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不锈钢管倒角的机械手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不锈钢管倒角的机械手。
技术介绍
钢管在造管形成后,为了满足最终产品的需要,在加工成形后,需要对裁切后钢管的两端进行倒角加工,目前,在进行倒角加工时,首先通过人工把钢管夹紧固定在工作台上,随后再通过磨砂工具对钢管两端进行倒角加工工作,要么工人直接通过手攥住钢管,把钢管两端依次与磨砂皮带接触,从而实现钢管倒角工作,以上两种过程中,由于钢管的特殊结构,又不好定位控制,加工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大批量加工的需要,而且这一过程存在工人工作量大、有安全隐患、运行成本高等问题,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急需一种辅助钢管倒角的机械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辅助不锈钢管倒角的机械手。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辅助不锈钢管倒角的机械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面固定有方形底座,所述方形底座呈方形筒状,所述方形底座内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底座顶面上,所述方形底座顶部围绕其内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不锈钢管倒角的机械手,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面固定有方形底座(2),所述方形底座(2)呈方形筒状,所述方形底座(2)内设有伺服电机(5),所述伺服电机(5)固定安装在底座(1)顶面上,所述方形底座(2)顶部围绕其内侧开设有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内设有底盖(4),所述底盖(4)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安装槽(3)内,所述底盖(4)顶部开设有轴承安装槽(3-1),所述轴承安装槽(3-1)内固定安装有轴承(6),所述轴承(6)底端与轴承安装槽(3-1)底部贴合,所述轴承(6)顶面贴合有转盘(7),所述转盘(7)设置在轴承安装槽(3-1)内并与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不锈钢管倒角的机械手,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面固定有方形底座(2),所述方形底座(2)呈方形筒状,所述方形底座(2)内设有伺服电机(5),所述伺服电机(5)固定安装在底座(1)顶面上,所述方形底座(2)顶部围绕其内侧开设有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内设有底盖(4),所述底盖(4)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安装槽(3)内,所述底盖(4)顶部开设有轴承安装槽(3-1),所述轴承安装槽(3-1)内固定安装有轴承(6),所述轴承(6)底端与轴承安装槽(3-1)底部贴合,所述轴承(6)顶面贴合有转盘(7),所述转盘(7)设置在轴承安装槽(3-1)内并与其旋转连接,且转盘(7)顶面与底盖(4)顶面对齐,所述转盘(7)底端中央处固定有转轴(40),所述转轴(40)底端穿过轴承(6)的内圈与伺服电机(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40)与轴承(6)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转盘(7)顶端伸出轴承安装槽(3-1)固定有机身(8),所述机身(8)侧壁顶端处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9),所述第一伺服电机(9)的输出轴穿透机身(8)固定有大臂(10),所述第一伺服电机(9)的输出轴与机身(8)接触处旋转连接,所述大臂(10)与机身(8)相对侧壁贴合旋转连接,所述大臂(10)另一侧顶端处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11),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1)的输出轴穿透大臂(10)固定有连接板(12),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1)的输出轴与大臂(10)接触处旋转连接,所述连接板(12)与大臂(10)相对侧壁贴合旋转连接,所述连接板(12)顶端固定有齿轮箱(13),所述齿轮箱(13)一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箱盖(14),所述箱盖(14)与齿轮箱(13)连接处设有密封垫,所述齿轮箱(13)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15),所述第三伺服电机(15)的输出轴穿透齿轮箱(13)侧壁并伸入其内部固定有齿轮(16),所述第三伺服电机(15)的输出轴与齿轮箱(13)接触处旋转连接且其接触处固定设有密封圈,所述箱盖(14)侧端设有第一齿轮箱(17),所述第一齿轮箱(17)与箱盖(14)相对一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一箱盖(18),所述第一箱盖(18)与第一齿轮箱(17)接触处设有密封垫,所述第一箱盖(18)与箱盖(14)之间设有连接筒(19),所述连接筒(19)两端处分别固定套有法兰(20),两个法兰(20)分别通过螺钉与第一箱盖(18)和箱盖(14)相对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筒(19)内设有齿轮轴(41),所述齿轮轴(41)上对称固定套有两个圆锥滚子轴承(22),所述圆锥滚子轴承(22)外圈面与连接筒(19)内壁固定连接,两个圆锥滚子轴承(22)分别与第一箱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鸿,许立行,郭旭,韩延聪,李冠翼,
申请(专利权)人:李德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