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清淤控制方法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7月29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710633866.X,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具有泥水分离的水利清淤设备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
,特别地,涉及一种水利清淤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水利是汉语词汇,意思是对水力资源的开发和防止水灾。出自《吕氏春秋·慎人》:“掘地财,取水利。”高诱注:“水利,濯灌。”、《史记·河渠书》:“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宋·叶适《法度总论三·监司》:“提举司则督责茶盐,用法苛惨;至常平义仓、水利农田则置而不顾。”。水利清淤是指通过机械设备,将沉积河底的淤泥吹搅成混浊的水状,随河水流走,从而起到疏通的作用。河道淤积己日益影响到防洪、排涝、灌溉、供水、通航等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恢复河道正常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进行河道清淤疏浚工程。使河道通过治理变深、变宽,河水变清,群众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达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在现有技术中,水利清淤一般是通过吸泥船来实现清淤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清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控制方法基于一清淤设备来实现,所述清淤控制方法包括:/nS1,在进行吸泥工作时,将吸泥罩8放置到河道内,启动吸泥泵11,吸泥泵11将河道内的淤泥吸出,随着吸泥工作的不断进行,需要使吸泥罩8下降才能吸到下侧的淤泥,其具体做法为:启动第一电机504,第一电机504带动螺纹杆503转动,与螺纹杆503相配合的移动块505在移动槽502内向下运动,带动吸泥罩8位置的下降,从而可以吸到更深层的淤泥;吸泥结束后,使第一电机504输出轴反向转动即可实现吸泥罩8的上升;/nS2,在吸泥泵11工作时,分离筛网14时位于软管9上端的上方,当吸泥结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清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控制方法基于一清淤设备来实现,所述清淤控制方法包括:
S1,在进行吸泥工作时,将吸泥罩8放置到河道内,启动吸泥泵11,吸泥泵11将河道内的淤泥吸出,随着吸泥工作的不断进行,需要使吸泥罩8下降才能吸到下侧的淤泥,其具体做法为:启动第一电机504,第一电机504带动螺纹杆503转动,与螺纹杆503相配合的移动块505在移动槽502内向下运动,带动吸泥罩8位置的下降,从而可以吸到更深层的淤泥;吸泥结束后,使第一电机504输出轴反向转动即可实现吸泥罩8的上升;
S2,在吸泥泵11工作时,分离筛网14时位于软管9上端的上方,当吸泥结束后,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转轴124转动,第二转轴124带动齿轮123转动,齿轮123驱动与之相啮合的齿条122向下运动,从而对分离壳体4内部的淤泥和污水进行压缩,则污水可以从分离筛网14中通过,而大部分淤泥无法从分离筛网14上通过,则淤泥会被留在分离筛网14的下方,由此便可以将淤泥中的大部分污水分层,便于对淤泥进行后续处理和再利用;
S3,淤泥与污水被分层后,启动第三电机132,第三电机132带动第三转轴133转动,第三转轴133带动排水柱139转动,排水柱139上布置的螺旋绞龙136可以将分离筛网14中间处的污水提升上去,然后通过第二通孔134进入到空腔135内,最后再从排水套筒131内排出,从而实现了淤泥和污水的有效分离;
S4,分离结束后,打开第一阀门16,分离后的淤泥通过连通管15进入到干燥壳体17内部,此时对加热板21内的加热电阻丝进行通电处理,使加热板21能够产生热量,对淤泥进行干燥处理;与此同时,启动第四电机18,第四电机18带动第四转轴19转动,第四转轴19上布置的扰动杆22的淤泥进行扰动,使淤泥受热均匀,则淤泥中的水分可以较快的挥发处理,继而得到干燥后的淤泥,干燥后的淤泥可以作为有机肥料来使用,使废物得到充分的利用,有效减轻了河道压力,同时还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所述清淤设备包括底座,底座下侧固定连接有四个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侧右部固定连接有分离壳体,分离壳体右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深度调节装置,深度调节装置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钢管,钢管底端固定连接有吸泥罩,钢管顶端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上端与分离壳体内顶部相连通,且软管上设置有吸泥泵,所述第一支撑板上侧的分离壳体侧壁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吸泥泵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所述分离壳体内设置有分离滤网,分离滤网呈圆弧状,所述分离滤网的两端均连接有运动装置;所述分离滤网的中间处固定连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