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动车三维编织夹芯承重结构、车体及结构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车体承重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动车三位编织夹芯承重结构、车体及结构件。
技术介绍
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高速铁路列车成为工业发达国家缓解公路、水运和空中交通拥挤的一个重要途径,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众多国家已经把高速列车的发展作为未来列车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当今,高速、安全、舒适成为当今高速铁路技术发展的重点,减轻动车组列车自重、提高动车组速度是铁路工业发展的目标。复合材料在列车上的应用,按照承力特征大致可分为两类:复合材料非主承力件和复合材料主承力件以及辅助构件,而复合材料主承力件主要是指列车车体、司机室和转向架构架等列车的大型承力构件,它是复合材料取代传统材料实现车辆轻量化的关键。主承力件主要指车身、地板和座椅等,辅助件是指洗漱间、厕所和水箱等。在这些构件的复合材料替代应用案例,国外较为广泛。日本新干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动车三维编织夹芯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内到外依次设置低密度复合材料芯层、二维复合材料叠层结构过渡层和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整体刚性层;/n低密度复合材料芯层的外表面分布有方格凹槽,每个方格凹槽的边缘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孔,固定孔贯穿低密度复合材料芯层设置;/n二维复合材料叠层结构过渡层包括二维纤维织物叠层结构和浸渍在叠层结构上的树脂加固结构,其与低密度复合材料芯层之间通过短切纤维增强树脂层粘结;/n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整体刚性层与二维复合材料叠层结构过渡层之间采用树脂层粘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动车三维编织夹芯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内到外依次设置低密度复合材料芯层、二维复合材料叠层结构过渡层和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整体刚性层;
低密度复合材料芯层的外表面分布有方格凹槽,每个方格凹槽的边缘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孔,固定孔贯穿低密度复合材料芯层设置;
二维复合材料叠层结构过渡层包括二维纤维织物叠层结构和浸渍在叠层结构上的树脂加固结构,其与低密度复合材料芯层之间通过短切纤维增强树脂层粘结;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整体刚性层与二维复合材料叠层结构过渡层之间采用树脂层粘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动车三维编织夹芯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密度复合芯层的材质选自:铝质蜂窝、泡沫铝、聚氨酯泡沫、PMI泡沫、酚醛芳纶纸蜂窝和PVC泡沫;
进一步的,所述低密度复合芯层的剪切强度为0.5-2.5MPa,体密度为30-110kg/m3,耐热温度为110-1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动车三维编织夹芯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二维复合材料叠层结构过渡层中二维纤维织物的编织结构为二维的平纹、斜纹或缎纹;
或,所述二维复合材料叠层结构中的纤维采用单向纤维的正交叠层铺层方式进行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纤维选用碳纤维、芳纶纤维、PBO纤维、玄武岩纤维和玻璃纤维;
进一步的,二维复合材料叠层结构过渡层中的浸渍树脂为酚醛树脂、环氧树脂或不饱和聚酯树脂;
更进一步的,二维复合材料叠层结构过渡层中的树脂的质量百分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琨,秦溶蔓,王永伟,于丽媛,于宽,赵大涌,狄成瑞,朱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