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发式风冷凝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1865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蒸发式风冷凝系统,包括再次换热机(1)和初次换热器(2),所述再次换热机(1)包括第一再次换热器(3)和第二再次换热器(4),所述第一再次换热器(3)与第二再次换热器(4)相连通,所述第二再次换热器(4)通过连接组件(5)连接初次换热器(2)的进口,所述初次换热器(2)的出口端通过连接组件(5)与第一再次换热器(3)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蒸发式风冷凝系统结构合理,冷却导流和降温速度更快,进而换热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发式风冷凝系统
本技术涉及换热冷却
,具体涉及一种蒸发式风冷凝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各行各业的迅猛发展,需全年供冷的领域不断增多,其能耗也随之增长。以数据中心领域为例,我国数据中心(IDC)市场发展迅速,2014年数据中心能耗已超过830亿kWh。由于数据中心的机房内聚集了大量服务器、存储及网络设备,发热量巨大。但是,现有对机房等区域的散热导热大多都是靠自然风吹冷却散热,其导热速度较慢和换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导热速度较慢和换热效率较低的不足,提供一种蒸发式风冷凝系统。该蒸发式风冷凝系统结构合理,冷却导流和降温速度更快。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上述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以实现:一种蒸发式风冷凝系统,包括再次换热机和初次换热器,所述再次换热机包括第一再次换热器和第二再次换热器,所述第一再次换热器与第二再次换热器相连通,所述第二再次换热器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初次换热器的进口,所述初次换热器的出口端通过连接组件与第一再次换热器连接。优选的,所述初次换热器选用翅片式蒸发器。本方案通过翅片式蒸发器能够快速将较大批量的热量传递传导,尽可能地快速降低室内的温度。优选的,所述第一再次换热器选用翅片式冷凝器;所述第二再次换热器选用光管纳米冷凝器。本方案通过翅片式冷凝器和光管纳米冷凝器可以更好地将室内传输过来的较高温的液体能在室外尽可能快地传导,提高传热效率。优选的,所述再次换热机还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位于第一再次换热器和第二再次换热器之间的再次换热机上;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水泵、喷头和水箱,所述水箱位于再次换热机的底部并且通过连接管与散热水泵连接,所述散热水泵通过连接管与喷头连接,所述喷头位于第二再次换热器的上方。本方案通过散热组件的喷头对第二再次换热器的喷淋可以使得第二再次换热器内传输的液体的热量传递更加迅速,保障下一循环的液体的温度处于低温状态。优选的,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收集室,所述收集室位于第二再次换热器的正下方并且与水箱相连通。本方案通过收集室可以尽快地收集散热组件喷淋的液体,循环利用散热液体。优选的,所述再次换热机的顶端还固定有驱热部件,所述驱热部件位于第一再次换热器的上方。本方案通过驱热部件可以更快地将第一再次换热器和第二再次换热器传递的热量更加迅速地扩散,提高换热效率。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过滤器、气液分离器和储液器,所述储液器的出口与过滤器连接,所述过滤器与初次换热器的进口连接,所述初次换热器的出口与气液分离器的进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与第一再次换热器的进口连接,所述储液器的进口与第二再次换热器的出口连接。本方案通过连接组件的过滤器、气液分离器和储液器使得热传递过程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得到保障。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高温膨胀阀和液压机,所述液压机与气液分离器连接,所述高温膨胀阀的一端连接液压机,所述高温膨胀阀的另一端与过滤器连接。本方案通过高温膨胀阀和液压机可以使得当排气温度高于一定温度时,比如110度,高温膨胀阀打开,供液到回气管冷却压机的线圈,当排气温度低于另一温度时,例如90度,关闭供液。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融霜电磁阀,所述融霜电磁阀位于气液分离器与第一再次换热器之间。本方案可以在室内温度低于一定温度,例如0度,导致蒸发器结冰作为除霜使用,然后开启融霜电磁阀进行融霜处理。优选的,所述再次换热机的侧端还固定有电控箱。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型所述的结构后,由于结构设有再次换热机和初次换热器,又再次换热机包括第一再次换热器和第二再次换热器,通过低温液体流通至初次换热器将大部分的导引至第一再次换热器,然后第一再次换热器传递部分热通过驱热部件传输出去,导引至第二再次换热器的液体通过散热组件进行热传递降温,进而得到冷却导流和降温速度更快,能够将绝大多数热量传递走,并且换热效果更高的蒸发式风冷凝系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蒸发式风冷凝系统的主视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蒸发式风冷凝系统的再次换热器的主视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蒸发式风冷凝系统的再次换热器的侧视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蒸发式风冷凝系统的再次换热器的顶端部分侧视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蒸发式风冷凝系统再次换热器的顶端部分主视结构图。图1-5:1-再次换热机;2-初次换热器;3-第一再次换热器;4-第二再次换热器;5-连接组件;6-驱热部件;7-散热组件;8-收集室;9-过滤器;10-气液分离器;11-储液器;12-液压机;13-高温膨胀阀;14-融霜电磁阀;15-散热水泵;16-喷头;17-水箱;18-电控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不做任何形式的限定。实施例1: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前”、“后”、“左”和“右”等方位名称都是根据本说明书所用的示意图所决定的。如图1-5所示的一种蒸发式风冷凝系统,包括再次换热机1和初次换热器2,所述再次换热机1包括第一再次换热器3和第二再次换热器4,所述第一再次换热器3位于第二再次换热器4的上端并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再次换热器4通过连接组件5连接初次换热器2的进口端,所述初次换热器2的出口端通过连接组件5与第一再次换热器3连接;所述初次换热器2选用翅片式蒸发器;所述第一再次换热器3选用翅片式冷凝器;所述第二再次换热器4选用光管纳米冷凝器;所述再次换热机1还包括散热组件7,所述散热组件7位于第一再次换热器3和第二再次换热器4之间的再次换热机1上;所述散热组件7包括散热水泵15、喷头16和水箱17,所述水箱17位于再次换热机1的底部并且通过连接管与散热水泵15连接,所述散热水泵15通过连接管与喷头16连接,所述喷头16位于第二再次换热器4的正上方;所述散热组件7还包括收集室8,所述收集室8位于第二再次换热器4的正下方并且与水箱17相连通;所述再次换热机1的顶端还固定有驱热部件6,所述驱热部件6位于第一再次换热器3的正上方,所述驱热部件6选用抽风机或者驱热风扇;所述连接组件5包括过滤器9、气液分离器10和储液器11,所述储液器11的出口与过滤器9连接,所述过滤器9通过电磁阀和节流膨胀阀与初次换热器2的进口连接,所述初次换热器2的出口与气液分离器10的进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10的出口与第一再次换热器3的进口连接,所述储液器11的进口与第二再次换热器4的出口连接;所述连接组件5还包括高温膨胀阀13和液压机12,所述液压机12与气液分离器10连接,所述高温膨胀阀13的一端连接液压机12,所述高温膨胀阀13的另一端与过滤器9连接;所述连接组件5还包括融霜电磁阀14,所述融霜电磁阀14位于气液分离器10与第一再次换热器3之间;所述再次换热机1的侧端还固定有电控箱18,所述电控箱18包括各部分的启动以及停止开关和显示屏等。使用方法:当机房或者高温室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发式风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再次换热机(1)和初次换热器(2),所述再次换热机(1)包括第一再次换热器(3)和第二再次换热器(4),所述第一再次换热器(3)与第二再次换热器(4)相连通,所述第二再次换热器(4)通过连接组件(5)连接初次换热器(2)的进口,所述初次换热器(2)的出口端通过连接组件(5)与第一再次换热器(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发式风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再次换热机(1)和初次换热器(2),所述再次换热机(1)包括第一再次换热器(3)和第二再次换热器(4),所述第一再次换热器(3)与第二再次换热器(4)相连通,所述第二再次换热器(4)通过连接组件(5)连接初次换热器(2)的进口,所述初次换热器(2)的出口端通过连接组件(5)与第一再次换热器(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发式风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次换热器(2)选用翅片式蒸发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发式风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再次换热器(3)选用翅片式冷凝器;所述第二再次换热器(4)选用光管纳米冷凝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发式风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次换热机(1)还包括散热组件(7),所述散热组件(7)位于第一再次换热器(3)和第二再次换热器(4)之间的再次换热机(1)上;所述散热组件(7)包括散热水泵(15)、喷头(16)和水箱(17),所述水箱(17)位于再次换热机(1)的底部并且通过连接管与散热水泵(15)连接,所述散热水泵(15)通过连接管与喷头(16)连接,所述喷头(16)位于第二再次换热器(4)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蒸发式风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7)还包括收集室(8),所述收集室(8)位于第二再次换热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万华兵张育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益空调配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