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勇强专利>正文

一种热交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4105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热交换装置。具体说,是用来收集热能并将热能传递给介质的聚热管,适用于太阳能热水器上对水介质进行加热,也可用于对气体如压缩空气发动机的压缩空气进行加热。它含有聚热管。其特点是所述聚热管含有内管和外管,该内管和外管均为金属管,它们的横截面均为多角形。内管与外管间留有间距。其中,内管的外表面纵向有支撑筋,该支撑筋处于内管的角上并与外管的相应角对应。内、外管两端均有接口,接口上有通孔及封头,内、外管间的间距与通孔相通。内管与外管的间距内和接口内均有导热介质。这种热交换装置,使用寿命长。采用这种热交换装置的太阳能热水器,加热效果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具体说是用来收集热能并将热能传递给介质的聚热管, 适用于太阳能热水器上对水介质进行加热,也可用于对气体如压縮空气发动机的压縮空气进 行加热。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一些需要对液体介质或气体介质进行加热的场合,都设置有热交换装置。 例如,太阳能热水器上的聚热管就是这种热交换装置。目前,太阳能热水器上使用的聚热管都是圆管,且这种圆管为单层结构。虽然采用圆管 也可以实现聚热,以便对管内的自来水进行加热。但圆管的外表面面积有限,接收太阳光的 照射面积较小,因此,采用这种聚热管的太阳能热水器,对自来水的加热效果较差。又由于 这种聚热管为单层结构,在寒冷季节的阴天,其内的液体介质易结冰。 一旦聚热管内的液体 介质结冰,聚热管就易损坏,因此,这种聚热管的使用寿命不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
技术介绍
的缺陷、提供一种热交换装置。这种热交换装 置,使用寿命长。采用这种热交换装置的太阳能热水器,加热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热交换装置含有聚热管。其特点是所述聚热管含有内管和外管,该内管和 外管均为金属管,它们的横截面均为多角形。内管与外管间留有间距。其中,内管的外表面 纵向有支撑筋,该支撑筋处于内管的角上并与外管的相应角对应。内、外管两端均有接口, 接口上有通孔及封头,内、外管间的间距与通孔相通。内管与外管的间距内和接口内均有导 热介质。所述接口含有内管接口和外管接口。内管接口含有底座,底座的四周形状与内管内腔的 横截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且二者间呈密封状连接在一起。底座中间有通孔,通孔周围有向 外伸管。外管接口为筒状,其里端内侧面形状与外管外侧面形状相同且二者间呈密封状连接 在一起。外管外端有封盖,封盖四周与外管外端间呈密封状配合。封盖中心有通孔,底座上 的圆管穿入该通孔内。接口上的通孔处于外管接口的侧壁上。其中的通孔内配有接头,该接头为管状,其里端 外圆与通孔间呈密封状配合,其外端配有封头。 外伸管的外端固定有法兰。所述封头为管状,其外端呈封闭状,其里端内圆上和接头外端外圆上均有螺纹,二者间借助该螺纹呈密封且可拆卸状配合在一起。 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效果由于本技术的热交换装置其聚热管含有内管和外管,该内管和外管的横截面均为多 角形,使得它们的表面积大大增加,据计算,它们的表面积是圆管表面积的2倍。尤其是外 管,表面积一增加,其接收太阳光的面积就大,因此,采用这种热交换装置的太阳能热水器, 其加热效果就好。又由于在内管与外管的间距内和接口内均充有导热介质,即使在寒冷季节(零下3(TC以 下)的阴天,其内的液体介质也不会结冰。由于聚热管内的液体介质不会结冰,聚热管就不 易损坏,因此,这种聚热管的使用寿命较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热交换装置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热交换装置包括聚热管,该聚热管含有内管7和外管 8,该内管和外管均为金属管,它们的横截面均为多角形。在本实施例中,内管7和外管8的 横截面均为12角形。内管7与外管8间留有间距。其中,内管7的外表面纵向加工有支撑筋 10,该支撑筋处于内管7的角上并与外管8的相应角对应且相抵。内管7和外管8两端均设 置有接口,接口上加工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封头l,内管7和外管8间的间距与通孔相通。 在内管7与外管8的间距内和接口内均充有导热介质。其中,导热介质既可起到导热作用, 又可起到抗冻作用。其中的接口含有内管接口和外管接口 6。内管接口含有底座9,底座9的四周形状与内管 7内腔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且二者间呈密封状焊接接在一起。底座9中间加工有通 孔,通孔周围加工有外伸管4。外管接口6为筒状,其里端内侧面形状与外管8外侧面形状 相同且二者间呈密封状焊接接在一起。外管接口 6外端有封盖5,封盖5四周与外管接口 6 外端间呈密封状配合在一起。封盖5中心加工有通孔,底座9上的外伸管4穿过该通孔并伸 出在外。在外伸管4的外端还固定有法兰3。接口上的通孔处于外管接口 6的侧壁上。其中的通孔内配有接头2,该接头为管状,其 里端外圆与通孔间借助螺纹和密封圈呈密封状旋合在一起,其外端配有封头1。所述封头1 为管状,其外端呈封闭状,其里端内圆上和接头2外端外圆上均有螺纹,二者间借助该螺纹 呈密封且可拆卸状配合在一起。权利要求1. 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聚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热管含有内管(7)和外管(8),该内管和外管均为金属管,它们的横截面均为多角形;内管(7)与外管(8)间留有间距;其中,内管(7)的外表面纵向有支撑筋(10),该支撑筋处于内管(7)的角上并与外管(8)的相应角对应;内管(7)、外管(8)两端均有接口,接口上有通孔及封头(1),内管(7)、外管(8)间的间距与通孔相通;内管(7)与外管(8)的间距内和接口内均有导热介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含有内管接口和外管接口 (6);内管接口含有底座(9),底座(9)的四周形状与内管(7)内腔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且二者间呈密封状连接在一起;底座(9)中间有通孔,通孔周围有外伸管(4);外 管接口 (6)为筒状,其里端内侧面形状与外管(8)外侧面形状相同且二者间呈密封状连接 在一起;外管接口 (6)外端有封盖(5),封盖(5)四周与外管接口 (6)外端间呈密封状配 合;封盖(5)中心有通孔,底座(9)上的外伸管(4)穿过该通孔后伸出在外。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口上的通孔处于外管接口 (6)的 侧壁上;其中的通孔内配有接头(2),该接头为管状,其里端外圆与通孔间呈密封状配合, 其外端配有封头(1)。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外伸管(4)的外端固定有法兰(3)。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1)为管状,其外端呈封 闭状,其里端内圆上和接头(2)外端外圆上均有螺纹,二者间借助该螺纹呈密封且可拆卸状 配合在一起。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热交换装置。具体说,是用来收集热能并将热能传递给介质的聚热管,适用于太阳能热水器上对水介质进行加热,也可用于对气体如压缩空气发动机的压缩空气进行加热。它含有聚热管。其特点是所述聚热管含有内管和外管,该内管和外管均为金属管,它们的横截面均为多角形。内管与外管间留有间距。其中,内管的外表面纵向有支撑筋,该支撑筋处于内管的角上并与外管的相应角对应。内、外管两端均有接口,接口上有通孔及封头,内、外管间的间距与通孔相通。内管与外管的间距内和接口内均有导热介质。这种热交换装置,使用寿命长。采用这种热交换装置的太阳能热水器,加热效果好。文档编号F28D7/10GK201266031SQ20082018549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7日专利技术者靖 李, 李勇康, 李勇强, 李勇良 申请人:李勇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聚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热管含有内管(7)和外管(8),该内管和外管均为金属管,它们的横截面均为多角形;内管(7)与外管(8)间留有间距;其中,内管(7)的外表面纵向有支撑筋(10),该支撑筋处于内管(7)的角上并与外管(8)的相应角对应;内管(7)、外管(8)两端均有接口,接口上有通孔及封头(1),内管(7)、外管(8)间的间距与通孔相通;内管(7)与外管(8)的间距内和接口内均有导热介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靖李勇康李勇良李勇强
申请(专利权)人:李勇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