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热交换
,尤其是一种蓄热换热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换热器可分为间壁式换热器和混合式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又有管 式、板式、翅片式等形式,混合式换热器有冷却塔、气体洗涤塔等形式。这些 换热器在原理、结构和性能上都有较大的差别,但是均只能用于两种介质之间 的热交换,不能实现三种以上介质之间的热交换。在蓄热
,在使用蓄热材料的情况下,为了实现热量的有效储存和 释放,不仅需要涉及三种介质的换热器,而且在使用固态蓄热材料时需进行固、 液、气或者固、液、液三种形态介质之间的换热。现有的换热器技术中也有口J" 以进行三种介质换热的换热器技术,如为可以使三种介质进行换热的 钎焊板式换热器,专利号为200510080502. 0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三种介质的换热, 但这些换热器均只适用于三种流体介质之间的换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换热器只能进行两种介质或三种流体介 质之间的热交换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同时进行固、液、气或者固、液、液三种 形态介质之间的换热的蓄热换热器。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蓄热换热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热换热器,包括有壳体(5),在该壳体(5)上开设有第一流体入口(2)和第一流体出口(1),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5)内平行交错焊接有多排换热单元(7),相邻换热单元(7)之间以及换热单元(7)与壳体(5)内壁之间均预留有空间, 该空间形成第一流体换热通道(8),该第一流体换热通道(8)首末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流体出口(1)和第一流体入口(2)连通; 所述换热单元(7)内布设有换热管(6),所述不同排换热管(6)内形成第二流体换热通道(12),在所述壳体(5)上 开设有第二流体入口(4)和第二流体出口(3),该第二流体换热通道(12)首末两端分别与所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德青,石海民,李栋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