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展俊专利>正文

具有椅背倾斜角度可调整功能的折叠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41 阅读:3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家具领域,特别涉及可节省储藏体积的具有椅背倾斜角度可调整功能的折叠椅。该折叠椅包括一对连接组件,每一个连接组件具有一第一端枢接在该椅背的底部两侧或该椅座的后端两侧,及一第二端枢接在该对后脚的相对应一支后脚的中间近底端处;其中该连接组件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相隔一段足够长的距离,使得该折叠椅在收折状态时该对前脚的底端与该段后脚的底端彼此接近。该折叠椅在收折状态时折叠椅的高度显著地减少,于是完成折叠椅在收折状态时材料的节省。此折叠椅通过其后椅脚的顶端是可滑动的结合在椅子扶手,而进一步具有椅背倾斜角度可调整的功能。(*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家具领域,特别涉及可节省储藏体积的具有椅背倾斜角度可调整功能的折叠椅
技术介绍
在本技术之前已有中国技术申请案第00203376.3号披露了一种可节省收折状态时的材料的折叠椅,其中材料的节省是通过厚度的减少而完成的。由于所减少的厚度仅为前脚的厚度,因此材料的节省相当有限。此中国技术申请案第00203376.3号的内容以参考方式被并入本专利申请。一已知折叠椅被配合图1及2先加予说明。该已知折叠椅1包括一椅座2,椅座2后端两侧被成对设置的枢板20枢设一椅背3,椅座2与椅背3分别被一第一销轴201与一第二销轴202枢设在枢板20上,而能以枢板20为枢摆中心相对张合。该折叠椅进一步具有一对前脚11、一对后脚12与一对扶手13。该前、后脚11、12近中间处一前一后分别被一第三销轴21与一第四销轴22枢设在椅座2侧边,该第四销轴22枢设位置是在椅座2侧边的枢板20上。该扶手13除底部供前、后脚11、12顶端分别被一第五销轴131与一第六销轴132枢设定位以外,并将扶手13后端被一第七销轴133枢设在上述椅背3侧边。当折叠椅1进行收折时,除椅座2与椅背3分别以枢板20上的第一、第二销轴201、202为枢摆支点相向折叠以外,扶手13大致是以后端处第七销轴133为支点往上枢摆,使枢设在扶手13底部的前、后脚11、12受连动而往上提升并逐渐往扶手13底面靠拢,最后折叠形成如图2所示状态。而在前、后脚11、12与扶手13相互靠拢的过程中可知,前脚11将相对于后脚12往上升高,因此在前、后脚11、12收合后前脚11大概比后脚12高上销轴131与132间的相隔距离而且此高度差距明显地大于前述00203376.3技术所欲减少的前脚厚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椅背倾斜角度可调整功能的折叠椅,其在收折状态时折叠椅的高度显著地减少,于是完成折叠椅在收折状态时材料的节省。更有利地,本技术所提供的折叠椅进一步具有椅背倾斜角度可调整的功能。为了完成上述本技术的目的,依照本
技术实现思路
完成的一种折叠椅,包括一椅座及一椅背,该椅座后端两侧与该椅背的底部两侧枢接;该折叠椅进一步具有一对前脚、一对后脚与一对扶手,每一支前脚在它的近中间处枢设于上述椅座侧边,而每一支扶手除底部供前脚顶端枢设定位在其前端以外,该扶手的后端枢设在上述椅背侧边,其特征是该折叠椅包括一对连接组件,每一个连接组件具有一第一端枢接在该椅背的底部两侧或该椅座的后端两侧,及一第二端枢接在该对后脚的相对应一支后脚的中间近底端处;该对后脚的每一支后脚的顶部是可调整的结合在该对扶手的一相对应扶手的底部中间段,其中当该折叠椅被收折时,该后脚的顶端是可滑动的结合在该扶手,而当该折叠椅是展开时,该后脚的顶端是枢接在该扶手;其中该连接组件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相隔一段足够长的距离,使得该折叠椅在收折状态时该对前脚的底端与该段后脚的底端彼此接近。较佳的,本技术的折叠椅进一步包括一对枢接件,其将该椅座的后端两侧与该椅背的底部两侧枢接在一起。较佳的,本技术的折叠椅的该枢接件与该连接组件为一体形成的单一组件。较佳的,本技术的折叠椅的该对扶手的每一支扶手具有一结合槽,该结合槽具有一沿该扶手纵长方向延伸的滑行槽段及复数个分开的卡合槽段,该卡合槽段与该滑行槽段相通并且该卡合槽段是向上延伸,及其中每一支后脚的顶端设有一枢轴,该枢轴的一部份伸入在相对应的扶手的该结合槽,该枢轴的该部份可在该结合槽的滑行槽段滑行,也可以滑入一卡合槽段而将该后脚的顶端枢接在该扶手。较佳的,本技术的折叠椅的该对扶手的每一支扶手具有一对结合槽,每一结合槽具有一沿该扶手纵长方向延伸的滑行槽段及复数个分开的卡合槽段,该卡合槽段与该滑行槽段相通并且该卡合槽段是向上延伸,及其中每一支后脚的顶端设有一枢轴,该枢轴两末端伸入于相对应的扶手的该对结合槽,该两末端可在该结合槽的滑行槽段滑行,也可以滑入一对相对的卡合槽段而将该后脚的顶端枢接在该扶手。较佳的,本技术的折叠椅的该对连接组件的第一端是分别枢接在该椅背的底部两侧。本技术在收折状态时折叠椅的高度显著地减少,完成了折叠椅在收折状态时材料的节省;并且此折叠椅通过其后椅脚的顶端是可滑动的结合在椅子扶手,折叠椅椅背倾斜角度可进行调整。附图说明图1为一已知折叠椅在展开状态的侧面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已知折叠椅在收折状态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依本技术的一较佳具体实施例所完成的折叠椅在展开状态的侧面示意图。图4为图3的本技术折叠椅在收折状态的侧面示意图。图5为显示图3中的前脚和后脚与扶手连接的情形的部份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依本技术的一较佳具体实施例所完成的折叠椅10被示于图3及4,其中相同于图1及2的组件以相同的号码标示,并且本实施例相同于图1及2的部份也不作详述。该折叠椅10包括一对枢接件20”,它们将椅座2的后端两侧与该椅背3的底部两侧枢接在一起。该折叠椅10包括一对连接组件20’,每一个连接组件20’具有一第一端通过一销轴202枢接在该椅背3的底部两侧,及一第二端通过一销轴22枢接在该对后脚12的相对应一支后脚的中间近底端处。该对后脚12的每一支后脚的顶部是可调整的结合在该对扶手的一相对应扶手13的底部中间段,其中当该折叠椅10被收折时,该后脚12的顶端是可滑动的结合在该扶手,而当该折叠椅10是展开时,该后脚的顶端是枢接在该扶手。该连接组件20’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相隔一段足够长的距离,使得该折叠椅在收折状态时该对前脚11的底端与该段后脚12的底端彼此接近,如图4所示。图5示出该对后脚12的每一支后脚的顶部是可调整的结合在该对扶手的一相对应扶手13的底部中间段的情形。前脚11通过一销轴131及一对套管137(仅示出一个)而被枢设在该扶手13的前端。后脚12的顶端是被设置在该扶手13的一对增厚垂直壁134,135之间,其中该对增厚垂直壁134,135的两相对内表面733上被设有一对结合槽730。每一结合槽730具有一沿该扶手纵长方向延伸的滑行槽段735及复数个分开的卡合槽段734。该卡合槽段734与该滑行槽段735相通并且该卡合槽段734是向上延伸。每一支后脚12的顶端设有一枢轴132’,该枢轴132’的两末端伸入在相对应的扶手的该对结合槽730,该枢轴132’的两末端可在该结合槽的滑行槽段735中滑行,也可以滑入一对相对的卡合槽段734而将该后脚12的顶端枢接在该扶手13。当该折叠椅10被收折时,该后脚12的顶端是沿该滑行槽段735滑行至接近该前脚的位置,于是该对前脚11的底端与该段后脚12的底端彼此接近,如图4所示。当该折叠椅10被展开使用时,通过该枢轴132’枢接于不同位置的卡合槽段734,而调整该椅背3相对于该椅座2的倾斜角度。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椅背倾斜角度可调整功能的折叠椅,包括一椅座及一椅背,该椅座后端两侧与该椅背的底部两侧枢接;该折叠椅进一步具有一对前脚、一对后脚与一对扶手,每一支前脚在它的近中间处枢设在上述椅座侧边,而每一支扶手除底部供前脚顶端枢设定位于其前端以外,该扶手的后端枢设在上述椅背侧边,其特征是该折叠椅包括一对连接组件,每一个连接组件具有一第一端枢接在该椅背的底部两侧或该椅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椅背倾斜角度可调整功能的折叠椅,包括一椅座及一椅背,该椅座后端两侧与该椅背的底部两侧枢接;该折叠椅进一步具有一对前脚、一对后脚与一对扶手,每一支前脚在它的近中间处枢设在上述椅座侧边,而每一支扶手除底部供前脚顶端枢设定位于其前端以 外,该扶手的后端枢设在上述椅背侧边,其特征是:该折叠椅包括一对连接组件,每一个连接组件具有一第一端枢接在该椅背的底部两侧或该椅座的后端两侧,及一第二端枢接在该对后脚的相对应一支后脚的中间近底端处;该对后脚的每一支后脚的顶部是可调整的 结合在该对扶手的一相对应扶手的底部中间段,其中当该折叠椅被收折时,该后脚的顶端是可滑动的结合在该扶手,而当该折叠椅是展开时,该后脚的顶端是枢接在该扶手;其中该连接组件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相隔一段足够长的距离,使得该折叠椅在收折状态时该对前脚 的底端与该段后脚的底端彼此接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展俊
申请(专利权)人:陈展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