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德光专利>正文

折叠扶手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85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折叠的扶手椅,坐板下设有一块支承板,支承板与扶手托连成一体承力于前脚架上,扶手与靠背间以特制的稳拉件连接,整个椅子的结构简单而稳固,舒适大方,收折简便,是一种既可用金属材料又可用木料制作的折叠扶手椅,成本低,制作容易,是一种广泛适用于家庭、办公室、会议室的椅。(*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家俱类中的一种椅,一种可折叠的扶手椅。日常生活中供人们坐用的椅种类繁多,而具有可折叠性能的有两类一类是无扶手的折叠椅,一类是有扶手的折叠椅;现有的折叠扶手椅,多为金属管材料制作的,这种椅结构上采用前、后脚支撑交顶在扶手上,后背架通过金属弯片与后脚连接,坐板部分是用螺丝固定在前、后脚架上的。这种折叠扶手椅由于只能采用金属管材料制作,成本大,制作工艺要求高,坐板部分的固定也不够稳固。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更牢固,成本低,既可用木料,又可用金属管材料制作的折叠扶手椅。本技术由前脚架、后脚架、坐板、靠背板、扶手、扶手托、支承板和固定连件、稳拉件等铁制连件组成;结构上采用前、后脚架交叉承力,前脚架比后脚架长,其上部安有靠背板,在坐板下设有一块支承板,支承板与扶手托连成一体,承托在前、后脚架交叉处的前脚架上,使得整个结构简单而稳固。支承板与前、后脚架间通过一种一端带有开口凹槽的固定连件连接,前、后脚架是套入凹槽内固定的,脚架与支承板间留有一定的空隙,椅子折叠时脚架可以在凹槽内有一定距离的转动;扶手与前脚架间通过一种稳拉件连接,扶手稳拉件由定位槽、连动片、拉钩组成,定位槽内有一软压片,定位槽固定在扶手底部,拉钩固定在扶手底部末端,连动片的一端固定在前脚架上,另一端套穿在定位槽上,椅子打开或折叠时,连动片便在定位槽内移动,定位槽内的软压片作为压紧连动片用,拉钩是在椅子打开时钩在连动片上的,以增加椅子坐用时扶手与前脚架间的稳固。本技术采用了前、后脚交叉承力的结构,在坐板下加置了支承板,整个结构简单而稳固,收折简便,舒适大方,成本低,制作容易。附图说明图1是折叠扶手椅的立体图。图2是固定连件和稳拉件结构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折叠扶手椅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折叠扶手椅的后脚架〈1〉下部连有一横杆〈2〉,上顶着坐板〈3〉,坐板〈3〉下用两个铁活页连有支承板〈4〉,支承板〈4〉与扶手托〈5〉连成一体,扶手托〈5〉下端支承在前脚架〈6〉上,前脚架〈6〉上部安有靠背板〈7〉,前脚架〈6〉与扶手〈8〉通过铁制的稳拉件〈9〉连接,稳拉件〈9〉(参见图2)由定位槽〈10〉、软压片〈11〉、连动片〈12〉、和拉钩〈13〉组成,定位槽〈10〉为马鞍形,装在扶手〈8〉底部,软压片〈11〉是装在定位槽〈10〉内的,连动片〈12〉的一端两边略为突起形成小凹槽,安装时连动片〈12〉一端固定在前脚架〈6〉上,有凹槽的一端用小铁销套穿在定位槽〈10〉上,小铁销从软压片〈11〉与定位槽〈10〉间穿过起移动作用,拉钩〈13〉装在扶手〈8〉底部末端;支承板〈4〉与前脚架〈6〉、后脚架〈1〉间通过一种凹槽形的固定连件〈14〉连接(参见图2),安装时,前脚架〈6〉、后脚架〈1〉套在槽内与支承板〈4〉间留有一定的空隙,收折时可转动;坐板〈3〉与前脚架〈6〉、后脚架〈1〉两边各以两块铁片〈15〉连接;此外,扶手〈8〉与扶手托〈5〉间是用铁活页连接的。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扶手椅,由前脚架、后脚架、坐板、靠背板、扶手托组成,其特征在于坐板下有一块支承板,支承板与扶手托连成一体,下端支承于前、后脚架交叉处的前脚架上,扶手与前脚架间以稳拉件连接,稳拉件由连动片、定位槽、软压件、拉钩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扶手椅,其特征在于支承板与前、后脚架间是以凹槽形的固定连件连接的。专利摘要一种可折叠的扶手椅,坐板下设有一块支承板,支承板与扶手托连成一体承力于前脚架上,扶手与靠背间以特制的稳拉件连接,整个椅子的结构简单而稳固,舒适大方,收折简便,是一种既可用金属材料又可用木料制作的折叠扶手椅,成本低,制作容易,是一种广泛适用于家庭、办公室、会议室的椅。文档编号A47C4/00GK2067515SQ90208449公开日1990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1990年6月7日 优先权日1990年6月7日专利技术者王德光 申请人:王德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扶手椅,由前脚架、后脚架、坐板、靠背板、扶手托组成,其特征在于:坐板下有一块支承板,支承板与扶手托连成一体,下端支承于前、后脚架交叉处的前脚架上,扶手与前脚架间以稳拉件连接,稳拉件由连动片、定位槽、软压件、拉钩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光
申请(专利权)人:王德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6[中国|海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