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的竹纤维纺织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911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的竹纤维纺织布,其结构包括布体、上耐磨层、下耐磨层、固定机构和竹纤维层,固定机构由转动块、防滑纹、转动柱、凸条、螺纹杆、下吸盘、壳体、螺纹套和上吸盘组成,该耐磨的竹纤维纺织布通过设置了固定机构,先将布料固定在转动柱下端,之后盖上转动块并转动,使螺纹杆转动将上吸盘下移,上吸盘下移之后将下端空气挤出并与下吸盘吸附对桌面固定,解决了竹纤维纺织布需要裁减或铺开时,布料边角容易滑动,不便于对其进行固定,导致裁减时出现偏差,裁减边不平整的问题,达到便于固定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的竹纤维纺织布
本技术涉及竹纤维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耐磨的竹纤维纺织布。
技术介绍
竹纤维面料是指是竹子为原料经特殊工艺制成竹纤维,经纺织而成的新型面料,具有柔滑软暖、抑菌抗菌、吸湿透气、绿色环保、抗紫外线、天然保健、舒适美观等特点,专家指出,竹纤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天然环保型绿色纤维。竹纤维纺织布需要裁减或铺开时,布料边角容易滑动,不便于对其进行固定,导致裁减时出现偏差,裁减边不平整。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耐磨的竹纤维纺织布,解决了竹纤维纺织布需要裁减或铺开时,布料边角容易滑动,不便于对其进行固定,导致裁减时出现偏差,裁减边不平整的问题,达到便于固定的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耐磨的竹纤维纺织布,包括布体,所述布体上端与竹纤维层紧密粘附,并且竹纤维层顶部与上耐磨层进行固定,所述布体下端与下耐磨层紧密粘附,所述布体中部右侧与固定机构紧固,所述固定机构由转动块、防滑纹、转动柱、凸条、螺纹杆、下吸盘、壳体、螺纹套和上吸盘组成,所述转动块外圈竖直设置有防滑纹,并且转动块底端中部由转动柱竖直伸入,所述转动柱右侧与凸条进行电弧焊,所述螺纹杆与转动柱底部竖直固定,并且螺纹杆底部与下吸盘紧固,所述下吸盘设置于壳体内部底端,所述螺纹套内侧与螺纹杆相互啮合转动,所述上吸盘顶部与螺纹套进行固定,所述上吸盘中部内侧沿着螺纹杆上下滑动。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块底部与壳体相互平行安装,并且转动块外径与壳体外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防滑纹等距设置有两条以上,并且每条防滑纹深度均为1mm。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柱底部与螺纹杆相互平行安装,并且转动柱外径和螺纹杆外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凸条高度是转动柱高度的百分之七十,并且凸条与转动柱右侧垂直安装。进一步的,所述螺纹套内侧纹路与螺纹杆外侧纹路深度相同,并且螺纹杆和螺纹套上下平行安装。进一步的,所述上吸盘外径是下吸盘外径的百分之九十,并且下吸盘和上吸盘上下平行安装。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块为不锈钢材质。进一步的,所述下吸盘为丁腈橡胶材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了固定机构,先将布料固定在转动柱下端,之后盖上转动块并转动,使螺纹杆转动将上吸盘下移,上吸盘下移之后将下端空气挤出并与下吸盘吸附对桌面固定,解决了竹纤维纺织布需要裁减或铺开时,布料边角容易滑动,不便于对其进行固定,导致裁减时出现偏差,裁减边不平整的问题,达到便于固定的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耐磨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机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凸条结构示意图。图中:布体-1、上耐磨层-2、下耐磨层-3、固定机构-4、竹纤维层-5、转动块-41、防滑纹-42、转动柱-43、凸条-44、螺纹杆-45、下吸盘-46、壳体-47、螺纹套-48、上吸盘-49。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耐磨的竹纤维纺织布:包括布体1,布体1上端与竹纤维层5紧密粘附,并且竹纤维层5顶部与上耐磨层2进行固定,布体1下端与下耐磨层3紧密粘附,布体1中部右侧与固定机构4紧固,固定机构4由转动块41、防滑纹42、转动柱43、凸条44、螺纹杆45、下吸盘46、壳体47、螺纹套48和上吸盘49组成,转动块41外圈竖直设置有防滑纹42,并且转动块41底端中部由转动柱43竖直伸入,转动柱43右侧与凸条44进行电弧焊,螺纹杆45与转动柱43底部竖直固定,并且螺纹杆45底部与下吸盘46紧固,下吸盘46设置于壳体47内部底端,螺纹套48内侧与螺纹杆45相互啮合转动,上吸盘49顶部与螺纹套48进行固定,上吸盘49中部内侧沿着螺纹杆45上下滑动。其中,所述转动块41底部与壳体47相互平行安装,并且转动块41外径与壳体47外径相同,更好的进行转动。其中,所述防滑纹42等距设置有两条以上,并且每条防滑纹42深度均为1mm,使用时不易滑动。其中,所述转动柱43底部与螺纹杆45相互平行安装,并且转动柱43外径和螺纹杆45外径相同,更好的转动。其中,所述凸条44高度是转动柱43高度的百分之七十,并且凸条44与转动柱43右侧垂直安装,能够很好的由转动块进行转动。其中,所述螺纹套48内侧纹路与螺纹杆45外侧纹路深度相同,并且螺纹杆45和螺纹套48上下平行安装,更好的进行传动。其中,所述上吸盘49外径是下吸盘46外径的百分之九十,并且下吸盘46和上吸盘49上下平行安装,能够同时靠近吸附。其中,所述转动块41为不锈钢材质。其中,所述下吸盘46为丁腈橡胶材质。根据上表所示,本技术转动块41采用不锈钢制成,可以达到增加耐腐蚀性的效果,使转动块41不易生锈。本专利所述的下吸盘46:下吸盘为丁腈橡胶材质,丁腈橡胶是由丁二烯和丙烯腈经乳液聚合法制得的,丁腈橡胶主要采用低温乳液聚合法生产,耐油性极好,耐磨性较高,耐热性较好,粘接力强。工作原理:首先布体1上下两端的上耐磨层2和下耐磨层3均起到增加耐磨性的作用,竹纤维层5具有抑菌抗菌和吸湿透气的效果,但竹纤维纺织布需要裁减或铺开时,布料边角容易滑动,不便于对其进行固定,导致裁减时出现偏差,裁减边不平整,可通个固定机构4解决,先将布料固定在转动柱43下端,之后盖上转动块41并由凸条44阻挡进行转动,使螺纹杆45转动通过螺纹套48将上吸盘49下移,上吸盘49下移之后将下端空气挤出并与下吸盘49吸附对桌面固定,防滑纹42起到增加摩擦力的作用,通过设置了固定机构4,先将布料固定在转动柱43下端,之后盖上转动块41并转动,使螺纹杆45转动将上吸盘49下移,上吸盘49下移之后将下端空气挤出并与下吸盘49吸附对桌面固定,解决了竹纤维纺织布需要裁减或铺开时,布料边角容易滑动,不便于对其进行固定,导致裁减时出现偏差,裁减边不平整的问题,达到便于固定的效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并且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的竹纤维纺织布,包括布体(1),所述布体(1)上端与竹纤维层(5)紧密粘附,并且竹纤维层(5)顶部与上耐磨层(2)进行固定,所述布体(1)下端与下耐磨层(3)紧密粘附;/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机构(4),所述布体(1)中部右侧与固定机构(4)紧固,所述固定机构(4)由转动块(41)、防滑纹(42)、转动柱(43)、凸条(44)、螺纹杆(45)、下吸盘(46)、壳体(47)、螺纹套(48)和上吸盘(49)组成,所述转动块(41)外圈竖直设置有防滑纹(42),并且转动块(41)底端中部由转动柱(43)竖直伸入,所述转动柱(43)右侧与凸条(44)进行电弧焊,所述螺纹杆(45)与转动柱(43)底部竖直固定,并且螺纹杆(45)底部与下吸盘(46)紧固,所述下吸盘(46)设置于壳体(47)内部底端,所述螺纹套(48)内侧与螺纹杆(45)相互啮合转动,所述上吸盘(49)顶部与螺纹套(48)进行固定,所述上吸盘(49)中部内侧沿着螺纹杆(45)上下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的竹纤维纺织布,包括布体(1),所述布体(1)上端与竹纤维层(5)紧密粘附,并且竹纤维层(5)顶部与上耐磨层(2)进行固定,所述布体(1)下端与下耐磨层(3)紧密粘附;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机构(4),所述布体(1)中部右侧与固定机构(4)紧固,所述固定机构(4)由转动块(41)、防滑纹(42)、转动柱(43)、凸条(44)、螺纹杆(45)、下吸盘(46)、壳体(47)、螺纹套(48)和上吸盘(49)组成,所述转动块(41)外圈竖直设置有防滑纹(42),并且转动块(41)底端中部由转动柱(43)竖直伸入,所述转动柱(43)右侧与凸条(44)进行电弧焊,所述螺纹杆(45)与转动柱(43)底部竖直固定,并且螺纹杆(45)底部与下吸盘(46)紧固,所述下吸盘(46)设置于壳体(47)内部底端,所述螺纹套(48)内侧与螺纹杆(45)相互啮合转动,所述上吸盘(49)顶部与螺纹套(48)进行固定,所述上吸盘(49)中部内侧沿着螺纹杆(45)上下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的竹纤维纺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41)底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言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圣旭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