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航道内船舶成组待闸及调度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3149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引航道内船舶成组待闸及调度方法,利用在闸前引航道设置船舶停泊储备区、虚拟编队区、虚拟待闸区三个成组待闸区其多个成组待闸泊位,分别供同一闸次多个单船组成的成组待闸单元进行待闸。相应地,船舶在单向同步移泊进闸前的调度方式,采用由近坝锚地→停泊储备区→虚拟编队区→虚拟待闸区→闸室的调度方法,同时在引航道内依次完成组船舶的停泊、编队、待闸三种连续动作与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航道内船舶成组待闸及调度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运交通运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引航道内船舶成组待闸及调度方法。
技术介绍
船闸是船舶克服河流上下游水位落差的船行通道,是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部分枢纽船闸由于船舶过闸需求旺盛,过闸需求超过船闸设计通过能力,成为航运枢纽通航的主要“瓶颈”,造成船舶待闸积压的常态化趋势,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如何提高船闸通过能力、缓解待闸压力是当前面临的问题之一。为提高船闸通航效率,在船闸运行后期可以采取改变通航组织调度方式、优化船闸闸阀门运行参数、缩短船闸停航检修时间等方法。近年来,船舶发展呈现以单船、船型多样化为主,按照传统过闸方法,所有船舶需在引航道靠船墩处待闸,当船闸人字门开终后逐艘、依次进闸,船舶进闸时间长,严重制约了船闸通过能力的提高。一种船舶通过船闸同步移泊的运行调度方法(专利申请号:201910318978)解决了一组待闸单元的多艘船舶整体移泊的问题,大大减少了船舶进出闸室时间,船闸过闸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但该方法没有涉及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航道内船舶成组待闸及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在引航道储备多组待闸单元的船舶、且在毗邻船闸进口附近按虚拟闸室进行组队,使船舶快速进入船闸以满足快速过闸的要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航道内船舶成组待闸及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在引航道储备多组待闸单元的船舶、且在毗邻船闸进口附近按虚拟闸室进行组队,使船舶快速进入船闸以满足快速过闸的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引航道内船舶成组待闸及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引航道内船舶成组待闸由虚拟待闸区(1)、虚拟编队区(2)和停泊储备区(3)三个部分组成,对应的待闸单元数量分别为虚拟待闸单元数量N1、虚拟编队单元数量N2、停泊储备单元数量N3,成组待闸单元总数量N=N1+N2+N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引航道内船舶成组待闸及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组待闸单元总数量由下式确定:



其中:<>表示向上取整;
T=4t门+t进+2t水+2t闸+t出
式中:N为成组待闸单元总数量;T禁为上、下游航道不良天气影响的禁航时间;t1为一组待闸单元所有船舶自锚地至引航道并完成编队的时间;T为一组待闸单元通过单级船闸的时间;t门为闸门的开门或关门时间;t进为单向第一艘船舶进闸时间;t水为闸室灌水或泄水时间;t闸为第一艘船舶与最后一艘船舶启动的时间间隔;t出为船舶由一个闸室进入相邻闸室所需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引航道内船舶成组待闸及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虚拟待闸区(1)的虚拟待闸单元数量N1和停泊储备区(3)的停泊储备单元数量N3均大于等于1,虚拟编队区(2)的虚拟编队单元数量N2等于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引航道内船舶成组待闸及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虚拟待闸区(1)和虚拟编队区(2)设置在船闸引航道直线段,其轴线与闸室中心线重合;虚拟待闸区(1)和虚拟编队区(2)各待闸单元之间的预留一定间隔距离,虚拟待闸区(1)和虚拟编队区(2)直线段总长由下式确定:
L=(N1+N2)×LZ+(N1+N2-1)×a
式中:LZ为船闸有效长度,a为每一组待闸单元之间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引航道内船舶成组待闸及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俊麟张勇刘振嘉冉晓俊唐艳平程升鹏阮荣斌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