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小麦呕吐毒素含量的方法、小麦粉以及面制品技术

技术编号:24919642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降低小麦呕吐毒素含量的方法、小麦粉以及面制品,涉及粮食加工技术领域。所述降低小麦呕吐毒素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待处理小麦进行比重分级处理以获得轻质麦和重质麦;将所述轻质麦置于氯化钠溶液中,搅拌后静置,以使所述轻质麦中密度大于所述氯化钠溶液的密度的组分沉降形成底层小麦;收集所述底层小麦并进行干燥处理,然后将干燥后的所述底层小麦和所述重质麦混合,得到合格小麦;其中,所述氯化钠溶液的密度为1.14~1.22g/c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降低小麦呕吐毒素含量的方法、小麦粉以及面制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粮食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降低小麦呕吐毒素含量的方法、小麦粉以及面制品。
技术介绍
镰刀菌赤霉病(FHB)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谷物真菌病。FHB不仅会导致谷物减产、品质下降和籽粒发芽等农业和经济损失,而且其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即呕吐毒素对哺乳动物的肝、肾、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也有有严重的破坏。对谷物和饲料进行适当的脱毒处理是控制和减轻真菌毒素危害的重要方法。目前,生产中常见的脱毒方法主要有热处理脱毒法、化学脱毒法、吸附脱毒法等等。热处理方法中的高温加热过程会破坏食物中原有的营养价值,而且热分解后可能会产生具有毒性的新物质;利用吸附剂脱毒时,真菌毒素吸附剂在吸附DON的同时也会吸附原料中微量营养元素,造成饲料中营养物质流失;化学脱毒法的实施条件较为苛刻,还会残留一些潜在有毒物质,引入其他的不确定因素,对谷物造成二次污染。综上所述,DON传统脱毒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降低小麦呕吐毒素含量的方法、小麦粉以及面制品,旨在提供一种既能降低小麦呕吐毒素含量,又能避免降低小麦品质的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降低小麦呕吐毒素含量的方法,所述降低小麦呕吐毒素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待处理小麦进行比重分级处理以获得轻质麦和重质麦;将所述轻质麦置于氯化钠溶液中,搅拌后静置,以使所述轻质麦中密度大于所述氯化钠溶液的密度的组分沉降形成底层小麦;收集所述底层小麦并进行干燥处理,然后将干燥后的所述底层小麦和所述重质麦混合,得到合格小麦;其中,所述氯化钠溶液的密度为1.14~1.22g/cm3。可选地,所述氯化钠溶液的密度为1.18g/cm3。可选地,将所述轻质麦置于氯化钠溶液中,搅拌后静置,以使所述轻质麦中密度大于所述氯化钠溶液的密度的组分沉降形成底层小麦的步骤中,所述静置时间为1~2min。可选地,所述静置时间为1.5min。可选地,将所述轻质麦置于氯化钠溶液中,搅拌后静置,以使所述轻质麦中密度大于所述氯化钠溶液的密度的组分沉降形成底层小麦的步骤中,所述浸泡搅拌的时间为3~7s。可选地,将所述轻质麦置于氯化钠溶液中,搅拌后静置,以使所述轻质麦中密度大于所述氯化钠溶液的密度的组分沉降形成底层小麦的步骤中,所述轻质麦与所述氯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1:6~8。可选地,对待处理小麦进行比重分级处理以获得轻质麦和重质麦的步骤中,所述轻质麦在所述待处理小麦中的重量百分比不高于37%。可选地,收集所述底层小麦并进行干燥处理,然后将干燥后的所述底层小麦和所述重质麦混合,得到合格小麦的步骤中,所述干燥处理的方式为热风干燥且所述干燥后的所述沉降组分的水分含量不高于14%。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小麦粉,所述小麦粉的原料包括由如上所述的降低小麦呕吐毒素含量的方法制得的小麦。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面制品,所述面制品的原料包括如上所述的小麦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先对小麦进行比重分级,然后将收集到的轻质麦置于密度为1.14~1.22g/cm3的氯化钠溶液中进行分离,由于密度为1.14~1.22g/cm3的氯化钠溶液对良麦具有一定的筛选能力,通过密度分级,不仅可以高效降低小麦中的毒素含量,使处理后的小麦中呕吐毒素含量不超过1000μg/kg,而且可以将轻质麦中的良麦回收,避免良麦损失;同时,本专利技术方法不需要高温加热,且只引入了氯化钠这一无毒的外源性组分,从而确保了小麦品质和安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降低小麦呕吐毒素含量的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步骤S20中不同氯化钠浓度下不完善粒率和底层小麦比例的变化趋势图;图3为步骤S20中不同静置时间下底层小麦比例和水分含量的变化趋势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此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目前,生产中常见的脱毒方法主要有热处理脱毒法、化学脱毒法、吸附脱毒法等等。热处理方法中的高温加热过程会破坏食物中原有的营养价值,而且热分解后可能会产生具有毒性的新物质;利用吸附剂脱毒时,真菌毒素吸附剂在吸附DON的同时也会吸附饲料中微量营养元素,造成饲料中营养物质流失;化学脱毒法的实施条件较为苛刻,还会残留一些潜在有毒物质,引入其他的不确定因素,对谷物造成二次污染。综上所述,DON传统脱毒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降低小麦呕吐毒素含量的方法,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降低小麦呕吐毒素含量的方法的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所述降低小麦呕吐毒素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对待处理小麦进行比重分级处理以获得轻质麦和重质麦。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种植过程中受多种镰刀菌感染后引起的世界性真菌病害,染病后的小麦不仅产量和品质下降,而且收获得小麦籽粒中还含有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等有毒代谢物。GB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对小麦中DON含量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小麦中DON含量不得高于1000μg/kg。考虑到呕吐毒素大部分聚集在小麦的颖壳和皮层中,且赤霉病粒(呕吐毒素含量较高的麦粒)的籽粒多呈皱缩状且重量较轻,据此,本实施例对待处理的小麦进行比重分级,将其分级为籽粒较重的重质麦和籽粒较轻的轻质麦,使得良麦(呕吐毒素含量合格的小麦)多集中在重质麦中。具体实施时,可以使用风选机或者小麦比重分级机等设备对小麦进行比重分级,使得轻质麦、重质麦以及其他杂质(砂石、泥块等)分别从不同的出料口排出,从而实现对轻质麦和重质麦的分级。进一步地,通过统计,当将分级比例控制在轻质麦占比37%左右时,既能确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小麦呕吐毒素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对待处理小麦进行比重分级处理以获得轻质麦和重质麦;/n将所述轻质麦置于氯化钠溶液中,搅拌后静置,以使所述轻质麦中密度大于所述氯化钠溶液的密度的组分沉降形成底层小麦;/n收集所述底层小麦并进行干燥处理,然后将干燥后的所述底层小麦和所述重质麦混合,得到合格小麦;/n其中,所述氯化钠溶液的密度为1.14~1.22g/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小麦呕吐毒素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待处理小麦进行比重分级处理以获得轻质麦和重质麦;
将所述轻质麦置于氯化钠溶液中,搅拌后静置,以使所述轻质麦中密度大于所述氯化钠溶液的密度的组分沉降形成底层小麦;
收集所述底层小麦并进行干燥处理,然后将干燥后的所述底层小麦和所述重质麦混合,得到合格小麦;
其中,所述氯化钠溶液的密度为1.14~1.22g/cm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小麦呕吐毒素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钠溶液的密度为1.18g/cm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小麦呕吐毒素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轻质麦置于氯化钠溶液中,搅拌后静置,以使所述轻质麦中密度大于所述氯化钠溶液的密度的组分沉降形成底层小麦的步骤中,所述静置时间为1~2min。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低小麦呕吐毒素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置时间为1.5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小麦呕吐毒素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轻质麦置于氯化钠溶液中,搅拌后静置,以使所述轻质麦中密度大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文平张晨王国珍王月慧陈曦邵丽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轻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