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网状导流板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731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非对称网状导流板式换热器属于热交换设备。为了提高换热器对两种介质流量不等时的传热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小接管、大小角孔的通道断面不等,导流区为网状结构,并且小流体的流动通道比大流体的流动通道更窄、更浅、更长,传热区的通道断面也不等的非对称网状导流板式换热器,它的非对称性为1.5∶1~3∶1。使其在同等工况下,可比常规板式换热器节省换热面积,简化流程。主要用于处理两种介质的流量比或温差比均比较大的场合。(*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非对称网状导流板式换热器,属于热交换设备。主要用于处理两种介质的流量比或温差比均比较大的场合,也可用于汽一液冷凝或有较小尺寸的颗粒状、纤维状等杂质流体之间的传热。常规板式换热器的两种介质进出口,角孔直径相等、波纹的几何结构完全一样,当两种介质的流量相等时性能最佳。而流量相差较大时,两种介质的板间流速将相差较大。由于压力降与流速的平方成正比,因而两流体的压力降相差更悬殊,致使传热板片两侧允许的压力降不能同时得到充分利用,板间流速低的一侧,极易结垢,影响传热,而另一侧的压力降往往过大。也就是说,板片两侧流体的传热不能处于最佳状态。为解决这个问题,可在小流量的一侧采用多流程布置,以使两流体的板间流速接近,但这样一来,一是传热性能降低,传热面积将增大许多,造成成本过高;二是两个压紧板上均布置有接管,给操作维修带来不便。专利CN 2119632U曾提出一种非对称型板式换热器,但只是传热区采用非对称波纹结构,根本未涉及接管和导流区的几何结构,故上述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本技术的目的是进一步均衡换热器板片两侧的压力降,改善两种流量不等时的传热效果;同时针对非对称性较大的流体工况,提供一种接管直径、传热板片上的导流区及传热区均具有非对称性,并且非对称流道截面比能达到1.5∶1~3∶1的非对称网状导流板式换热器,使其在接管、导流区及传热区的压力降均减小,流体分布更均匀。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螺柱(10)将大接管(5c、5d)、小接管(4c、4d),传热板片(1),活动压紧板(2),固定压紧板(3)及垫片组装成的非对称网状导流板式换热器,其特征是传热板片(1)上设置传热区(9)、导流区(6a、6b)及大角孔(5a、5b)、小角孔(4a、4b),传热板片(1)之间的密封连接可用垫片加螺柱或钎焊、激光焊进行连接。其中,传热区(9)由截面积不等,几何形状不同的人字形波纹构成,并且人字型的夹角α可为锐角或钝角;导流区(6a、6b)呈网状结构,并且小流体的流动通道比大流体的流动通道更窄、更浅、更长;两个大(小)角孔的直径相等,即两个大角孔(5a、5b)的直径相等,两个小角孔(4a、4b)的直径相等。它们可以设在传热板片的同一侧,即5a、5b在传热板片的同一侧,形成“单边流”结构,如图2;也可设在传热板片的对角上,即5a、5b在传热板片的对角上,形成“对角流”结构,如图3;而大小角孔、非对称的网状导流区(6a、6b)及波纹式传热区组成的非对称通道截面比为1.5∶1~3∶1,以提供不同工况下选用。本技术可使板式换热器整体结构的非对称性更大、更匹配、更为合理,并且压力降更小。使其在同等非对称传热工况下,可比常规板式换热器节省换热面积20~30%。同时,因其流体通道截面积比值范围的提高,使其应用范围也得到扩大。此外,对其“单边流”结构而言,因其只需要一种传热板片就可组成非对称网状导流板式换热器,故还可节省一套加工传热板片的模具,使加工成本大幅下降。 附图说明图1是非对称网状导流板式换热器示意图。图2是单边流式传热板片。图3是对角流式传热板片。图4是传热板片网状导流区上与大流体通道垂直的A-A剖面。图5是传热板片网状导流区上与小流体通道垂直的B-B剖面。图中1.传热板片 2.活动压紧板 3.固定压紧板 4a、4b.小角孔 4c、4d.小接管 5a、5b.大角孔 5c、5d.大接管 6a、6b.导流区 7.网状导流区大流体通道的凸棱 8.网状导流区小流体通道的凹棱 9.传热区 10.螺柱。实例一,图1是本实用型的一台换热器,它用螺柱(10)将大接管(5C、5d)、小接管(4C、4d)、传热板片(1)、活动压紧板(2)、固定压紧板(3)及密封垫片按图所示组装而成。其中,传热板片选用的是如图3所示对角流结构;小接管(4C、4d)用于小流量的流体,大接管(5C、5d)用于大流量的流体;传热板片之间的密封连接是用密封垫片加螺栓压紧完成的。当然也可采用钎焊或激光焊的方法,将传热板片之间密封的联接起来。实例二,与实例一的主要不同之处,是传热板片选用的是如图2所示的单边流结构。它只需同一种板片,在组装时将相邻板片,沿着水平轴线旋转180°与未旋转的板片进行组装,就可实现非对称网状导流板式换热器。从而减少了一套加工传热板片用的模具,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权利要求1.一种用螺柱(10)将大接管(5c、5d)、小接管(4c、4d)、传热板片(1)、活动压紧板(2)、固定压紧板(3)及垫片组装成的非对称网状导流板式换热器,其特征是传热板片(1)上没有传热区(9)、导流区(6a、6b)及大角孔(5a、5b)、小角孔(4a、4b);传热板片(1)之间的密封连接可用垫片加螺柱或钎焊、激光焊进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非对称网状导流板式换热器,其特征是传热区(9)由截面积不等,几何形状不同的人字形波纹构成,并且人字型的夹角α可为锐角或钝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非对称网状导流板式换热器,其特征是导流区(6a、6b)呈网状结构,并且小流体的流动通道比大流体的流动通道更窄、更浅、更长。4.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非对称网状导流板式换热器,其特征是两个大(小)角孔的直径相等,它们可以设在传热板片(1)的同一侧,形成“单边流”结构;也可设在传热板片(1)的对角上,形成“对角流”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非对称网状导流板式换热器,其特征是大小角孔、非对称的网状导流区(6a、6b)及波纹式传热区组成的非对称通道截面比为1.5∶1~3∶1。专利摘要非对称网状导流板式换热器属于热交换设备。为了提高换热器对两种介质流量不等时的传热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小接管、大小角孔的通道断面不等,导流区为网状结构,并且小流体的流动通道比大流体的流动通道更窄、更浅、更长,传热区的通道断面也不等的非对称网状导流板式换热器,它的非对称性为1.5∶1~3∶1。使其在同等工况下,可比常规板式换热器节省换热面积,简化流程。主要用于处理两种介质的流量比或温差比均比较大的场合。文档编号F28D7/00GK2370371SQ99201850公开日2000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7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7日专利技术者常春梅 申请人:机械工业部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螺柱(10)将大接管(5c、5d)、小接管(4c、4d)、传热板片(1)、活动压紧板(2)、固定压紧板(3)及垫片组装成的非对称网状导流板式换热器,其特征是传热板片(1)上没有传热区(9)、导流区(6a、6b)及大角孔(5a、5b)、小角孔(4a、4b);传热板片(1)之间的密封连接可用垫片加螺柱或钎焊、激光焊进行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春梅
申请(专利权)人:机械工业部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