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员培训仿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1489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船员培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船员培训仿真装置,包括下级板、中级板和上级板,所述下级板、中级板和上级板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所述下级板、中级板之间的左端通过销轴组件连接,所述下级板、中级板之间的右端通过销轴连接有纵移举升机构,所述中级板上表面的左右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轴安装板,所述中级板的上表面右侧通过电机座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左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丝杠的右端连接,通过下级板、中级板、上级板的配合左右,能够进行上下的摆动和横向移动的培训作用;对于学员的船员来说能够较好的适应,且根据情况调控培训的强度,适用于不同的使用人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员培训仿真装置
本技术涉及船员培训
,具体为一种船员培训仿真装置。
技术介绍
船舶是各种船只的总称。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另外,民用船一般称为船,军用船称为舰,小型船称为艇或舟,其总称为舰船或船艇。内部主要包括容纳空间、支撑结构和排水结构,具有利用外在或自带能源的推进系统。外型一般是利于克服流体阻力的流线性包络,材料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更新,早期为木、竹、麻等自然材料,近代多是钢材以及铝、玻璃纤维、亚克力和各种复合材料。船员在上船之前通常会进行一定的培训,使得船员能够熟悉船舶上的情况,通常会进行船舶的晃动熟悉训练,现有的方式将船员直接置于船舶上,适应性差的船员难以直接适应,且直接上船,对于船员的身心有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员培训仿真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船员在上船之前通常会进行一定的培训,使得船员能够熟悉船舶上的情况,通常会进行船舶的晃动熟悉训练,现有的方式将船员直接置于船舶上,适应性差的船员难以直接适应,且直接上船,对于船员的身心有较大的影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员培训仿真装置,包括下级板、中级板和上级板,所述下级板、中级板和上级板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所述下级板、中级板之间的左端通过销轴组件连接,所述下级板、中级板之间的右端通过销轴连接有纵移举升机构,所述中级板上表面的左右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轴安装板,两个所述轴安装板之间通过轴承横向安装有驱动丝杠,所述中级板的上表面右侧通过电机座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左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丝杠的右端连接,所述驱动丝杠的外壁上套接有内螺块,所述内螺块固定连接在上级板下表面的中部,所述上级板下表面左右侧均连接有滚轮机构,所述滚轮机构支撑在中级板的下表面上。优选的,所述下级板的中部和右侧低于下级板左侧的高度。优选的,所述中级板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挡块。优选的,所述上级板的上表面铺设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为表面设置防滑纹的橡胶防滑垫。优选的,所述上级板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立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下级板、中级板、上级板的配合左右,能够进行上下的摆动和横向移动的培训作用;2)对于学员的船员来说能够较好的适应,且根据情况调控培训的强度,适用于不同的使用人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级板、2中级板、3上级板、4纵移举升机构、5轴安装板、6驱动丝杠、7驱动电机、8内螺块、9滚轮机构、10限位挡块、11防滑垫、12立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船员培训仿真装置,包括下级板1、中级板2和上级板3,下级板1、中级板2和上级板3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置,下级板1、中级板2和上级板3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且下级板1、中级板2和上级板3之间从下到上分布;下级板1、中级板2之间的左端通过销轴组件连接,下级板1、中级板2之间的右端通过销轴连接有纵移举升机构4,通过销轴组件的连接,使得下级板1、中级板2之间能够相对转动,通过纵移举升机构4的设置,作为下级板1、中级板2之间相对转动的动力机构,纵移举升机构4采用液压缸;中级板2上表面的左右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轴安装板5,两个轴安装板5之间通过轴承横向安装有驱动丝杠6,中级板2的上表面右侧通过电机座安装有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左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丝杠6的右端连接,驱动丝杠6的外壁上套接有内螺块8,内螺块8固定连接在上级板3下表面的中部,驱动丝杠6通过两个轴安装板5连接在中级板2的上侧,通过驱动电机7对驱动丝杠6驱动转动左右,使得转动的驱动丝杠6与内螺块8配合,从而使得内螺块8及其上的上级板3横向移动,实现横移的驱动效果;上级板3下表面左右侧均连接有滚轮机构9,滚轮机构9支撑在中级板2的下表面上,通过滚轮机构9的设置,使得上级板3在中级板2上的横向移动较为平稳。进一步地,下级板1的中部和右侧低于下级板1左侧的高度,为纵移举升机构4的安装提供空间,使得下级板1、中级板2之间相对转动的范围增大。进一步地,中级板2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挡块10,通过限位挡块10的设置,对滚轮机构9起到阻挡的作用,避免滚轮机构9在中级板2的移动距离过大而导致掉落的情况。进一步地,上级板3的上表面铺设有防滑垫11,防滑垫11为表面设置防滑纹的橡胶防滑垫,通过橡胶防滑垫起到一定的防滑效果,避免学员滑到。进一步地,上级板3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立柱12,通过立柱12的设置,方便学员的扶稳作用。工作原理:学员在船舶抖动时需要学习如何寻找扶稳的物体和自我保护;学员站在上级板3上,根据需求,对上级板3进行横向移动和上下摆动的操作:驱动电机7带动驱动丝杠6转动,驱动丝杠6与内螺块8配合,使得内螺块8横向移动,内螺块8带动上级板3横向移动,从而使得上级板3上的学员感受到横向移动(此处的上级板3视为仿真甲板);纵移举升机构4的伸缩作用带动中级板2相对下级板1上升或者下降,中级板2带动上级板3上升或者下降,使得上级板3上的学员感受到的是纵向的起伏;学员在上级板3上收到不稳时需要降低重心并快速发现扶稳物对自身保护,通过训练作用,提高学员对实际船舶行驶的适应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员培训仿真装置,包括下级板(1)、中级板(2)和上级板(3),所述下级板(1)、中级板(2)和上级板(3)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级板(1)、中级板(2)之间的左端通过销轴组件连接,所述下级板(1)、中级板(2)之间的右端通过销轴连接有纵移举升机构(4),所述中级板(2)上表面的左右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轴安装板(5),两个所述轴安装板(5)之间通过轴承横向安装有驱动丝杠(6),所述中级板(2)的上表面右侧通过电机座安装有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左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丝杠(6)的右端连接,所述驱动丝杠(6)的外壁上套接有内螺块(8),所述内螺块(8)固定连接在上级板(3)下表面的中部,所述上级板(3)下表面左右侧均连接有滚轮机构(9),所述滚轮机构(9)支撑在中级板(2)的下表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员培训仿真装置,包括下级板(1)、中级板(2)和上级板(3),所述下级板(1)、中级板(2)和上级板(3)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级板(1)、中级板(2)之间的左端通过销轴组件连接,所述下级板(1)、中级板(2)之间的右端通过销轴连接有纵移举升机构(4),所述中级板(2)上表面的左右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轴安装板(5),两个所述轴安装板(5)之间通过轴承横向安装有驱动丝杠(6),所述中级板(2)的上表面右侧通过电机座安装有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左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丝杠(6)的右端连接,所述驱动丝杠(6)的外壁上套接有内螺块(8),所述内螺块(8)固定连接在上级板(3)下表面的中部,所述上级板(3)下表面左右侧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程未黄文锋白敬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拓南船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