述面板在所述EL制程中存在混色,且判定所述面板在所述CT制程中不存在混色,则将每个所述混色阈值坐标中的若干所述混色阈值参数调大;若判定所述面板在所述EL制程中不存在混色,且判定所述面板在所述CT制程中存在混色,则将每个所述混色阈值坐标中的若干所述混色阈值参数调小。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检测面板的第一区域的CIE坐标和第二区域的CIE坐标”包括:使用面板点灯机台中的点灯装置对所述面板进行点亮;当所述面板点亮后,使用所述面板点灯机台中的相机对所述面板进行拍照,得到所述面板点亮后的照片;将所述照片输入至CIE坐标计算软件,计算所述第一区域的CIE坐标和所述第二区域的CIE坐标。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色检测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当所述面板点亮后,调整所述相机的白平衡参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EL制程中面板的混色检测装置,包括以下模块: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面板的第一区域的CIE坐标和第二区域的CIE坐标,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面板的发光面的中心,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发光面且与所述第一区域互不重叠;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二区域的CIE坐标与所述第一区域的CIE坐标之间的差值坐标,其中,所述差值坐标包括若干差值参数;比对模块,用于比对所述差值坐标与预设的若干混色阈值坐标,其中,每个所述混色阈值坐标包括与若干所述差值参数一一对应的若干混色阈值参数;以及第一判定模块,用于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所述第二区域是否存在混色,其中,若所述比对结果为任一所述差值参数大于任一所述混色阈值坐标中对应的所述混色阈值参数,则判定所述第二区域存在混色,反之则判定所述第二区域不存在混色。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色检测装置还包括以下模块:第二判定模块,用于选取不同的所述第二区域使上述的所有模块执行对应的动作以判定不同的所述第二区域是否存在混色,若任意一个所述第二区域存在混色,则判定所述面板存在混色。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EL制程中面板的混色检测方法及装置,通过将位于面板的发光面中心的第一区域的CIE坐标作为基准坐标,将位于发光面与第一区域互不重叠的第二区域的CIE坐标与基准坐标的差值坐标与预设的若干混色阈值坐标进行比对,从而判断第二区域是否存在混色。一方面,本方法及装置基于CIE坐标进行混色判断,相较于人力目检的方式,具备科学理论基础,能够保证检测过程的客观性,从而提高了检测准确度;另一方面,本方法及装置将混色概率极小的第一区域的CIE坐标作为基准坐标,保证了基准坐标的可靠性,减少了后续比对过程中的误差,提高了检测准确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EL制程中面板的混色检测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EL制程中面板的混色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EL制程中面板的混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检测面板的第一区域的CIE坐标和第二区域的CIE坐标,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面板的发光面的中心,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发光面且与所述第一区域互不重叠;/n计算所述第二区域的CIE坐标与所述第一区域的CIE坐标之间的差值坐标,其中,所述差值坐标包括若干差值参数;/n比对所述差值坐标与预设的若干混色阈值坐标,其中,每个所述混色阈值坐标包括与若干所述差值参数一一对应的若干混色阈值参数;以及/n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所述第二区域是否存在混色,其中,若所述比对结果为任一所述差值参数大于任一所述混色阈值坐标中对应的所述混色阈值参数,则判定所述第二区域存在混色,反之则判定所述第二区域不存在混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EL制程中面板的混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面板的第一区域的CIE坐标和第二区域的CIE坐标,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面板的发光面的中心,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发光面且与所述第一区域互不重叠;
计算所述第二区域的CIE坐标与所述第一区域的CIE坐标之间的差值坐标,其中,所述差值坐标包括若干差值参数;
比对所述差值坐标与预设的若干混色阈值坐标,其中,每个所述混色阈值坐标包括与若干所述差值参数一一对应的若干混色阈值参数;以及
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所述第二区域是否存在混色,其中,若所述比对结果为任一所述差值参数大于任一所述混色阈值坐标中对应的所述混色阈值参数,则判定所述第二区域存在混色,反之则判定所述第二区域不存在混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不同的所述第二区域重复权利要求1中的所有步骤;
若任意一个所述第二区域存在混色,则判定所述面板存在混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检测面板的第一区域的CIE坐标和第二区域的CIE坐标”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发光面均匀划分为M×N个子区域;
将所述发光面的正中心的m×n个所述子区域作为所述第一区域,将除所述第一区域之外的任意一个所述子区域或多个连通的所述子区域的组合作为所述第二区域;
其中,M、N、m、n均为正整数,M大于m,N大于n。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检测面板的第一区域的CIE坐标和第二区域的CIE坐标”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每个所述子区域的CIE坐标;
将所述第一区域中所有的所述子区域的CIE坐标的平均值坐标作为所述第一区域的CIE坐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比对所述差值坐标与预设的若干混色阈值坐标”之前还包括:
为每个所述混色阈值坐标设置对应的优先级;
所述步骤“比对所述差值坐标与预设的若干混色阈值坐标”包括:
按照所述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比对所述差值坐标和对应的所述混色阈值坐标。


6.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程谢威张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