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双层减振扣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3120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式双层减振扣件系统,包括上底板、中间弹性垫和下底板,所述下底板的两个对角设置底板连接柱,上底板上对应底板连接柱的部位设置上连接孔,在所述底板连接柱和上连接孔之间安装分体可调式连接套,所述分体可调式连接套用于补偿上连接孔、底板连接柱以及分体可调式连接套三者中心距之间的差异。采用分体可调式连接套结构,替代现有技术中一体成型的底板连接套,在保证上底板、中间弹性垫以及下底板连接稳定的同时,通过分体可调式连接套的偏心调节调整能力,补偿上、下底板两组中心距的相互差异,避免出现过定位状态现象,保证中间弹性垫的减振性能,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减振扣件系统还可以用于多层减振扣件,适用范围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双层减振扣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特别涉及一种可调式双层减振扣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大规模进行轨道交通基础建设,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更是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轨道交通建设时,无论是地下线路,还是地面线路,亦或是高架线路,当列车行驶过居民区、医院、办公区等区域时,由于车轮与钢轨冲击造成的振动,向周围建筑传播,严重影响附近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抑制钢轨振动向周围传播,采用最多、最广泛的方法是采用钢轨减振扣件。由于钢轨减振扣件具有一定的柔性,当车辆行驶时钢轨减振扣件发生弹性变形,能够有效地降低振动向周围传播。钢轨减振扣件的竖直刚度越低,此时钢轨发生的动态变形量就越大,通过钢轨向轨底基础和周围建筑传播的振动就越少,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在列车实际运行时,还要避免钢轨产生过大的、影响列车运行的翘曲变形和横向位移,必须考虑在车辆通过时钢轨的稳定性,保证行车安全。因此,钢轨减振扣件需要在减振效果与行车安全性之间取得平衡。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3643600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预紧力的双层减振扣件系统,上底板、下底板、底板连接套和锚固螺栓;所述上底板与下底板之间安装有中间橡胶垫;所述下底板上设有凸起立柱,所述连接套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凸起立柱安装于第三通孔内;所述锚固螺栓将扣件紧固在轨枕上;其连接套具有钩锁功能,即其外侧挡肩压住上底板,内侧凸起钩挂在下底板的凸起立柱的环槽上,由此将扣件的上底板、下底板及橡胶垫锁扣在一起,在上底板、与下底板之间的间隙形成对中间弹性垫的预紧力互锁;通过调节底板连接套的锁紧高度;或在挡边的上端面与锁紧盖板之间设置预紧力调节垫圈Ⅰ;或在挡边的下端面与上底板的上端面之间设置预紧力调节垫圈Ⅱ;或增加挡边的厚度,该现有技术提供的可调节预紧力的双层减振扣件系统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预紧力,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上底板和下底板均为铸件结构,因为制造工艺条件的差异,上底板与连接套相互配合孔的中心距、下底板与连接套相互配合的中心距与凸起立柱的中心距,往往是不一致的,这就导致连接套实际处于过定位状态,对减振扣件的组装及使用均是不利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可调式减振扣件系统,其目的是通过连接套的偏心调节调整能力,补偿上、下板两组中心距的相互差异,能够在可靠锁定的同时,消减配合间隙或配合盈余,保证减振扣件的工作状态,提高寿命预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调式双层减振扣件系统,包括上底板、中间弹性垫和下底板,所述下底板的两个对角位置设置底板连接柱,所述上底板上对应底板连接柱的部位设置上连接孔,在所述底板连接柱和上连接孔之间安装分体可调式连接套,所述分体可调式连接套用于补偿上连接孔、底板连接柱以及分体可调式连接套三者中心距之间的差异。采用偏心设置的分体可调式连接套结构,替代现有技术中一体成型的底板连接套,在保证上底板、中间弹性垫以及下底板连接稳定的同时,通过分体可调式连接套的偏心调节调整能力,补偿上、下底板两组中心距的相互差异,避免出现过定位状态现象,保证中间弹性垫的减振性能,并且本实施例提供的减振扣件系统还可以用于多层减振扣件,使用范围广泛,便于零部件的维修和更换。进一步的,所述分体可调式连接套设置为偏心结构,所述分体可调式连接套结构包括外连接套和内连接套,所述内连接套套接在所述外连接套的内部,所述外连接套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不同轴设置,在所述外连接套内部设置有内挡肩,所述外连接套上部外侧设置外挡肩,所述外挡肩压在所述上连接孔的孔沿上,所述内挡肩用于支撑所述内连接套。不同轴设置使得外连接套具有偏心调节调整能力,外挡肩压在上连接孔的孔沿上,对外连接套的上下具有限位作用,内挡肩支撑内连接套,有效防止内连接套向下掉落。进一步的,所述内连接套内侧靠近下部的位置设置内挡边,所述底板连接柱的外圆周中部设置有环槽,所述内挡边挂在所述底板连接柱的环槽上。防止内连接套向上移动,同时内挡边与外连接套的内挡肩配合,使得内连接套的上下位置固定,避免在转动的过程中出现上下偏移的现象。进一步的,所述外连接套的上部设置有向远离轴心方向凸起延伸的顶环,所述外连接套的下部设置为柱状结构,所述顶环和下部柱状结构的第一外柱面之间形成外挡肩,所述第一外柱面的中心轴和所述外连接套的内表面的中心轴不同轴。进一步的,所述外连接套的顶环上设置台阶,所述内连接套的顶部设置翻边,所述翻边抵接在所述台阶上。增加绝缘条和内连接套的连接紧凑性,同时防止内连接套向下滑动掉落。进一步的,所述外连接套的顶环顶部设置多个凸块,所述凸块向上延伸,且所述凸块沿所述外连接套的顶部圆周等间距排列,所述台阶设置在所述凸块顶部。多个凸块的设置,使得相邻的两个凸块之间形成第一槽口,由此形成多个第一槽口,便于外连接套旋转至不同角度时与盖板连接固定,增加外连接套的适用性。进一步的,在所述外连接套内部设置第一内柱面和第二内柱面,所述第二内柱面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内柱面的内径,所述第一内柱面和第二内柱面之间形成内挡肩,所述内连接套安装在所述第一内柱面内侧。进一步的,所述内连接套的下部设置为圆环,圆环的外表面形成第二外柱面,所述圆环的内表面形成第三内柱面,所述第二外柱面和第三内柱面同轴设置。便于内连接套套接在外连接套内部,内连接套安装在外连接套内部后,第二外柱面与外连接套的第一内柱面贴合。进一步的,在所述外连接套的顶部对应最大偏心量的位置设置标记,所述标记设置在所述凸块的顶部。便于根据最大偏心量的位置调节上底板、中间弹性垫以及下底板之间的预紧力,增加安装时最大偏心量定位的准确性和精确度。进一步的,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部设置凸起,所述底板连接柱的顶部设置第三槽口,所述外连接套的顶部设置第一槽口,所述内连接套的顶部设置第二槽口,所述凸起嵌入所述第一槽口、第二槽口以及第三槽口中。盖板的凸起嵌入对应位置后,有效阻止外连接套和内连接套的旋转,实现对外连接套和内连接套的限位固定,且此时中间弹性垫还保留有一定的参与压缩量,有效防止出现过定位现象。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调式双层减振扣件系统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调式双层减振扣件系统,采用外连接套和内连接套相互套接的分体可调式连接套结构,替代现有技术中一体成型的底板连接套,通过分体可调式连接套的偏心调节调整能力,补偿上、下底板两组中心距的相互差异,能够在可靠锁定的同时,消减配合间隙或配合盈余,保证减振扣件的工作状态,提高寿命预期。并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减振扣件系统还可以用于多层减振扣件,适用范围广泛,便于零部件的维修和更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调式连接套结构,是一种双层减振扣件的连接锁定装置,本连接大具有相互偏心的内外配合面,通过两组连接套安装方位角的变化,实现对上、下板连接中心距相互差异的补偿,从而解决双层结构减振扣件过定位组装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式双层减振扣件系统,包括上底板(101)、中间弹性垫(102)和下底板(103),所述下底板(103)的两个对角位置设置底板连接柱(1031),所述上底板(101)上对应底板连接柱(1031)的部位设置上连接孔(1011),其特征在于,/n在所述底板连接柱(1031)和上连接孔(1011)之间安装分体可调式连接套,所述分体可调式连接套用于补偿上连接孔(1011)、底板连接柱(1031)以及分体可调式连接套三者中心距之间的差异。/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09 CN 20191002030091.一种可调式双层减振扣件系统,包括上底板(101)、中间弹性垫(102)和下底板(103),所述下底板(103)的两个对角位置设置底板连接柱(1031),所述上底板(101)上对应底板连接柱(1031)的部位设置上连接孔(1011),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底板连接柱(1031)和上连接孔(1011)之间安装分体可调式连接套,所述分体可调式连接套用于补偿上连接孔(1011)、底板连接柱(1031)以及分体可调式连接套三者中心距之间的差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双层减振扣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可调式连接套设置为偏心结构,分体可调式连接套包括外连接套(1)和内连接套(2),所述内连接套(2)套接在所述外连接套(1)的内部,所述外连接套(1)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不同轴设置,在所述外连接套(1)内部设置有内挡肩(15),所述外连接套(1)上部外侧设置外挡肩(12),所述外挡肩(12)压在所述上连接孔(1011)的孔沿上,所述内挡肩(15)用于支撑所述内连接套(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双层减振扣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套(2)内侧靠近下部的位置设置内挡边(22),所述底板连接柱(1031)的外圆周中部设置有环槽(1037),所述内挡边(22)挂在所述底板连接柱(1031)的环槽(1037)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双层减振扣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接套(1)的上部设置有向远离轴心方向凸起延伸的顶环(19),所述外连接套(1)的下部设置为柱状结构,所述顶环(19)和下部柱状结构的第一外柱面(11)之间形成外挡肩(12),所述第一外柱面(11)的中心轴和所述外连接套(1)的内表面的中心轴不同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李洛平张用兵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