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出风热量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910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出风热量散热器,属于散热器技术领域。一种可调节出风热量散热器,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前方设有进风口5的外罩4、设在外罩4内带进出水接口7的散热元件1,散热元件1后表面与外罩4的后背板12内壁之间形成一个空间热腔8,外罩4上设有出风口,外罩4的下方为封闭式底壳3,出风口处设有出风热量调节板1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散热器为大面积前面板下部的进风口5进风,在散热元件1与后背板之间形成一个热腔8,底壳是完全封闭的,出风口处设有出风热量调节板13,通过调节出风口大小就可以调节散热量,无需使用温控阀,可以减少整个管路成本、降低管路水系统阻力从而降低能源消耗。(*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出风热量散热器,属于散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散热器的热量调节是通过在管路上采用开关阀的方式实现的,需要使用温控阀,而温控阀的使用会增加整个管路成本,并且由于温控阀的使用增加了整个管路水系统的阻力,使得能源的消耗增加。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散热器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无需使用温控阀、可以减少整个管路成本、降低管路水系统阻力从而降低能源消耗的可调节出风热量散热器。一种可调节热量的散热器,包括前方设有进风口5的外罩4、设在外罩4内带进出水接口7的散热元件1,特殊之处在于散热元件1后表面与外罩4的后背板12内壁之间形成一个空间热腔8,外罩4上设有出风口,外罩4的下方为封闭式底壳3,出风口处设有出风热量调节板13;所述出风口是位于散热器的外罩4上部的上出风口2,或是位于散热器的外罩4上部的上出风口2和正面侧上部的前出风口11构成;所述出风热量调节板13设在上出风口2处,出风热量调节板13两端活动卡接在外罩4的两个侧面6,或者在外罩4内散热元件1的两侧设置支撑骨架15,出风热量调节板13两端活动卡接在支撑骨架15上并伸出两个侧面6,支撑骨架15还与外罩4、后背板12、底壳3以及散热元件1均接触联结,起到支撑出风热量调节板13和整个散热器的外罩以及散热元件1的作用;所述出风热量调节板13可以为弧型调节板,或者为平板型调节板,弧型调节板的两横边分别与外罩4的前面板、后背板12的顶部相接触封闭热腔8,出风热量调节板13两横边构成的平面与地平面之间呈0-90℃夹角,出风热量调节板13一端可以设旋动出风热量调节板13的旋钮,用于调节出风热量调节板13的开口,或者在其活动卡接的两个侧面6上设若干对搁置出风热量调节板13的梯台,或者在其两侧设置的活动卡接的支撑骨架15上设若干对搁置出风热量调节板13的梯台;散热器外罩的进风口5处固定进风口格栅14,外罩进风口5处设置散热元件1;所述散热器外罩4的底壳3结构是完全封闭的,可以是与后背板12固定的封闭板,或是与后背板12卡接的封闭板,或是敞开的,此时散热器紧靠地面,地面充当外罩4的底壳;外罩4的侧面可以是作为外罩4一部分的固定侧面,或是可拆卸插接的独立侧面;外罩4的后背板12可以是与底壳3固定的,或是敞开的,此时散热器紧靠墙面,墙面充当外罩4的后背板;所述散热元件1由圆形工作介质流动管9穿插散热片10构成,散热片10为二次翻边翅片,流动管9穿入散热片中,流动管9与散热片10过盈连接,散热元件1通过螺钉或卡簧安装固定在散热器外罩4的进风口5处,散热元件1的进出水接头7固定在外罩4的侧面,在散热元件的上部设排气阀,与散热器的外罩联连;所述散热片10采用单列式结构,散热片10沿翅片长度方向一字排列有孔,散热元件为薄形片状结构;进风口5与散热元件之间缝隙用保温材料密封,防止冷空气与热腔8短路。本技术散热器为大面积前面板下部的进风口5进风,在散热元件1与后背板之间形成一个热腔8,底壳是完全封闭的,冷空气只能从散热器的前面板下部的进风口5进入,大面积的进风口5保证了冷空气进入热腔的阻力小,温度高且均匀,出风口处设有出风热量调节板13,通过调节出风口大小就可以调节散热量,无需使用温控阀,可以减少整个管路成本、降低管路水系统阻力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四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一种可调节出风热量散热器结构示意图;图2图1的右视图;图3图1的B-B处剖视图;图4图1的A-A处右视图。散热元件1、上出风口2、底壳3、外罩4、进风口5、侧面6、进出水接口7、热腔8、流动管9、散热片10、前出风口11、后背板12、出风热量调节板13、进风口格栅14、支撑骨架15、旋钮16。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1-2,给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技术的构成进行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可调节出风热量散热器,参考图,包括前方设有进风口5的外罩4、设在外罩4内带进出水接口7的的散热元件1,散热元件1后表面与外罩4的后背板12内壁之间形成一个空间热腔8,外罩4上设上出风口2,外罩4的下方为封闭式底壳3,热腔8内热气只能向上从上出风口2流出,不能向下从底壳3流出,上出风口2处设有出风热量调节板13;出风热量调节板13设在上出风口2处,出风热量调节板13为弧型调节板,弧型调节板两横边分别与外罩4的前面板、后背板12的顶部相接触封闭热腔8,出风热量调节板13两横边构成的平面与地平面之间呈0-90℃夹角,在外罩4内散热元件1的两侧设置支撑骨架15,出风热量调节板13两端活动卡接在支撑骨架15上并伸出两个侧面6,在支撑骨架15上设若干对搁置出风热量调节板13的梯台,出风热量调节板13一端设旋动出风热量调节板13的旋钮16,用于调节出风热量调节板13开口大小,支撑骨架15还与外罩4、后背板12、底壳3以及散热元件1接触联结,起到支撑出风热量调节板13和散热器的外罩以及散热元件1的作用;散热器的外罩4主要作用是散热器能与墙体安装、固定,外罩进风口5处固定进风口格栅14,外罩进风口5处设置散热元件1,外罩的后背板12与散热元件1形成热腔,有利于热气上升;散热器外罩4出风口是位于散热器的外罩4上部的上出风口2和正面侧上部的前出风口11构成,前出风口11的开口小、出风量少,热风主要从上出风口2通过出风热量调节板14调节出风量的大小;与一般对流器不同的是本散热器外罩4的底壳3是完全封闭的,其作用是阻止空气从底部进入,从而使空气进入热腔必须通过散热元件1,其结构是与后背板12卡接而成;侧面是可拆卸插接的侧面6;进风口5与散热元件1之间的缝隙用保温材料密封;散热元件1由圆形工作介质流动管9穿插散热片10构成,散热片10为二次翻边翅片,流动管9穿入散热片中,流动管9与散热片10过盈连接,散热元件1通过螺钉或卡簧安装固定在散热器外罩4的进风口5处,散热元件1的进出水接头7固定在外罩4的侧面或底部,在散热元件的上部焊排气阀,与散热器的外罩联连;散热片10采用单列式结构,散热片10沿翅片长度方向一字排列有孔,散热元件为薄形片状结构。本实施方式散热器有热腔结构,热腔的空间应适当,太小进入热腔的空气升力小影响散热量,太大则热腔内空气上升速度慢同样影响散热量,热腔是冷空气经过翅片间缝隙后经加热形成的一个高温空气区,由于热气流的上升,造成热腔局部压力小于大气压,因此,散热元件前的冷空气能源源不断的被吸入热腔,在冷空气被吸入的过程中,由于冷空气跟铝翅片接触而被加热,由于热腔的存在使得热量聚集;本实施方式散热器工作介质可以是水或蒸气等,工作介质通过进出水接头7与外管路相连接,打开阀门后,工作介质进入散热元件1中,在流动管9铜管中流动的介质很快将热传递给散热片10铝翅片,在散热元件1表面形成一个被加热空气包覆的高温空气层,由于热空气比重小,产生上升气流,由于散热元件后面的热腔8底部是封闭的,热气流上升后,形成热腔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因此,散热元件前面的冷空气就源源不断地被吸入散热元件翅片之间而被加热,进入热腔上升,从出风口处散到室内,周而复使,就形成了冷空气从下部进气口处进入,从出风口处排出的气体循环流动,加热空气达到采暖目的;本技术散热器为大面积前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风出热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方设有进风口(5)的外罩(4)、设在外罩(4)内带进出水接口(7)的散热元件(1),散热元件(1)后表面与外罩(4)的后背板(12)内壁之间形成一个空间热腔(8),外罩(4)上设有出风口,外罩(4)的下方为封闭式底壳(3),出风口处设有出风热量调节板(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小川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日江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