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外机电控盒顶部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865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室外机电控盒顶部散热结构,涉及空调领域,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散热效果好的空调器室外机电控盒顶部散热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空调器室外机电控盒顶部散热结构,电控盒的顶部设置通风体,通风体分别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在通风体内连通并形成风道,进风口与电控盒的内腔连通,出风口与电控盒背部的风机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电控盒内腔与风机腔连通,利用风机腔的负压环境形成强制对流,将电控盒内的热空气直接抽出。通风体设置于电控盒的顶部,散热效果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空调器室外机电控盒的散热,可改善电控盒内电器元件的散热环境,减小高温对电子元器件可靠性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室外机电控盒顶部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具体是一种空调器室外机电控盒顶部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空调器室外机电器盒内的电器元件发热量大。一直以来,这些热量的散播主要依靠安装于印制板背部的散热器进行。随着室外机的小型化发展,压缩机腔被不断压缩;为了合理利用空间,电控盒的安装方式也由传统的水平安置在压缩机腔顶部改成了竖直贴壁安置在中隔板上部,面向压缩机腔。这样,压缩机本体散热会对电控盒内电器元件的散热造成不利影响,散热条件变得愈加恶劣。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已有专利文献公开了在电控盒和风机腔之间设置散热风道的方案,利用风机腔的负压作用,将电控盒内的热空气引流至风机腔并排出室外机,从而实现电控盒电器元件的降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并且散热效果好的空调器室外机电控盒顶部散热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空调器室外机电控盒顶部散热结构,电控盒的顶部设置通风体,通风体分别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在通风体内部连通并形成风道,其中进风口与电控盒的内腔连通,出风口与电控盒背部的风机腔连通。具体的:通风体和电控盒为一整体。进一步的是:风道在通风体内呈弯折状。具体的:风道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风道与进风口相连的一段为水平段,风道与出风口相连的一段为竖直段,风道在经过电控盒进风口和出风口的纵剖面上呈倒L形。进一步的是:通风体的进风口为并列排布的多个进风孔。进一步的是:电控盒内放置印制板,进风口的底面与印制板板身持平。进一步的是:通风体的出风口设置格栅。具体的:通风体的出风口处设置横筋和竖筋,横筋和竖筋形成多个行列布置的矩形出风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空调器室外机电控盒顶部散热结构将电控盒内腔与风机腔连通,利用风机腔的负压环境形成强制对流,将电控盒内的热空气直接抽出。通风体设置于电控盒的顶部,通风体可形成电控盒的顶边,故设置风道的限制小,可以将风道的宽度设置得更大,提高散热效果,改善电控盒内电器元件的散热环境,减小高温对电子元器件可靠性的影响。风道在通风体内呈弯折状,利于实现出风口的竖直向下布置,从而避免风道腔内的雨水、灰尘等杂质从出风口进入电控盒。通风体的出风口设置格栅,可减小出风口气流紊流,降低噪音,阻挡雨水、灰尘等杂质从出风口进入风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放于空调器室外机的结构图。图2是图1中电控盒所在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放于空调器室外机另一视角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出风口的结构图。附图标记:电控盒1、进风口2、出风口3、风机腔4、印制板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4,本技术空调器室外机电控盒顶部散热结构,电控盒1的顶部设置通风体,通风体分别设置进风口2和出风口3,进风口2和出风口3在通风体内部连通并形成风道,其中进风口2与电控盒1的内腔连通,出风口3与电控盒1背部的风机腔4连通。通风体可为独立的零部件,直接连接于电控盒1的顶部;或者通风体和电控盒1为一整体,通风体即为电控盒1的顶边,如图2所示。通风体内的风道最好弯折设置,避免飞溅的水珠可能直接从出风口3穿出风道而进入电控盒1。例如,风道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风道与进风口2相连的一段为水平段,风道与出风口3相连的一段为竖直段,风道在经过电控盒1进风口2和出风口3的纵剖面上呈倒L形。通风体的进风口2为并列排布的多个进风孔,如图2所示。进风口2呈长条状,进风孔之间的连接筋,可保证通风体在进风口2处的强度。电控盒1内放置印制板5,进风口2的底面与印制板5板身持平,这样利于印制板上电气元件产生的热量快速进入进风口2。出风口3处设置格栅,格栅用于减小气流紊流,降低噪音风险,并阻挡雨水、灰尘等杂质进入风道。格栅可为条状,或者,格栅为出风口3处设置的横筋和竖筋,横筋和竖筋相互垂直或斜交形成多个行列布置的矩形或平行四边形的出风孔,如图4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空调器室外机电控盒顶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控盒(1)的顶部设置通风体,通风体分别设置进风口(2)和出风口(3),进风口(2)和出风口(3)在通风体内部连通并形成风道,其中进风口(2)与电控盒(1)的内腔连通,出风口(3)与电控盒(1)背部的风机腔(4)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空调器室外机电控盒顶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控盒(1)的顶部设置通风体,通风体分别设置进风口(2)和出风口(3),进风口(2)和出风口(3)在通风体内部连通并形成风道,其中进风口(2)与电控盒(1)的内腔连通,出风口(3)与电控盒(1)背部的风机腔(4)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电控盒顶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通风体和电控盒(1)为一整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电控盒顶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风道在通风体内呈弯折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电控盒顶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风道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风道与进风口(2)相连的一段为水平段,风道与出风口(3)相连的一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敖志超邱名友周奇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