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钊专利>正文

一种密封箱防漏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349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封箱防漏检测装置,其结构包括底限道、气缸、检测箱、压固顶、置放箱,置放箱置于底限道内部且活动连接,气缸固定于检测箱外表面,压固顶安装于置放箱正上方,通过检测箱的控制使得压固顶往置放箱内部进行压迫,其在对内部进行注气时,内部的膨囊将会把前顶头外扩的力给支撑开,大面位置于外侧与外物一并接触,能够在其漏气持续输出的情况下,往内收缩来了解防漏检测的情况,内部持续漏气会对抵杆进行推动,后端抵触的后顶块将会通过受力块来承受衔接部位的力,从而往内部的一个位置进行抵触,其弯角条固定住隔胶层弯曲的角,使其受力块能够往内部凹陷一定距离,能够在抵触泄漏部位时,对其进行压迫的情况下及时的释放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封箱防漏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防漏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密封箱防漏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其密封箱是由两半箱体合并组合在一起的,要求两半的壳体有防漏的效果,并且之间的缝隙防漏条也要有防漏的效果,通过设备对其对半拆卸进行检测。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密封箱防漏检测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当箱体被压制住,对内部进行气密检测时,衔接在表面上的橡胶条是有韧性的,在只有壳体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内部进行气密操作,其橡胶条将会有所外撑漏气,从而使其检测出现误差,并且检测不出橡胶条的防漏效果。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密封箱防漏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当箱体被压制住,对内部进行气密检测时,衔接在表面上的橡胶条是有韧性的,在只有壳体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内部进行气密操作,其橡胶条将会有所外撑漏气,从而使其检测出现误差,并且检测不出橡胶条的防漏效果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密封箱防漏检测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其结构包括底限道、气缸、检测箱、压固顶、置放箱。所述置放箱置于底限道内部且活动连接,所述气缸固定于检测箱外表面,所述压固顶安装于置放箱正上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置放箱包括下注口、抵角、外兜壳、内置格,所述下注口贯穿于外兜壳内部,所述抵角与外兜壳相连接,所述内置格嵌入于外兜壳内部,所述抵角设有两个且对称分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抵角包括后顶块、间口、抵杆,所述间口安装于两个抵杆之间,所述抵杆与后顶块相连接,所述抵杆设有四个,所述间口设有三个。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抵杆包括硬层、主力块、聚力角、抵头,所述硬层贴合于主力块外表面,所述主力块与聚力角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聚力角远离主力块的一端与抵头相连接,所述抵头为半圆形结构,所述硬层设有两个且具有一定的硬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抵头包括弧口、膨囊、前顶头,所述膨囊嵌入于弧口内部,所述前顶头抵在弧口内壁,所述膨囊为椭圆形结构,所述前顶头呈三角形结构,所述弧口为弧形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顶块包括后弧条、受力块、胶头,所述胶头与受力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受力块与后弧条相连接,所述胶头由橡胶材质所制成,具有一定的韧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弧条包括内凹口、倾向角、弯角条、隔胶层,所述弯角条与隔胶层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倾向角嵌入于隔胶层内部,所述隔胶层与内凹口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倾向角为三角形结构且设有两个,所述弯角条呈弧形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弯角条包括受力条、回力板,所述回力板嵌入于受力条内部,所述受力条呈月牙型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检测箱的控制使得压固顶往置放箱内部进行压迫,其在对内部进行注气时,其压于底端的橡胶圈将会被气推往外扩张,在橡胶圈外扩的同时将会压于前顶头上,内部的膨囊将会把前顶头外扩的力给支撑开,大面位置于外侧与外物一并接触,在抵压住橡胶圈的同时,能够在其漏气持续输出的情况下,往内收缩来了解防漏检测的情况。2.内部持续漏气会对抵杆进行推动,后端抵触的后顶块将会通过受力块来承受衔接部位的力,将全方位承受外力,从而往内部的一个位置进行抵触,其弯角条固定住隔胶层弯曲的角,使其受力块能够往内部凹陷一定距离,能够在抵触泄漏部位时,对其进行压迫的情况下及时的释放开。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密封箱防漏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置放箱的右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抵角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抵杆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抵头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后顶块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后弧条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弯角条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底限道-11、气缸-22、检测箱-33、压固顶-44、置放箱-55、下注口-w11、抵角-w22、外兜壳-w33、内置格-w44、后顶块-101、间口-202、抵杆-303、硬层-x1、主力块-x2、聚力角-x3、抵头-x4、弧口-e01、膨囊-e02、前顶头-e03、后弧条-m1、受力块-m2、胶头-m3、内凹口-001、倾向角-002、弯角条-003、隔胶层-004、受力条-g21、回力板-g2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密封箱防漏检测装置,其结构包括底限道11、气缸22、检测箱33、压固顶44、置放箱55。所述置放箱55置于底限道11内部且活动连接,所述气缸22固定于检测箱33外表面,所述压固顶44安装于置放箱55正上方。其中,所述置放箱55包括下注口w11、抵角w22、外兜壳w33、内置格w44,所述下注口w11贯穿于外兜壳w33内部,所述抵角w22与外兜壳w33相连接,所述内置格w44嵌入于外兜壳w33内部,所述抵角w22设有两个且对称分布,所述抵角w22对所处理部位的橡胶环进行抵压,外兜壳w33限制了内部放置的最大范围。其中,所述抵角w22包括后顶块101、间口202、抵杆303,所述间口202安装于两个抵杆303之间,所述抵杆303与后顶块101相连接,所述抵杆303设有四个,所述间口202设有三个,所述间口202在衔接部位承受外界的硬性力时,将会给予其一定的活动空间缓冲,抵杆303对所抵触的外力,进行一定力的聚集,从而往内部进行施展。其中,所述抵杆303包括硬层x1、主力块x2、聚力角x3、抵头x4,所述硬层x1贴合于主力块x2外表面,所述主力块x2与聚力角x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聚力角x3远离主力块x2的一端与抵头x4相连接,所述抵头x4为半圆形结构,所述硬层x1设有两个且具有一定的硬度,所述聚力角x3将其衔接部位所承受到的力,进行一个位置上的引导,主力块x2贴于受力端的内部起到全面承受的作用。其中,所述抵头x4包括弧口e01、膨囊e02、前顶头e03,所述膨囊e02嵌入于弧口e01内部,所述前顶头e03抵在弧口e01内壁,所述膨囊e02为椭圆形结构,所述前顶头e03呈三角形结构,所述弧口e01为弧形结构,所述前顶头e03大面位置于外侧与外物一并接触,膨囊e02让外层有一个外扩的力,弧口e01根据外层所承受的力进行摆动弯曲。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本专利技术中,将密封箱分半放置于置放箱55内部,通过检测箱33的控制使得压固顶44往置放箱55内部进行压迫,将其物件进行压固,其置于内置格w44内部的物件将会口格往下,通过下注口w11将其气体置入用来检测密封效果,其在对内部进行注气时,其压于底端的橡胶圈将会被气推往外扩张,环绕于周边的抵角w22将会对其进行抵压,由后顶块101固定延伸开的抵杆303对其进行抵触,让抵头x4最先抵触在橡胶圈上,在橡胶圈外扩的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封箱防漏检测装置,其结构包括底限道(11)、气缸(22)、检测箱(33)、压固顶(44)、置放箱(55),其特征在于:/n所述置放箱(55)置于底限道(11)内部且活动连接,所述气缸(22)固定于检测箱(33)外表面,所述压固顶(44)安装于置放箱(55)正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箱防漏检测装置,其结构包括底限道(11)、气缸(22)、检测箱(33)、压固顶(44)、置放箱(55),其特征在于:
所述置放箱(55)置于底限道(11)内部且活动连接,所述气缸(22)固定于检测箱(33)外表面,所述压固顶(44)安装于置放箱(55)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箱防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放箱(55)包括下注口(w11)、抵角(w22)、外兜壳(w33)、内置格(w44),所述下注口(w11)贯穿于外兜壳(w33)内部,所述抵角(w22)与外兜壳(w33)相连接,所述内置格(w44)嵌入于外兜壳(w33)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封箱防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角(w22)包括后顶块(101)、间口(202)、抵杆(303),所述间口(202)安装于两个抵杆(303)之间,所述抵杆(303)与后顶块(10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密封箱防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杆(303)包括硬层(x1)、主力块(x2)、聚力角(x3)、抵头(x4),所述硬层(x1)贴合于主力块(x2)外表面,所述主力块(x2)与聚力角(x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钊
申请(专利权)人:许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