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立超专利>正文

热管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3688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油田污水废热驱动双吸收式制冷工艺中使用的设备,尤其是一种热管换热器。提供了一种防腐、防垢应用于制冷技术中的热管换热器。热管换热器包括上腔、下腔和石墨管18,上腔和下腔平行但不联通并分别设有进出口,上腔装有溴化锂溶液,下腔装有热流体,石墨管18垂直穿过上腔和下腔并为管状结构内部充有工质,石墨管18的两端密封。(*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油田污水废热驱动双吸收式制冷工艺中使用的设备,尤其是一种热管换热器。二
技术介绍
我国有大量的油田分离原油后的污水回注,仅胜利油田就3亿吨/年。这些原油分离后的污水一般都浪费掉了没有得到很好的再利用。另外关于制冷技术方面,专利申请93201580.8叙述了一种以氨为制冷剂,水为吸收剂的吸收式制冷技术,由于氨水吸收式制冷机运行压力高、系统复杂、效率低、有毒及未提供廉价、防腐、防垢的非金属换热器等因素,12年来未能得到推广应用。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腐蚀、防结垢的应用于制冷技术中的热管换热器。热管换热器包括上腔、下腔和石墨管18,上腔和下腔平行但不联通并分别设有进出口,上腔装有溴化锂溶液,下腔装有热流体,石墨管18垂直穿过上腔和下腔并为管状结构内部充有工质,石墨管18的两端密封。采用上述结构后的热管换热器,由于装有石墨管能够起到防腐、防垢的作用。四附图说明附图为热管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例热管换热器包括上腔、下腔和石墨管18,上腔和下腔平行但不联通并分别设有进出口,上腔装有溴化锂溶液,下腔装有热流体,石墨管18垂直穿过上腔和下腔并为管状结构内部充有工质,石墨管18的两端密封。权利要求1.一种热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管换热器包括上腔、下腔和石墨管(18),上腔和下腔平行但不联通并分别设有进出口,上腔装有溴化锂溶液,下腔装有热流体,石墨管(18)垂直穿过上腔和下腔并为管状结构内部充有工质,石墨管(18)的两端密封。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油田污水废热驱动双吸收式制冷工艺中使用的设备,尤其是一种热管换热器。提供了一种防腐、防垢应用于制冷技术中的热管换热器。热管换热器包括上腔、下腔和石墨管18,上腔和下腔平行但不联通并分别设有进出口,上腔装有溴化锂溶液,下腔装有热流体,石墨管18垂直穿过上腔和下腔并为管状结构内部充有工质,石墨管18的两端密封。文档编号F28D15/02GK2909147SQ200620112178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0日专利技术者周立超, 廉庆存, 赵兴龙, 朱学臣, 党良昌 申请人:周立超, 赵兴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管换热器包括上腔、下腔和石墨管(18),上腔和下腔平行但不联通并分别设有进出口,上腔装有溴化锂溶液,下腔装有热流体,石墨管(18)垂直穿过上腔和下腔并为管状结构内部充有工质,石墨管(18)的两端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立超廉庆存赵兴龙朱学臣党良昌
申请(专利权)人:周立超赵兴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