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自强专利>正文

改良式的床垫弹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25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改良式的床垫弹性结构,包括二呈相对应设置的盖体,各盖体的一面上延伸有一套接部;二分别设于套接部中且呈相斥状态的磁性体;一设于二盖体间的弹性组件,其二端分别与各盖体的套接部内缘结合;以及套设于上述弹性组件外部的包覆体,而该包覆体的二端分别与各盖体结合。藉此,可使该弹性结构配合床垫运用时,利用磁性体、弹性组件及包覆体的配合,除可产生磁浮效果,而让使用者于躺卧时具有较佳的舒适性及休眠质量之外,亦可使该弹性组件达到不易变形、弹性适中以及增加使用寿命的功效。(*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良式的床垫弹性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使弹 性组件达到不易变形、弹性适中以及增加使用寿命的床垫弹性结构。
技术介绍
按, 一般现有习用的弹簧床垫,其主要结构包括有 一床外框架组及 弹簧组所构成,而该弹簧组可依所需为多数个单一弹簧、或是为多数细弹 簧及粗弹簧相互并接组合的双弹簧,并于各弹簧的外部包覆有一不织布, 再设置于床外框架组内加以固定,而形成一独立筒的弹簧床结构。虽然上述现有习用的弹簧床可利用单一弹簧,或是不同强度的双弹簧 进行设置,而使该弹簧床获得较佳的支撑力;但是不论单一弹簧或是双弹 簧,其受力时仅依靠弹簧本身的弹力进行压缩及回复的动作,并无其它辅 助的结构,且当使用者躺卧于该弹簧床垫上时,会因为人体的部位的不同 而使各弹簧的受力亦不相同,因此,当该弹簧床于使用一段时间的后,则会使常受力的弹簧产生变形,进而影响该弹簧的回复弹性以及使用寿命, 进而造成使用者的身体有支撑上的落差感,使得该弹簧床无法让使用者以 较佳的姿势进行躺卧,而丧失使用时的舒适性。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弹簧床垫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 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 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改良式的床垫弹性结构,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弹 簧床垫,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 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弹簧床垫存在的缺陷,而提 供一种改良式的床垫弹性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弹性组件达到 不易变形、弹性适中并增加其使用寿命,非常适于实用。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改良式的床垫弹性结构,其包括有二盖 体,呈相对应设置,且各盖体的一面上延伸有一套接部;二磁性体,分别 设于上述二盖体的套接部中,且各^t性体呈相斥状态; 一弹性组件,设置 于上述二盖体之间,且其二端分别与各盖体的套接部内缘结合;以及一包 覆体,套设于上述弹性组件外部,且其二端分别与各盖体结合。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可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改良式的床垫弹性结构,其中所述的各盖体的套接部内缘设有 凹环槽。前述的改良式的床垫弹性结构,其中所述的包覆体的二端分别夹设于 盖体与弹性组件之间。前述的改良式的床垫弹性结构,其中所述的包覆体以黏着或紧固的结 构包覆结合于各盖体的套接部外侧周缘。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经由以上可 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良式的床垫弹性结构,包括二呈相对应设置的盖体,各盖体的一面上延伸有一套接部;二分别设于 套接部中且呈相斥状态的磁性体; 一设于二盖体间的弹性组件,其二端分 别与各盖体的套接部内缘结合;以及套设于上述弹性组件外部的包覆体, 而该包覆体的二端分别与各盖体结合。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改良式的床垫弹性结构至少具有下列 优点及有益效果可使该弹性结构配合床垫运用时,利用磁性体、弹性组 件及包覆体的配合,除可生磁浮效果,而让使用者于躺卧时具有较佳的 舒适性及休眠质量之外,亦可使该弹性组件达到不易变形、弹性适中以及 增加使用寿命的功效。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上述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产品结构 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 效果,且较现有的弹簧床垫具有增进的突出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并 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 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 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受力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另一受力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8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盖体 1:套接部2:凹环槽 磁性体 弹性组件 包覆体 床垫 使用者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 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改良式的床垫 弹性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为了方 便说明,在以下的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编号表示。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分别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 解示意图、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及本技术第一实 施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一种改良式的床垫弹性结 构,其至少由二盖体1 、 二磁性体2 、 一弹性组件3以及一包覆体4所构成。上述所提的各盖体1呈相对应设置,且各盖体1的一面上延伸有一套 接部1 1 ,其中各盖体1的套接部1 1内缘设有凹环槽1 2 。各磁性体2分别设于上述二盖体1的套接部1 1中,且各石兹性体2呈 相斥状态。该弹性组件3设置于上述二盖体1之间,且其二端分别与各盖体1所 设套接部1 1内缘的凹环槽1 2结合。该包覆体4套设于上述弹性组件3外部,且其二端分别分别夹设于盖 体l的凹环槽l 2与弹性组件3之间。如是,藉由上述的结构构成一全新 的改良式的床垫弹性结构。请参阅图4、图5及图6所示,分别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 态示意图、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受力状态示意图及本技术第一实 施例的另一受力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当本技术于使用时,可设置 于床垫5中使用,而当使用者6躺卧于该床垫5上时,同时产生相关的作 用力于二盖体1上,让该二盖体1压缩该弹性组件3 ,使弹性组件3的行 程缩短,且依据使用者躺卧时受力部位的不同(如中央处受力,或一侧受 力),使盖体1压缩该弹性组件3的后,该包覆体4同时形成松弛状态(如 图5所示),或者是使该包覆体4部分形成松弛状态,而部份则呈紧绷状态 (如图6所示),并于该弹性组件3压缩至预定位置时,使呈相斥状态设置 的各磁性体2,因其磁力相斥的特性产生而磁浮的效果,藉以让使用者6 于躺卧时具有较佳的舒适性及休眠质量;而当使用者6起身不再受力于床 垫5上时,该弹性组件3则呈弹性回复的状态,此时,即可利用;兹性体2 及包覆体4的配合,而将弹性组件3维持一预定的高度,而使该弹性组件3可达到不易变形、弹性适中以及增加使用寿命的功效。请参阅图7及图8所示,分别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 意图及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 的包覆体4除可以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所提夹设于盖体1的凹环槽1 2与弹 性组件3间之外,该包覆体4亦可以黏着或紧固的结构包覆结合于各盖体l的套接部l l外侧周缘;如此,可使本技术以不同的型态进行组装, 而同样达到上述所提的功效。综上所述,本技术改良式的床垫弹性结构可有效改善现有习用的 种种缺点,可使该弹性结构配合床垫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式的床垫弹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 二盖体,呈相对应设置,且各盖体的一面上延伸有一套接部; 二磁性体,分别设于上述二盖体的套接部中,且各磁性体呈相斥状态; 一弹性组件,设置于上述二盖体之间,且其二端分别与各盖体的套接部内缘结合;以及 一包覆体,套设于上述弹性组件外部,且其二端分别与各盖体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自强
申请(专利权)人:王自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