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斗轮机悬挂平台的新型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0247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斗轮机悬挂平台的新型防撞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撞技术领域。该防撞板的下表面对称式固定安装有母轴,母轴的通孔通入式安装有转轴,母轴通过转轴与转化杆的一端旋转相连,转化杆的另一端通入式安装有转轴,转化杆通过转轴与去力杆的卡口处旋转相连,去力杆的另一端通入式安装在支撑板的通孔内,去力杆的外壁通入式安装有矩形弹簧,支撑板的两端通孔以螺旋方式安装有螺栓,支撑板通过螺栓与平台挡板固定,去力杆的卡口段以滑槽方式与平台挡板相连,防撞板的下表面中心部位固定安装有导套,导套的内壁通入式安装有导柱,导柱的末端与平台挡板固定解决了易出现悬臂头部的检修平台撞击煤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斗轮机悬挂平台的新型防撞装置
本技术涉及防撞
,具体为一种斗轮机悬挂平台的新型防撞装置。
技术介绍
斗轮机又叫斗轮堆取料机是现代化工业大宗散状物料连续装卸的高效设备,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港口、码头、冶金、水泥、钢铁厂、焦化厂、储煤厂、发电厂等散料(矿石、煤、焦碳、砂石)存储料场的堆取作业。斗轮机利用斗轮连续取料,用机上的带式输送机连续堆料的有轨式装卸机械。它是散状物料(散料)储料场内的专用机械,是在斗轮挖掘机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可与卸车(船)机、带式输送机、装船(车)机组成储料场运输机械化系统。随着散料输送行业的发展,斗轮机的功能性也越来越多样化,性能也不断提升。但在运行、操作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的操作不当,或操作人员技术水准的差异,易出现悬臂头部的检修平台撞击煤堆的情形,导致平台变形损坏。并且针对不同的检修平台,防撞击的面积大小不能调节的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斗轮机悬挂平台的新型防撞装置,解决了由于操作人员的操作不当,或操作人员技术水准的差异,易出现悬臂头部的检修平台撞击煤堆的情形,导致平台变形损坏。并且针对不同的检修平台,防撞击的面积大小不能调节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斗轮机悬挂平台的新型防撞装置,包括防撞板,所述防撞板的两端通入式安装有伸缩板,所述防撞板的侧壁通入式安装有限位销,所述伸缩板的侧壁沉槽内通入式安装有限位销,所述防撞板的下表面对称式固定安装有母轴,所述母轴的通孔通入式安装有转轴,所述母轴通过转轴与转化杆的一端旋转相连,所述转化杆的另一端通入式安装有转轴,所述转化杆通过转轴与去力杆的卡口处旋转相连,所述去力杆的另一端通入式安装在支撑板的通孔内,所述去力杆的外壁通入式安装有矩形弹簧,所述支撑板的两端通孔以螺旋方式安装有螺栓,所述支撑板通过螺栓与平台挡板固定,所述去力杆的卡口段以滑槽方式与平台挡板相连,所述防撞板的下表面中心部位固定安装有导套,所述导套的内壁通入式安装有导柱,所述导柱的末端与平台挡板固定。优选的,所述导套的内壁与导柱的直径为间隙配合。优选的,所述矩形弹簧的内径大于去力杆的杆径。优选的,所述平台挡板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滑槽,并且滑槽的宽度与去力杆的卡口短间隙配合。优选的,所述防撞板上设置有两个母轴,所述平台挡板上设置有两个去力杆,并且两个母轴之间的距离要小于两个去力杆之间的最小距离。优选的,所述防撞板的材料为钢铁。优选的,所述伸缩板的侧壁设置有多个沉槽,并且沉槽内径与限位销直径相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斗轮机悬挂平台的新型防撞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一种斗轮机悬挂平台的新型防撞装置,通过防撞板的下表面对称式固定安装有母轴,母轴的通孔通入式安装有转轴,母轴通过转轴与转化杆的一端旋转相连,转化杆的另一端通入式安装有转轴,转化杆通过转轴与去力杆的卡口处旋转相连,去力杆的另一端通入式安装在支撑板的通孔内,去力杆的外壁通入式安装有矩形弹簧,支撑板的两端通孔以螺旋方式安装有螺栓,支撑板通过螺栓与平台挡板固定,去力杆的卡口段以滑槽方式与平台挡板相连,防撞板的下表面中心部位固定安装有导套,导套的内壁通入式安装有导柱,导柱的末端与平台挡板固定解决了由于操作人员的操作不当,或操作人员技术水准的差异,易出现悬臂头部的检修平台撞击煤堆的问题。2、该一种斗轮机悬挂平台的新型防撞装置,通过防撞板的两端通入式安装有伸缩板,防撞板的侧壁通入式安装有限位销,伸缩板的侧壁沉槽内通入式安装有限位销伸缩板的侧壁设置有多个沉槽,并且沉槽内径与限位销直径相等解决了针对不同的检修平台,防撞击的面积大小不能调节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正视图;图3为图2中A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撞板;2、转化杆;3、去力杆;4、矩形弹簧;5、支撑板;6、螺栓;7、平台挡板;8、母轴;9、转轴;10、导套;11、导柱;12、限位销;13、伸缩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斗轮机悬挂平台的新型防撞装置,包括防撞板1,防撞板1的两端通入式安装有伸缩板13,防撞板1的侧壁通入式安装有限位销12,伸缩板13的侧壁沉槽内通入式安装有限位销12,伸缩板13的侧壁设置有多个沉槽,并且沉槽内径与限位销12直径相等,防撞板1的下表面对称式固定安装有母轴8,防撞板1的材料为钢铁,母轴8的通孔通入式安装有转轴9,母轴8通过转轴9与转化杆2的一端旋转相连,转化杆2的另一端通入式安装有转轴9,转化杆2通过转轴9与去力杆3的卡口处旋转相连,去力杆3的另一端通入式安装在支撑板5的通孔内,去力杆3的外壁通入式安装有矩形弹簧4,矩形弹簧4的内径大于去力杆3的杆径,支撑板5的两端通孔以螺旋方式安装有螺栓6,支撑板5通过螺栓6与平台挡板7固定,去力杆3的卡口段以滑槽方式与平台挡板7相连,防撞板1上设置有两个母轴8,平台挡板7上设置有两个去力杆3,平台挡板7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滑槽,并且滑槽的宽度与去力杆3的卡口短间隙配合,并且两个母轴8之间的距离要小于两个去力杆3之间的最小距离,防撞板1的下表面中心部位固定安装有导套10,导套10的内壁通入式安装有导柱11,导套10的内壁与导柱11的直径为间隙配合,导柱11的末端与平台挡板7固定。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斗轮机悬挂平台的新型防撞装置,包括防撞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板(1)的两端通入式安装有伸缩板(13),所述防撞板(1)的侧壁通入式安装有限位销(12),所述伸缩板(13)的侧壁沉槽内通入式安装有限位销(12),所述防撞板(1)的下表面对称式固定安装有母轴(8),所述母轴(8)的通孔通入式安装有转轴(9),所述母轴(8)通过转轴(9)与转化杆(2)的一端旋转相连,所述转化杆(2)的另一端通入式安装有转轴(9),所述转化杆(2)通过转轴(9)与去力杆(3)的卡口处旋转相连,所述去力杆(3)的另一端通入式安装在支撑板(5)的通孔内,所述去力杆(3)的外壁通入式安装有矩形弹簧(4),所述支撑板(5)的两端通孔以螺旋方式安装有螺栓(6),所述支撑板(5)通过螺栓(6)与平台挡板(7)固定,所述去力杆(3)的卡口段以滑槽方式与平台挡板(7)相连,所述防撞板(1)的下表面中心部位固定安装有导套(10),所述导套(10)的内壁通入式安装有导柱(11),所述导柱(11)的末端与平台挡板(7)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斗轮机悬挂平台的新型防撞装置,包括防撞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板(1)的两端通入式安装有伸缩板(13),所述防撞板(1)的侧壁通入式安装有限位销(12),所述伸缩板(13)的侧壁沉槽内通入式安装有限位销(12),所述防撞板(1)的下表面对称式固定安装有母轴(8),所述母轴(8)的通孔通入式安装有转轴(9),所述母轴(8)通过转轴(9)与转化杆(2)的一端旋转相连,所述转化杆(2)的另一端通入式安装有转轴(9),所述转化杆(2)通过转轴(9)与去力杆(3)的卡口处旋转相连,所述去力杆(3)的另一端通入式安装在支撑板(5)的通孔内,所述去力杆(3)的外壁通入式安装有矩形弹簧(4),所述支撑板(5)的两端通孔以螺旋方式安装有螺栓(6),所述支撑板(5)通过螺栓(6)与平台挡板(7)固定,所述去力杆(3)的卡口段以滑槽方式与平台挡板(7)相连,所述防撞板(1)的下表面中心部位固定安装有导套(10),所述导套(10)的内壁通入式安装有导柱(11),所述导柱(11)的末端与平台挡板(7)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惠史峻豪王凌云费红军陈宏辉司汉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港南机电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