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性电机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1742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性电机冷却装置,线性电机的定子的底部由底座支撑,线性电机的动子与升降架连接,冷却装置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冷却模块和套设在动子上的冷却筒,冷却筒的隔层空间中充有冷却液,隔层空间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冷却模块安装在底座上,定子安装在冷却模块上,冷却模块设有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第三进水口、第三出水口,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一软管与第一进水口连接,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二软管与第三进水口连接。本设计通过冷却模块和冷却筒内冷却水的单向循环,避免线性电机因受热而变形,避免线性电机导线绝缘层因受热而熔化,延长电机的寿命,提高电机运行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性电机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床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在物料上钻孔,例如,在板状物料上连续钻多个孔,需要钻头连续升降,相应地,驱动钻头旋转的主轴连续升降。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钻头的升降可以由线性电机驱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对线性电机进行冷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性电机冷却装置,线性电机的定子的底部由底座支撑,线性电机的动子与升降架连接,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冷却模块和套设在动子上的冷却筒,冷却筒设有隔层空间,隔层空间中充有冷却液,隔层空间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冷却模块安装在底座上,定子安装在冷却模块上,冷却模块设有第二进水口、与第二进水口连通的第二出水口、第三进水口、与第三进水口连通的第三出水口,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一软管与第一进水口连接,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二软管与第三进水口连接。按上述技术方案,外部的冷却水经第二进水口进入冷却模块,经第二出水口进入第一软管,经第一进水口进入冷却筒,经第一出水口进入第二软管,经第三进水口再进入冷却模块,经第三出水口流出冷却模块。外部的冷却水来自冷却水存储容器,所述第二进水口通过第三软管与存储容器连接,所述第三出水口通过第四软管与存储容器连接。冷却水在存储容器、冷却模块、冷却筒之间循环。所述冷却筒能够对线性电机的动子进行冷却,所述冷却模块能够对线性电机的定子进行冷却,避免线性电机的定子和动子因受热而变形,避免线性电机内的导线绝缘层因受热而熔化,延长线性电机的使用寿命,提高线性电机运行的精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钻头主轴的升降机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平面图;图3为冷却模块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平面图;图5为冷却筒的示意图。图中符号说明:10、底座;20、升降架;21、第一通孔;22、让位孔;23、滑块;24、滑轨;30、线性电机的动子;40、线性电机的定子;50、冷却模块;51、第二进水口;52、第二出水口;53、第三进水口;54、第三出水口;55、抽水孔;60、冷却筒;61、隔层空间;62、第一进水口;63、第一出水口;64、外筒;65、内筒;66、第一盖板;67、第二盖板;70、活塞杆;81、第一板块;82、第二板块;83、塞子;84、弹簧;90、主轴;91、立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一种线性电机冷却装置,线性电机的定子40的底部由底座10支撑,线性电机的动子30与升降架20连接。结合图1、图2,驱动钻头旋转的主轴90安装在升降架20上。升降架通过滑块23和滑轨24安装在立板91上,所述底座10安装在立板上,升降架20上开设让位孔22,升降架相对立板91升降,底座在让位孔中相对位移。立板和产品夹具安装在机架上,主轴90位于产品夹具及被夹具夹持产品的上方。线性电机的动子30相对定子40下降,钻头对产品进行钻孔。所述线性电机、所述立板91、所述升降架20,构成钻头主轴90的升降机构。结合图1、图3、图4,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冷却模块50和套设在动子上的冷却筒60,冷却筒设有隔层空间61,隔层空间中充有冷却液,隔层空间设有第一进水口62和第一出水口63;冷却模块安装在底座上,定子安装在冷却模块上,冷却模块设有第二进水口51、与第二进水口连通的第二出水口52、第三进水口53、与第三进水口连通的第三出水口54,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一软管与第一进水口连接,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二软管与第三进水口连接。外部的冷却水经第二进水口51进入冷却模块50,经第二出水口52进入第一软管,经第一进水口62进入冷却筒60,经第一出水口63进入第二软管,经第三进水口53再进入冷却模块50,经第三出水口54流出冷却模块50,回流至冷却水容器。所述冷却水容器可以安装在机架上或立板91上,通过软管与冷却模块50连接。结合图3、图4,冷却模块50设有抽水孔55,抽水孔中配合有活塞,与活塞连接的活塞杆70与所述升降架20连接;抽水孔与第二出水口52连通,抽水孔与第二进水孔51连通,抽水孔中设有单向阀门组件,单向阀门组件位于第二出水口的下方,抽水孔与第二进水口的连通处位于单向阀门组件的下方。结合图1、图2、图3、图4,线性电机的动子30相对定子40升降,动子带动升降架20升降,升降架带动活塞杆70及活塞升降。活塞上升,活塞与单向阀门组件之间的抽水孔空间因体积变大而压力下降,单向阀门组件下方的冷却水压力大于活塞与单向阀门组件之间的抽水孔空间内的压力,单向阀门组件被打开,冷却水从单向阀门组件下方进入单向阀门组件上方。活塞上移至第二出水口52的上方,冷却水进入第二出水口,再经第一进水口62而流入冷却筒60。升降架20下降,活塞与单向阀门组件之间的抽水孔空间内的压力增大,单向阀门组件关闭,活塞与单向阀门组件之间的抽水孔空间内的冷却水被压入第二出水口52,再进入冷却筒60。如此,随着升降架20的升降,活塞升降,配合单向阀门组件,将外部冷却水容器中的冷却水不断地压入冷却筒,冷却筒中的冷却水经第一出水口63再进入冷却模块50,经第三出水口54流回外部冷却水容器。本技术所述活塞、所述抽水孔、所述单身阀门组件的配合,相当于水泵,使冷却水在冷却筒、冷却模块和冷却水容器之间单向流动,而水泵的动力来自于线性电机驱动的升降架20的升降运动。如图4,单向阀门组件包括第一板块81、第二板块82、塞子83、弹簧84;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固定在抽水孔55中,第一板块位于第二板块的上方,第一板块设有第一孔,第二板块设有第二孔,塞子呈锥形,配合在第二孔中,弹簧的顶端抵压第一板块上,弹簧的底端抵压在塞子上。活塞沿抽水孔55上升,抽水孔位于第二板块82和活塞之间的空间的压力变小,第二板块下方的冷却水将塞子向上顶起,第二板块上的第二孔打开,冷却水经第二孔、第一孔进入活塞与第一板块之间,所述弹簧84被压缩。活塞下行,抽水孔位于第二板块82和活塞之间的空间的压力变大,在弹簧的辅助下,塞子83下行,密封第二孔。如此,单向阀门组件实现冷却水单向流动。如图1,升降架20上设有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第一软管穿过第一通孔,第二软管穿过第二通孔。升降架升降,使线性电机的动子相对定子升降,进而,冷却筒相对冷却模块升降,因此,本技术对冷却筒与冷却模块的连接管道采用软管,即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第一软管能够相对第一通孔上下活动,第二软管能够相对第二通孔上下活动。如图5,冷却筒60包括外筒64、内筒65、第一盖板66、第二盖板67,内筒配合在外筒内,第一盖板与内筒的一端、外筒的一端焊接,第二盖板与内筒的另一端、外筒的另一端焊接,内筒和外筒之间的空间构成所述隔层空间;第一盖板上开设所述第一进水口62和所述第一出水口63。其中,冷却筒的内筒65套在线性电机的动子30上。动子的底部设有环形凸缘31,能够对冷却筒进行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性电机冷却装置,线性电机的定子(40)的底部由底座(10)支撑,线性电机的动子(30)与升降架(20)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冷却模块(50)和套设在动子上的冷却筒(60),冷却筒设有隔层空间(61),隔层空间中充有冷却液,隔层空间设有第一进水口(62)和第一出水口(63);冷却模块安装在底座上,定子安装在冷却模块上,冷却模块设有第二进水口(51)、与第二进水口连通的第二出水口(52)、第三进水口(53)、与第三进水口连通的第三出水口(54),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一软管与第一进水口连接,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二软管与第三进水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性电机冷却装置,线性电机的定子(40)的底部由底座(10)支撑,线性电机的动子(30)与升降架(20)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冷却模块(50)和套设在动子上的冷却筒(60),冷却筒设有隔层空间(61),隔层空间中充有冷却液,隔层空间设有第一进水口(62)和第一出水口(63);冷却模块安装在底座上,定子安装在冷却模块上,冷却模块设有第二进水口(51)、与第二进水口连通的第二出水口(52)、第三进水口(53)、与第三进水口连通的第三出水口(54),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一软管与第一进水口连接,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二软管与第三进水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电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模块(50)设有抽水孔(55),抽水孔中配合有活塞,与活塞连接的活塞杆(70)与所述升降架(20)连接;抽水孔与第二出水口(52)连通,抽水孔与第二进水口(51)连通,抽水孔中设有单向阀门组件,单向阀门组件位于第二出水口的下方,抽水孔与第二进水口的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照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特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