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滚动垫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302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滚动垫片,属于吊装作业技术领域。该柔性滚动垫片包括若干个滚轮和若干个支架;每个所述支架的端部与与之相邻的支架相互铰接串联成链状;每个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滚轮,所述滚轮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多个支架的端部相互铰接串联成链状,使其能够进行柔性弯曲,通过将滚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架上,使得钢丝绳与圆管之间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大幅减小圆管在钢丝绳套环内转动的阻力,既保证了吊装的平稳,又保护了钢丝绳、减少磨损,延长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稳定性和安全性更好,大大提高了吊装作业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滚动垫片
本技术涉及吊装作业
,具体涉及一种尤其适用于管式吊点的柔性滚动垫片。
技术介绍
海洋平台导管架在陆地建造时,会涉及到大量吊装作业,其中,对于管系桁架钢结构物的吊装一般使用管式吊点进行吊装。其中有一种吊装作业是将水平摆放的结构分片立起来,需要用钢丝绳套住分片某一端的管式吊点,在吊车吊钩力的作用下缓慢抬起,直至分片转到竖直位置。在这一吊动过程中,钢丝绳始终保持竖直,管式吊点的圆管会在钢丝绳绳套内转动,使得两者之间的滑动摩擦力非常大,有明显的顿挫现象,不仅会导致整个结构片产生强大的突发惯性力,产生晃动,从而影响吊装过程的平稳和吊装效率,而且在经过长期吊装作业后会使得钢丝绳与圆管之间的接触处存在严重磨损而影响到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容易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传统的处理办法是放任不管,或者在钢丝绳和管式吊点的圆管之间涂抹些润滑脂,但是改善效果不明显。因此,十分有必要研发一种能够有效减少钢丝绳磨损并能保证平稳作业的吊装配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滚动垫片,该柔性滚动垫片能够使钢丝绳与管式吊点的圆管之间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大幅减小圆管在钢丝绳套环内转动的阻力,既保证了吊装的平稳,又保护了钢丝绳,稳定性和安全性更好,大大提高了吊装作业的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柔性滚动垫片,其包括若干个滚轮和若干个支架;每个所述支架的端部与与之相邻的支架相互铰接串联成链状;每个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所述滚轮,所述滚轮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内。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架的底部上包覆有橡胶皮。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及中间位置上分别设置有连接片,每两个所述连接片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滚轮;所述转轴的端部依次穿过所述滚轮、位于中间位置上的所述连接片、另一个所述滚轮后固定在两侧的所述连接片上。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板的宽度小于所述连接片的最大宽度。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片呈倒梯形。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片的上部转角处之间为弧形圆滑过渡。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位于所述柔性滚动垫片两端的所述支架的底板上设置通孔。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所述的柔性滚动垫片包括多个支架,由于多个支架的端部相互铰接串联成链状,因此每个支架之间可相互转动,从而使得整个柔性滚动垫片能够进行柔性弯曲,可根据圆管的直径大小弯曲贴合在圆管的外表面上,适应性广;再通过将滚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架上,滚轮与圆管接触,使得原来钢丝绳与圆管之间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大幅减小了圆管在钢丝绳内转动的阻力,既保证了吊装的平稳,又保护了钢丝绳、减少磨损,延长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稳定性和安全性更好,大大提高了吊装作业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柔性滚动垫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柔性滚动垫片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柔性滚动垫片的使用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支架;11、底板;12、连接片;2、滚轮;3、转轴;4、柔性滚动垫片;5、钢丝绳;6、圆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所述的一种柔性滚动垫片4,该柔性滚动垫片4整体呈可柔性弯曲的链状结构,其包括若干个支架1和若干个滚轮2。每个支架1的端部与与之相邻的支架1相互铰接串联成链状,使得各个支架1之间可相对转动,从而使得整个柔性滚动垫片4能够进行柔性弯曲,并可根据圆管6的直径大小弯曲贴合在圆管6的外表面上,适应性广;每个支架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滚轮2,滚轮2通过转轴3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架1内,在使用过程中滚轮2与圆管6接触,使得原来钢丝绳5与圆管6之间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大幅减小了圆管6在钢丝绳5内转动的阻力。由以上方案可知,本技术既保证了吊装的平稳,又保护了钢丝绳5、减少磨损,延长了钢丝绳5的使用寿命,稳定性和安全性更好,大大提高了吊装作业的效率。如图2所示,支架1的具体结构如下:支架1包括底板11,底板11的两侧及中间位置上分别设置有连接片12,连接片12与底板11相互垂直,且每个连接片12上设置有两个供转轴3穿过的孔。每两个连接片12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滚轮2;转轴3的端部依次穿过滚轮2、位于中间位置上的连接片12、另一个滚轮2后固定在两侧的连接片12上。每两个相邻的支架1通过连接片12上端部相互铰接,也即位于中间位置的支架1的连接片12分别与位于其两端的支架1的连接片12铰接。优选地,底板11的宽度小于连接片12的最大宽度,能够很好地避免因底板11过大导致柔性滚动垫片4的弯曲受限,起到避让作用。进一步地,连接片12呈倒梯形。连接片12的上部转角处之间为弧形圆滑过渡,以便于支架1转动而不受阻。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柔性滚动垫片4的具体结构也可以是这样的:包括多个支架1,每个支架1上可转动地设置有四个滚轮2,每两个相邻的支架1之间的端部通过连接件铰接,使得每个支架1之间可相互转动,从而使得整个柔性滚动垫片4能够进行柔性弯曲;连接件优选为片状结构,该连接件也可以与支架1结构相同。进一步地,支架1的底部上包覆有橡胶皮(图未示),使得吊装时钢丝绳5与橡胶皮接触从而有效减少钢丝绳5的磨损。优选地,橡胶皮可以包覆在每个支架1的底板11上,也可以包覆于柔性滚动垫片4的整个底部上。橡胶皮优选粘接于支架1的底部,也可以是螺接或卡接在支架1的地板上。为了便于将本技术安装在管式吊点的圆管6上,在位于柔性滚动垫片4两端的支架1的底板11上设置通孔(图未示),在使用时可通过软绳系在柔性滚动垫片4的两端的通孔上,从而将本技术安装在圆管6上。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如图3所示,实际使用时,先用一根软绳系住柔性滚动垫片4的两端,然后将柔性滚动垫片4挂在管式吊点圆管6上,这样垫片在管式吊点圆管6的重力作用下处于圆管6的下半圆处,接着将钢丝绳5套移动到管式吊点圆管6上,使钢丝绳5套下端与位于柔性滚动垫片4底部的橡胶皮,提升钢丝绳5,使柔性滚动垫片4紧密地卡在钢丝绳5和管式吊点圆管6之间,保证柔性滚动垫片4上的滚轮2与圆管6的外表面贴合,既可进行起吊。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柔性滚动垫片4能够使钢丝绳5与管式吊点的圆管6之间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大幅减小圆管6在钢丝绳5套环内转动的阻力,既保证了吊装的平稳,又保护了钢丝绳5,稳定性和安全性更好,大大提高了吊装作业的效率。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滚动垫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滚轮和若干个支架;每个所述支架的端部与与之相邻的支架相互铰接串联成链状;每个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所述滚轮,所述滚轮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滚动垫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滚轮和若干个支架;每个所述支架的端部与与之相邻的支架相互铰接串联成链状;每个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所述滚轮,所述滚轮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滚动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底部上包覆有橡胶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柔性滚动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及中间位置上分别设置有连接片,每两个所述连接片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滚轮;所述转轴的端部依次穿过所述滚轮、位于中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晖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福陆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