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学伟专利>正文

一种航测无人机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077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航测无人机支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等间距转动连接有三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圆孔,所述底板的顶部焊接有圆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旋转手柄可以将三个支撑腿打开,用脚踩下踏板可以将圆锥柱插入地面的泥土内,则可以将底板牢固地固定在地面上,两个压板会压着航测无人机两侧的支腿,进而可以牢固地将航测无人机固定在支撑板上,可以将三个支撑腿合在一起,占用空间较小,便于携带,使得可以将支撑腿牢固地固定在地面上,防止大风使无人机跌落而损坏,保证了航测的进度,平板可以用于放置笔记本电脑,减轻了航测人员的负担,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测无人机支架
本技术涉及航测
,尤其涉及一种航测无人机支架。
技术介绍
无人机航测是传统航空摄影测量手段的有力补充,具有机动灵活、高效快速、精细准确、作业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生产周期短等特点,在小区域和飞行困难地区高分辨率影像快速获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随着无人机与数码相机技术的发展,基于无人机平台的数字航摄技术已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无人机航拍可广泛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灾害应急与处理、国土监察、资源开发、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尤其在基础测绘、土地资源调查监测、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数字城市建设和应急救灾测绘数据获取等方面具有广阔前景。公告号为CN207456443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航测无人机托架,包括承载托盘、托架、支撑杆与三脚架,承载托盘包含相连的底板与两个侧板,承载托盘呈U形、用于放置航测无人机;承载托盘的两个侧板分别穿设有锁紧螺栓,锁紧螺栓内端能够与航测无人机机身形成配合;所述托架由四根托杆相连构成,四根托杆的顶端分别与承载托盘底面四角相连、底端均与支撑杆相连;三脚架的基座套设于支撑杆外周,能够与支撑杆滑动配合;基座顶部设有对支撑杆进行夹紧固定地固定件;航测无人机放置于相适应的承载托盘上,通过限位板进行限位,并通过锁紧螺栓进行固定,保证航测无人机的放置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柔性缓冲层能避免对航测无人机造成划伤,适于户外作业。但是在使用该航测无人机托架时,仅仅是依靠三脚架与地面接触,而三脚架的支腿较小,则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小,进而地面对三脚架的支撑不够稳固,众所周知,在进行航测的地方大都是空旷的野外环境,则风会很大,且地面往往不够平整,而三脚架仅仅是放置在地面上的,大风极易将该航测无人机托架吹到,进而会导致无人机跌落而损坏,会严重影响航测的进度,另外该航测无人机托架不能放置用于航测的笔记本电脑,航测人员还要携带其他的支撑设备来放置笔记本电脑,增加了航测人员的负担,所以我们提出一种航测无人机支架,用以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航测无人机支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航测无人机支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等间距转动连接有三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圆孔,所述底板的顶部焊接有圆柱,所述圆柱位于圆孔的一侧,所述圆柱的顶部焊接有限位板,所述圆柱的外壁上滑动连接有踏板,所述踏板的顶部与限位板的底部相抵触,所述圆柱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位于踏板和底板之间,所述踏板的底部一侧焊接有圆锥柱,所述圆锥柱位于圆孔的正上方,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圆板,所述圆板的外侧等间距转动连接有三个支撑杆,三个支撑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三个支撑腿的一侧顶部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顶端贯穿通孔并延伸至支撑板的上方,且导杆的顶端焊接有压板,所述压板位于支撑板的上方,所述导杆的底端焊接有横板,所述导杆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支撑板和横板之间,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平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顶部一侧焊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与平板的底部相接触。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对称焊接有两个侧板,所述支撑腿的两侧底部焊接有圆杆,两个圆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侧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对称焊接有两个立板,所述平板的两侧均焊接有转轴,两个转轴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立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螺杆的底端焊接有手柄。优选的,所述压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凸纹。优选的,所述转动板的顶部一侧焊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与支撑板的底部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旋转手柄可以带动螺杆进行转动,螺杆可以带动圆板向上移动,圆板可以带动支撑杆推动三个支撑腿,则可以将三个支撑腿打开,将底板贴在地面上,用脚踩下踏板可以带动圆锥柱向下移动并穿过圆孔,持续向下踩踏板可以将圆锥柱插入地面的泥土内,则可以将底板牢固地固定在地面上;2、本技术中,将航测无人机放置在支撑板上并位于两个压板之间,向上拉动压板并将压板旋转九十度,松开压板,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两个压板会压着航测无人机两侧的支腿,进而可以牢固地将航测无人机固定在支撑板上;3、本技术中,抬起平板使平板保持水平,旋转转动板可以带动立柱进行移动,在立柱移动至平板的正下方时,松开平板,平板会压在立柱上,则立柱可以对平板进行支撑,则航测人员可以将笔记本电脑放置在平板上;4、本技术中,在使用完成后,旋转转动板并将转动板收在支撑板的下方,此时平板没有立柱的支撑,会处于竖直状态,另外反方向旋转手柄,可以将三个支撑腿合在一起,占用空间较小,便于携带。本技术结构简单,旋转手柄可以将三个支撑腿打开,用脚踩下踏板可以将圆锥柱插入地面的泥土内,则可以将底板牢固地固定在地面上,两个压板会压着航测无人机两侧的支腿,进而可以牢固地将航测无人机固定在支撑板上,可以将三个支撑腿合在一起,占用空间较小,便于携带,使得可以将支撑腿牢固地固定在地面上,防止大风使无人机跌落而损坏,保证了航测的进度,平板可以用于放置笔记本电脑,减轻了航测人员的负担,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航测无人机支架的三维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航测无人机支架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航测无人机支架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航测无人机支架的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航测无人机支架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航测无人机支架的底板的三维图;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航测无人机支架的导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板、2支撑腿、3平板、4踏板、5压板、6支撑杆、7圆板、8螺杆、9圆锥柱、10侧板、11底板、12转轴、13第一弹簧、14第二弹簧、15手柄、16立板、17支撑柱、18转动板、19立柱、20圆孔、21圆柱、22限位板、23圆杆、24横板、25导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7,一种航测无人机支架,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的底部等间距转动连接有三个支撑腿2,支撑腿2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底板11,底板1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圆孔20,底板11的顶部焊接有圆柱21,圆柱21位于圆孔20的一侧,圆柱21的顶部焊接有限位板22,圆柱21的外壁上滑动连接有踏板4,踏板4的顶部与限位板22的底部相抵触,圆柱21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二弹簧14,第二弹簧14位于踏板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测无人机支架,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等间距转动连接有三个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底板(11),所述底板(1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圆孔(20),所述底板(11)的顶部焊接有圆柱(21),所述圆柱(21)位于圆孔(20)的一侧,所述圆柱(21)的顶部焊接有限位板(22),所述圆柱(21)的外壁上滑动连接有踏板(4),所述踏板(4)的顶部与限位板(22)的底部相抵触,所述圆柱(21)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二弹簧(14),所述第二弹簧(14)位于踏板(4)和底板(11)之间,所述踏板(4)的底部一侧焊接有圆锥柱(9),所述圆锥柱(9)位于圆孔(20)的正上方,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螺杆(8),所述螺杆(8)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圆板(7),所述圆板(7)的外侧等间距转动连接有三个支撑杆(6),三个支撑杆(6)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三个支撑腿(2)的一侧顶部转动连接;/n所述支撑板(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导杆(25),所述导杆(25)的顶端贯穿通孔并延伸至支撑板(1)的上方,且导杆(25)的顶端焊接有压板(5),所述压板(5)位于支撑板(1)的上方,所述导杆(25)的底端焊接有横板(24),所述导杆(25)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一弹簧(13),所述第一弹簧(13)位于支撑板(1)和横板(24)之间,所述支撑板(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平板(3),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板(18),所述转动板(18)的顶部一侧焊接有支撑柱(17),所述支撑柱(17)的顶部与平板(3)的底部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测无人机支架,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等间距转动连接有三个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底板(11),所述底板(1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圆孔(20),所述底板(11)的顶部焊接有圆柱(21),所述圆柱(21)位于圆孔(20)的一侧,所述圆柱(21)的顶部焊接有限位板(22),所述圆柱(21)的外壁上滑动连接有踏板(4),所述踏板(4)的顶部与限位板(22)的底部相抵触,所述圆柱(21)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二弹簧(14),所述第二弹簧(14)位于踏板(4)和底板(11)之间,所述踏板(4)的底部一侧焊接有圆锥柱(9),所述圆锥柱(9)位于圆孔(20)的正上方,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螺杆(8),所述螺杆(8)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圆板(7),所述圆板(7)的外侧等间距转动连接有三个支撑杆(6),三个支撑杆(6)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三个支撑腿(2)的一侧顶部转动连接;
所述支撑板(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导杆(25),所述导杆(25)的顶端贯穿通孔并延伸至支撑板(1)的上方,且导杆(25)的顶端焊接有压板(5),所述压板(5)位于支撑板(1)的上方,所述导杆(25)的底端焊接有横板(24),所述导杆(25)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一弹簧(13),所述第一弹簧(13)位于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伟董楠
申请(专利权)人:刘学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